基于CiteSpace分析的乡村民宿比较研究与展望
2019-08-27解宾何雨陆文轩
解宾 何雨 陆文轩
摘要 随着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民宿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民宿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归纳和评述。大陆地区根据CiteSpace软件筛选出3个主要研究主题,即民宿与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对策研究、民宿可持续发展;台湾地区在大陆3个研究主题上进行拓展,分别从乡村民宿与民宿满意度研究、民宿发展策略研究和绿色民宿3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根据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对民宿的研究差异,提出大陆地区民宿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民宿;台湾地区;大陆地区;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F30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3-0123-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3.03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mparative Study and Prospect of Village Homestay Based on Citespace Analysis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nd rural tourism,village homestay, as a newform of tourism,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By search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on the related contents of the study of residential accommod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rea. According to CiteSpace software, mainland China has selected there main research topics:residential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properties. The Taiwan area has expanded on three research themes of the mainlan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ountry house and the hotel's satisfaction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hotel and the green house. Finally,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in research on the village homestay in Taiwan area and mainland China,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homestay in mainland China was proposed.
Key words Village homestay;Taiwan area;Mainland China;Research progress
作者简介 解宾(1994—),女,安徽六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通信作者,副教授,从事旅游地理、旅游规划等研究。
收稿日期 2018-12-04
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和消费不断升级,消费者对旅游住宿业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标准住宿业态,开始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根据迈点数据发布的《2016-2017中国客栈民宿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4年我国大陆客栈民宿仅有30 231家,到2016年末,我国大陆客栈民宿总数达53 852家。两年时间内,大陆客栈民宿数量涨幅达到近78%,客栈民宿业发展迅猛。2017年,国家旅游局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标准对民宿的定义、评价原则、基本要求、管理规范和等级划分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要求规定,使我国民宿发展更加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助于引导民宿行业形成发展新业态。在此背景下,众多学者对民宿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对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民宿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通过对比展现出大陆和台湾地区民宿的发展过程和研究进展差异,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为民宿未来的发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民宿的概念和特性
民宿最早起源于欧洲,不同的国家对于民宿的界定不同,引发了一些学者对民宿概念进行研究。Lanier P[1]認为民宿是一些农舍和一些具有家具和精致装饰的住宅,民宿提供早餐和住宿服务,以满足顾客体验。欧圣荣等[2]指出在英国,民宿被称为“B&B”,即“bed and breakfast”,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基本的住宿和早餐。在日本,“民宿”称为“みんしゅく”(minshuku),是指提供膳宿的公寓,通常为家族经营,工作人员不超过5人,客房10间,可容纳25人左右,且价格不贵的住宿设施[3]。AR Miciak等[4]认为民宿是一种具有独特吸引力的能够替代传统酒店和汽车旅馆的住宅。
台湾地区是我国较早发展民宿的地区,民宿业发展较成熟。参考台湾地区《民宿管理办法》对民宿的定义为: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我国大陆民宿业起步较晚,早期主要以“农家乐”、客栈等形式出现,对民宿没有明确规定,但近几年民宿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云南、浙江、四川和北京民宿数量较多,发展较快。2017年10月,国家旅游局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的行业标准中规定了民宿是: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
民宿作为非标准住宿设施,大多在一些偏远乡村地区,在住宿产品不足的条件下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代替旅馆的功能,但其仍具有不同于标准酒店住宿的特性。郑诗华[5]认为民宿一般为个人住宅的一部分以副业方式所经营的住宿设施,具有能使游客交流认识,享受经营者所提供的当地乡土气息的家的感觉。陈墀吉等[6]研究指出:民宿虽然设备不讲求豪华,服务不讲求精致,但却是非常重视特色、趣味、乡土味及人情味,重要的是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乡土文化特色,提供特色住宿与餐饮的服务,以及知识、运动、休闲、娱乐与体验等多元功能,让住客能充分享受悠游的情境、随性的自由,而有宾至如归的感受。洪允中等[7]认为民宿应采用家庭副业式经营,空间的使用是利用自用住宅的空间,且会与当地文化、景观及资源作结合,提供旅客体验当地文化的管道,有别于旅馆的住宿体验。根据以上学者的研究能够看出一些民宿所具有的共同点:①民宿一般为家庭自有住宅,以副业的方式经营,民宿规模较小;②强调民宿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追求给住客营造一种“回家”的氛围和感受;③一般与当地的自然资源景观结合在一起,表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带给游客不同的文化休闲体验。
2 大陆地区民宿研究综述
由于国内外民宿起源发展的时间不同,国内外对于民宿业的发展研究存在差异,总体来说欧美等国外地区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民宿发展时间早,民宿业发展成熟,形成了各地民宿发展模式。大陆民宿业起步晚,发展迟,但发展迅速,尤其是近两年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由于并未形成规范的民宿市场,因此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时,发展阶段不同,使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对民宿发展研究的侧重点存在差异。
CiteSpace是一种知识可视化软件,它融合了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定量、可视地梳理文献,通过绘制知识图谱,将某领域一定时期的研究现状和主题演化展现在图谱上[8-10]。该研究基于2008-2018年CNKI数据库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民宿研究的知识图谱,以期能够直观呈现出研究主题演变的过程。以CNKI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文献时间限定在2008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检索词为“民宿”,通过筛选整理后得到主题文章742篇,并将其导入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研究大陆民宿的热点研究主题和研究主题演化路径。
关键词是论文的核心和精髓,是文献主题的高度概括[11]。该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分析,生成民宿研究热点可视化图谱,分析民宿研究热点。通过CitSpace软件生成了关键词共现图(图1~2),以及关键词共现数量表(表1)。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近10年大陆民宿研究的热门主题主要有乡村旅游与民宿、民宿产业、民宿经济、民宿发展策略等。随着民宿业的发展,民宿研究主题存在一个演变的过程,2010年之后,民宿被提及的频次开始增多,民宿首先和乡村旅游联系起来,其后,学者开始关注民宿产业和民宿经济,探讨民宿的发展对策,到 2016年之后将民宿业发展置于共享经济和全域旅游的背景之下,寻求民宿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CiteSpace软件提取到的研究主题,分别从民宿与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策略、民宿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具体分析学者所做的研究。
2.1 民宿与乡村旅游研究
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王显成[12]指出我国乡村民宿虽然发展迅速,但存在着缺少规划、破坏乡村地景风貌等一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推动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石洪凡[13]从整体上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中民宿产生的背景,从历史视角对民宿特色进行定位,并为民宿业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发展模式[14]。邓念梅等[15]研究鄂西南民族地区民宿旅游发展现状,认为鄂西南地区虽有良好基础,但也存在着诸多风险,如产品雷同、低品质、品牌形成风险、环境退化风险和可持续发展风险等。陈瑾[16]以江西乡村旅游发展状况为例,提出要通过政府和经营者共同努力,创新民宿业态,优化民宿经济服务体系,构建冲突解决机制,从而推动民宿经济发展,提升乡村旅游品质。赵飞等[17]以广州“万家旅社”为例,提出乡村民宿的发展能够推动乡村盘活闲置住房、带动农村居民创业就业、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乡村民宿发展也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缺少细分、竞争激烈等问题。
由于大陆地区民宿业的发展时间较短,而且经历了一个迅猛增长的过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旅游和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众多的问题。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一些学者指出了目前乡村民宿出现民宿市场不规范、产品同质化、服务品质较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促进民宿业的整合发展和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2 民宿发展对策研究
大陆地区对民宿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某个地区民宿整体发展的对策研究,探讨不同地区民宿发展的可行性和发展策略。陈默[18]以舟山群岛为例分析发展海岛民宿可行性,孙彤等[19]和唐晓丹等[20]分别分析了武陵山区和长白山区域发展民宿的可行性。
也有部分學者对古镇民宿的发展进行研究。邹开敏[21]认为民宿在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中起到一定作用,并探讨了周庄民宿在转型中所起的作用,为周庄民宿业的推广提出相关建议。潘颖颖[22]以西塘民宿旅游为例,认为民宿发展在依法申请民宿、民宿标准界定、日常执法、特色经营和投诉处理等方面存在困难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学者开始聚焦于民宿的微观策略,包括民宿的服务品质、运营策略等方面。陈国胜等[23]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对其民宿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在不同投资主体下的民宿经营模式。胡敏[24]通过建立“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发现经营者、乡村风情、价格和区位是民宿经营中的异质性核心资源,其中经营者和乡村风情是主要的竞争优势来源。孟雨霏等[25]提出在“互联网+”视阈下,民宿旅游的电子商务模式选择和推广策略。范欧莉[26]通过利用网络评价从经营场所、服务、客房、价格、安全5个范畴来构建民宿评价模型,研究消费者对民宿消费的体验和意象感知情况。许宸等[27]针对黄山市民宿旅游在经营、市场规范、品牌建设、精品民宿定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在政府指导下有组织地进行行业性协会或合作社管理,品牌目标的确立与规划,明确民宿旅游的发展布局与价格管控。
综上所述,大陆地区民宿产业由整体的发展研究转变为民宿不同方面内容的研究,将研究内容不断细化,目前研究已经涉及经营模式研究、民宿评价研究、民宿服务品质等方面,但是研究还不够成熟,研究内容不够广泛,而且也缺乏多视角下的民宿研究,尤其从民宿住客角度进行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2.3 民宿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共享经济和生态旅游的背景下,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与游客共享当地的自然资源、环境景观、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既能够感受到当地的独特文化,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无序的发展会给当地的环境生态造成破坏,因此,一些学者开始探讨生态旅游背景下民宿业的可持续发展。
张国风[28]探讨海南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从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分析,认为乡村民宿是环境友好型住宿类型,能够促进乡村建设。李泽芬[29]强调旅游的生态性和文化性,结合垦丁民宿旅游的成功案例,从生态和文化旅游视角下分析了我国内地民宿旅游的基本策略:将生态与文化结合,完善民宿产品体系,运用互联网做好产品宣传。陈燕纯等[30]从行动者网络和共享经济的视角分析深圳市官湖村民宿集群旅游空间发展的过程和空间重构效应,提出官湖村形成的线下为主与线上相结合的商品共享和服务交易的新型共享经济模式,是一种比互联网中介更低成本的共享方式。莫燕林等[31]探讨民宿业在共享经济背景下如何有效刺激用户消费需求和潜力,凸显民宿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李泽[32]构建了湖滨民宿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模型,对于破解社区居民与外来投资者矛盾,强化民宿业主对湖泊水体的保护义务以及行业公平竞争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并以洱海双廊民宿业为案例,探讨其可持续发展路径。
综上,学者对于可持续民宿的研究大多从比较宏观的视角出发,去探讨整体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机制。但值得注意的是,民宿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小尺度方法措施上,从民宿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节约资源方式上探讨民宿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路径。
3 台湾地区民宿研究综述
台湾地区民宿业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随着台湾旅游业的发展,民宿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根据台湾交通部观光局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台湾地区民宿总计8 938家,房间数37 658个,其中合法民宿8 302家,房间数34 246个。民宿业的发展成熟,引起一些学者对民宿进行研究,因此,该研究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整理,从大陆地区民宿3个研究主题出发,对台湾地区同主题下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并且根据台湾地区民宿业发展研究现状进行主题拓展分析,以期对大陆地区的研究有所啟发。
3.1 乡村民宿与民宿满意度研究
台湾地区关于乡村民宿研究内容与大陆类似,多以个别区域或民宿作为探讨对象做个案分析,徐韵淑[33]探讨了屏东及宜兰地区民宿旅客特性与重视因素;欧世文[34]以台南滨海三乡镇为例,研究文化产业与民宿系统建构之可行性,王晓平[35]则探讨屏东雾台乡民宿经营与原住民部落整体观光发展情况,杨婷棋[36]分析了新竹县横山乡民宿的消费现状;林舜涓等[37-38]探讨了花莲地区民宿的服务知觉价值,顾客的住宿体验和行为意向;黄丽君等[39]以兰阳地区优胜美地音乐度假胜地为个案探讨民宿经营现状。综上,大陆乡村民宿研究多关注民宿与经济发展关系,以及民宿市场的构建和存在的问题,而台湾地区多以乡村地区作为案例地,从顾客行为、民宿产业、民宿经营等不同角度对乡村民宿的发展进行讨论。
上述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多为较早之前台湾乡村民宿的研究热点,随着民宿市场发展,消费者意识提升,学者开始重视顾客在民宿的住宿体验,关注顾客对于民宿的满意度、忠诚度以及重游意愿,研究顾客重游意愿、忠诚度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能够为民宿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未来发展方向。庄筱敏等[40]研究针对花莲地区民宿业,发现民宿业的顾客满意度在设施品质、服务品质、环境管理及经营管理方面均有显著性影响,同时指出顾客不仅满足于传统对设施或者服务品质的期待,转而需要更完整或更多方面的服务管理系统支援,从而得到较高的顾客满意评价。庄铠温等[41]指出垦丁民宿游客在服务创新、服务品质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存在显著影响,认为游客对民宿业者的服务品质感受良好有助于增加顾客满意度。忠诚度、重游意愿与满意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C M Chen等[42]以金门岛为例,探索民宿在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之间的关系,认为服务质量是顾客满意度的先决条件,并通过满意度对忠诚度产生影响。黄任闵等[43]研究屏东县垦丁地区居民民宿住宿者顾客知觉价值、顾客满意度及顾客忠诚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同行对象、不同居住地的民宿住宿者在顾客知觉价值层面、顾客满意度层面和顾客忠诚度层面均具有显著差异。
民宿作为住宿服务行业的一部分,顾客体验效果和满意度是民宿发展的重要关注点。近几年,台湾地区对于民宿满意度的研究较多,研究多集中于顾客对民宿满意度偏好的研究,且多以个案探讨总结为主,由此延伸到顾客对民宿忠诚度和再宿意愿研究。大陆也有少数学者对民宿满意度进行探讨,如桑祖南等[44]研究湖北恩施州民宿感知重要性和满意度;周晓睿等[45]以桂林阳朔景区为例对民宿顾客满意度进行测评。总体上,乡村民宿满意度为研究热点,但研究缺乏对不同地区满意度的对比研究,如何使民宿个性鲜明,需要集他人之长,并展现自身特性,借鉴对比能够帮助民宿提高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
3.2 民宿发展策略研究
不同于大陆学者侧重于对民宿整体发展可行性和策略的研究,台湾地区对民宿发展研究已经从宏观尺度上的整体发展对策研究转变成更加注重微观尺度上经营策略和模式的研究。由于民宿具有规模小,非专业人士经营的特点,如何在民宿竞争市场上脱颖而出,如何经营管理民宿使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是民宿业主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一些学者试图寻找民宿经营的成功要素,并对民宿经营管理策略和经营模式进行研究。
成功经营民宿是民宿业主的共同追求,能够掌握民宿经营的一些因素更加有利于民宿的发展。郑健雄[46]认为民宿的经营者应根植于本身的实体特色(建筑风格、料理、区位)、优势地位、品牌形象、市场区位和产品定位。王明元等[47]认为民宿业主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大致为:经营性质、经营类别、假日住房率客房数以及非假日住房率等。张忠平等[48]认为成功关键因素从高到低分别为:专业知识、整体经济环境、经验历练、财务管理、业者风格和规划能力,并提出民宿实现成功永续经营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结合整体的经济环境才能奏效。赖振民等[49]整理出包括宣传广告、基础设施、民宿地点、服务品质、农村景观的独特性、室内外美化造景等13项民宿成功因素,认为服务品质、室内外美化造景和环境卫生是最重要的3项因素 。钱铭贵[50]认为节能省电措施、绿色采购、有机食品和绿建筑等4项因素为影响绿色民宿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民宿成功因素进行了阐释,掌握民宿经营成功因素,旨在将这些因素应用到实际的行销策略中,形成相应的营销模式,从而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经营绩效。
寻找民宿经营的关键因素,以便于将这些因素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归类整合,形成适宜民宿的不同经营模式,并试图找到一种最佳的营销策略。张本初[51]以台南县白河镇3家民宿为例,分析行销策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资讯管理及服务作业流程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民宿经营管理以网络行销的成效最好。陈明郁[52]将民宿与生态环境、地方历史文化相结合,规划最能结合当地历史人文的生态旅游行程,并探讨不同顾客群体对个案民宿现有经营特色及未来规划创新旅游行程的满意度偏好,以协助经营者提出最有利的营运方式。王仁宏等[53]运用网络程序分析法获取经营民宿的关键指标,即民宿的经营与管理、服务品质和建筑环境与特色 。
民宿最特别、最吸引人的特色在于其“人情味” [54],因此民宿并不需要像标准酒店追求一致性,重点应基于民宿本身,建立具有独特风格的民宿,以吸引顾客前来。通过上面讨论,自身特色、经营策略、环境卫生等是民宿成功几项比较重要的因素,民宿经营要立足于民宿特色,采用有效的营销方式进行。由于民宿多以家庭副业的形式经营,民宿主大多未经专业的培训,在市场竞争和推广、财务经营等方面可能有所不足。因此,专业化技能或促销等方面是民宿主需要关注的问题。
3.3 绿色民宿研究
生态旅游是以兼顾游憩发展与生态保育为目的,在一个相对未受到人为干扰的自然区域中,体验及享受环境资源,并且获得环境教育的旅游活动[55]。而民宿作为游客休憩、观赏的地点,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要实现民宿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探讨在宏观背景下的策略机制,也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方法上,基于此,我国台湾学者提出了绿色民宿的概念,绿色民宿将民宿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是促进民宿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向。
绿色民宿是从绿色旅馆发展而来,不同的学者对绿色民宿的理解有所不同。苏文瑜等[56]认为绿色民宿是将当地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结合自然生态保育的观念,运用如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等能减少环境负担的能源及建材,并加上对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的使命感所建造经营的民宿。廖子萱[57]指出民宿业者具有环境保护认知,并且以环境保护为主,致力于废弃物减量与再利用、饮食方面的有计划、省能省水、绿色采购、化学物质减量等环保行为的称为绿色民宿。王月莺[58]认为绿色民宿为民宿主人具有环保永续概念,并且提供旅客私人空间,作为暂住休息之场所,而所有设施与场所应兼顾保护地球上的资源,以达到生态永续为其发展目标,结合地方特色与文化的生态旅游方式。黄君平[59]认为业者以环境友善为其经营方针,提供游客住宿同时,達到节能省水,减少固体废弃物并选择使用替代能源(太阳能、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的民宿为绿色民宿。总而言之,不同学者对绿色民宿的表述有所差异,但基本都认为民宿应该以生态环保、节约资源等作为经营理念,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以追求未来的持续发展。
由于人们环保理念的增强,绿色消费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因此,有一些学者开始探讨绿色消费背景下的绿色民宿应该包含哪些因素。陈盈君[60]提出绿色民宿评价指标系统应包括6个方面:绿建筑、永续地景工程、有机农业、环境教育、社区共荣、其他方面(设置简易医疗急救设备、设施清洁卫生等。陈玫君等[61]调查绿色民宿潜在消费者,发现这些消费者重视的有环境旅游措施、节能省水设备与措施、再生产品与运具的利用、完善服务的提供等。可以看出,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寻求实现环保的新方法,而民宿作为住宿业的一部分,逐渐向绿色民宿转换。作为一种新的民宿形态,学者提出多种不同评价绿色民宿的指标因素,但大多是以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为出发点,力求通过更加规范的措施来实现民宿的环保化、生态化。
4 评述和展望
该研究对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民宿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总结,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热点研究主题发现研究的侧重点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地区民宿发展程度不同,台湾地区对民宿研究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对大陆未来民宿研究具有借鉴作用。因此,结合我国民宿发展的现状,提出几点未来民宿研究可能发展的方向。
第一,从多视角出发研究民宿,增加民宿研究内容的多样性。根据CiteSpace软件得到的研究主题可以看出,目前大陆对民宿的研究范围很窄,仅限于与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策略等方面,尽管也有一些其他方内容的研究,但是总体来看,这部分研究文献数量较少,而且缺乏代表性文章,因此,未来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研究方向,从民宿主角度可以研究经营成功的因素、经营模式、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和消费者的互动等。从民宿消费者的角度可以研究消费者的民宿体验、满意度、忠诚度等,也可以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背景,探讨发展绿色民宿、生态民宿的可行性。
第二,加强对城镇民宿的研究。目前对民宿研究大多仅限于对乡村民宿的研究,将乡村旅游与民宿业结合,探讨乡村民宿的发展路径,而对于一些历史底蕴浓厚的城镇地区是否具有发展城镇民宿的可能性,城镇民宿发展的市场、经营策略等各方面是否与乡村民宿存在异同点等,这些都是未来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三,民宿的标准化和特色化研究。民宿当前发展迅速,与此相伴出现了缺乏政府引导、市场监管的不到位等情况。因此,民宿标准化研究重点就在于要形成严格的市场行为规范和管理法则,以保证民宿市场的正常运行和民宿业的有序发展,可以考虑是否借鉴国内外发展的一些经验,制定相关的法则规范。民宿同质化问题是目前民宿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将当地文化传统与民宿完美契合起来,形成独具一格的风格,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如何保持民宿自身的特色和风格是民宿的特色化研究的重要方面。
第四,民宿业不同地区宏观对比研究。当前民宿的研究多集中在个别地区的民宿发展研究、服务研究和经营策略研究等,如对云南大理民宿研究[62]、四川乡土民宿[63]研究等地区的研究,缺乏将不同地区民宿发展进行对比研究,应尝试通过不同地区民宿的横向对比,分析总结民宿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点,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地区民宿发展的特点,为民宿业发展不完善的地区提供经验,从而推动整个民宿业健康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 LANIER P.The annual guide to bed and breakfasts,inns and guesthou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M].[s.l.]:Lanier Press,1993.
[2] 欧圣荣,姜惠娟.休闲农业民宿旅客特性与需求之研究[J].興大园艺,1997,22(2):135-147.
[3] 吴菊.游客选择民宿关键因素之探讨[J].岛屿观光研究,2009,2(3):28-45.
[4] MICIAK A R,KIRKLAND K,RITCHIE J R B.Benchmarking an emerging lodging alternative in Canada:A profile of the B&B sector[J].Tourism economics,2001,7(1):39-58.
[5] 郑诗华.民宿制度之研究[J].台湾省交通处旅游事业管理局,1998,5(3/4):13-24.
[6] 陈墀吉,陈德星.休闲农业概论[M].台北:威仕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7] 洪允中,李晶.民宿在住宿产业的角色与定位之探讨[J].休闲观光与运动健康学报,2015,5(2):17-30.
[8] 李成,赵军.基于Web of Science的旅游管理研究信息可视化分析[J].旅游学刊,2014,29(4):104-113.
[9] 秦晓楠,卢小丽,武春友.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J].生态学报,2014,34(13):3693-3703.
[10] 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11] 车亮亮,张荣荣,韩雪.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海岛旅游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旅游论坛,2018,11(4):43-54.
[12] 王显成.我国乡村旅游中民宿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6):69-72.
[13] 石洪凡.我国乡村旅游中民宿的产生背景、特色定位及其发展策略[J].农业经济,2017(12):54-55.
[14] 瞿伟,应群颖,吴永龙,等.杭州皋亭山发展民宿旅游项目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城市,2011,6(3):25-27.
[15] 邓念梅,詹丽,黄进.鄂西南民族地区民宿旅游发展现状、风险及对策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7):880-882.
[16] 陈瑾.发展民宿经济与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7,36(8):142-147.
[17] 赵飞,姜苗苗,章家恩,等.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民宿发展研究:以增城“万家旅舍”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9,27(2):218-226.
[18] 陈默,刘佳怡.基于SWOT原理的发展海岛民宿可行性分析: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5):129-131,134.
[19] 孙彤,王帅.武陵山区民宿度假旅游发展的可行性报告:基于恩施大峡谷开发个案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2):187-188.
[20] 唐晓丹,徐昌贵,徐东北.长白山区域民宿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475,477.
[21] 邹开敏.民宿:休闲度假旅游的一种探索——以江苏周庄为例[J].乡镇经济,2008(8):89-92.
[22] 潘颖颖.浙江民宿发展面临的困难及解析:基于西塘的民宿旅游[J].生产力研究,2013(3):132-135.
[23] 陈国胜,戴佩慧.不同投资主体的民宿经营模式:以温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40-142.
[24] 胡敏.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J].旅游学刊,2007,22(9):64-69.
[25] 孟雨霏,梁珺怡,王洋.“互联网+”视阈下民宿推广电商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2):63-65.
[26] 范欧莉.顾客感知视角下民宿评价模型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J].江苏商论,2011(10):37-39.
[27] 许宸,张毅玲.黄山市特色民宿旅游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