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州道地药材区域化与品牌化发展研究

2019-08-27孙元鹏袁知洋刘于思熊晚珍孙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孙元鹏 袁知洋 刘于思 熊晚珍 孙志国

摘要 创建中药材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道地药材基地建设,是优化道地药材生产布局与发展中药材区域经济的两项最新重要创举。恩施州为全国中药材九大主产区之一。介绍了该州道地药材资源与产业概况,分析了其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下,该州道地药材区域化与品牌化发展策略,并提出8点相关建议。

关键词 道地药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知识产权;中医药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4-023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4.06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advantage area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motion of the geoauthentic crude drug base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pioneering activities to optimize the layout of the geoauthentic crude drugs and to develop the regional econo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nshi Prefecture is one of the nine major producing area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verview of the resources and indu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prefecture,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discusses the tactics for regionalization and branding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ine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d puts forward 8 related suggestions.

Key words Geoauthentic crude drug;Advantage area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作者简介 孙元鹏(1988—),男,湖北松滋人,讲师,硕士,从事中药材资源及其知识产权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2-21

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和“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并要求“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9月26日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并要求创建特色鲜明、优势集聚、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品牌与市场营销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利益联结紧密的建设运行机制,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我国现有146处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其中,中药材类有14处:吉林抚松县抚松人参、河北安国市安国中药材、山西长治市上党中药材、安徽亳州市亳州中药材、安徽霍山县霍山石斛、江苏邳州市邳州银杏、重庆石柱县石柱黄连、贵州兴仁县兴仁薏仁米、贵州织金县织金竹荪、云南文山州文山三七、四川宜宾县宜宾油樟、甘肃岷县岷县当归、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青海海西州柴达木枸杞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河北、四川、重庆、福建等省份,已认定了其第一批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优质药材的代表。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为推进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18年12月18日,农业农村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國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印发了《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该规划提出:提升道地药材生产科技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产业化水平、质量安全水平;确定道地药材生产重点县(市、区)(具体名单依据拟发布的《道地药材目录》分批发布)。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品牌农业发展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1-3]。2017年1月23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农业部关于2017年农业品牌推进年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9月26日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并要求: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推进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市场营销,构建我国农产品品牌保护体系,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使用机制等。

鉴于此,笔者以全国中药材九大主产区之一——“世界硒都”恩施州为例,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下,道地药材区域化与品牌化发展策略。

1 恩施州道地药材资源概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武陵山片区,为云贵高原的延伸部分,处华中道地药材产区与西南道地药材产区的交界处,早年为巴蜀(四川)之地,历史上实为著名道地药材川药的重要产地之一。该州绿水青山,享有“仙居恩施”“鄂西林海”“华中药库”“世界硒都”等美誉,有道地药材的“金山银山”资源。

该州药用生物资源相当丰富,有药用植物205科881属2 258种[4],药用动物资源86种,药用矿物资源22种。其药用植物物种类占《四川中药志》所收载种数的 67%,比《本草纲目》记载的还多396种。

恩施州华中药用植物园完成引种保育适合高山栽培的药用植物1 680余种,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38种。按其生态习性和适生环境,建成了药用植物草本区、木本区、藤本区、珍稀濒危区等8个保育研究区和13个种质资源圃。

该州中药材种植始于唐朝,其中利川黄连、板桥党参、石窑当归、湖北贝母、恩施紫油厚朴、恩施杜仲等道地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有长期历史文化积淀。

恩施州富硒中药材资源丰富[5],为我国富硒中药材主产区。硒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6],有“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等美誉,不仅能提升中药材品质,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对中药材有效成份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硒对人体及动物的生物功能主要有:抗氧化、防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提高繁殖力、协同锌与维生素等有益要素的作用、拮抗重金属与毒素等的毒性、提高动物类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硒对植物的生物功能主要有:刺激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类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调节叶绿体素合成、促进植物新陈代谢、参与能量代谢过程、增强植物抗氧化、提高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逆抗性、拮抗重金属的作用。

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经济的主导生产要素,为知识经济的重要资源[7-8]。恩施州中药材产业有丰富的地理标志、国家发明专利、生物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等类型知识产权资源。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种:利川黄连、恩施紫油厚朴、板桥党参、咸丰白术、利川山药、巴东独活、巴东玄参、来凤藤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5件:利川黄连、利川山药、板桥党参、巴东独活、来凤藤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种:建始厚朴。其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总数,居全国市(州)之冠。获涉及中药材(黄连、党参、独活、白术、山药、玄参、当归、百合、大黄、芍药、以及厚朴、杜仲、黄柏、木瓜、藤茶、金银花等)的国家发明专利共达1 200多项。

2 恩施州道地药材产业的概况与存在主要问题

恩施州常年收购贸易中药材品种近300种,约占我国常用中药材种类的50%,中药材上市交易量14万t,成为全国中药材九大主产区之一。全州大面积栽培的药材已达30多种,主要有黄连、党参、独活、白术、山药、玄参、当归、百合、湖北贝母、续断、马蹄大黄、瓜蒌、竹节参、白芍、桔梗、鱼腥草、荆芥、藁本、红花、川牛膝、云木香、青蒿、缬草、乌头、白附子、天麻、白木耳以及厚朴、杜仲、黄柏、木瓜、枳壳、贯叶连翘、牡丹皮、金银花等。道地药材种植,已成为该州偏远山区的特色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恩施州全力推进12个中药材万亩乡镇、48个中药材千亩村和紫油厚朴百里长廊建设,建设了黄连、贝母、独活、白术、玄参、瓜蒌、大黄等30个品种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14个道地药材品种GAP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其中,巴东玄参基地、利川黄连基地、恩施黄连基地获得国家GAP基地认证,实现湖北省“零”的突破。

该州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未创建中药材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②各县市道地药材布局有待优化;③富硒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滞后;④未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有待加强,许多道地药材未获得地理标志;⑤标准化生产水平需提升;⑥加工基地园区化不够;⑦品牌建设滞后。

3 道地药材区域化与品牌化发展策略

3.1 创建中药材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壮大道地药材特色优势产业

按照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2017—2020年)以及《湖北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2年)》等的要求,以利川黄连、恩施紫油厚朴、板桥党参、咸丰白术、巴东独活、巴东玄参、建始厚朴、利川山药、来凤藤茶、以及石窑当归、百合、贝母、杜仲、黄柏等为主导特色农产品,在全州创建恩施州恩施中药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依据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景等,争取创建恩施市恩施紫油厚朴、恩施市板桥党参、利川市利川黄连、咸丰县咸丰白术、巴东县巴东独活、巴东县巴东玄参等6处中药材类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3.2 确定道地药材生产重点县市,争取入选《道地药材目录》

将原先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等,提升到县域格局,实现大宗中药材“一县三品”,全州重点发展二十多种道地药材,确定道地药材生产重点县市及其道地药材重点品种。積极开展当前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调查与分析道地药材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以品种为纲、产地为目,定品种、定产地和定标准相结合,优化道地药材生产布局,争取入选农业农村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拟发布的《道地药材目录》。

3.3 科学布局富硒中药材生产基地,优化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

依据近年的农业地质调查成果,以及富硒土壤分布、地理环境垂直分带、道地药材适宜性等,科学布局天然富硒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对于未能达到天然富硒等级的生产基地,采用测土配方施硒肥等富硒技术[9],生产富硒道地药材。开展富硒中药材生产基地与富硒道地药材认证,发展富硒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优化中药材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促进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

3.4 保护与运用农业知识产权,促进道地药材传统产业知识化与知识经济发展

调查与分析道地药材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向农业农村部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积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以及海外专利。保护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与林业植物新品种权。收集与整理中药材相关的传统知识与文化遗产,争取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加强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注册,争创湖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创新道地药材的多种类型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模式,发挥农业知识产权在中药材道地性保护、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农耕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功能[10-13],提升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道地药材传统产业知识化与知识经济发展。

3.5 打造生产标准化的道地药材特色生产基地,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制定完善道地药材标准框架,建立健全生产技术、产地初加工、质量安全等标准体系,推进按标生产,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水肥一体设施,建成能排能灌、土质良好、通行便利、抗灾能力较强的高标准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制定完善道地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打造一批种植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的道地药材特色生产基地,提升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水平。

3.6 加强道地药材现代化加工基地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与深加工水平

鼓励相关企业在道地药材产地建设加工基地,加强采收、净选、切制、干燥、分级、保鲜、包装、贮藏等设施建设,配套现代化加工装备,实现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加强地药材现代化加工基地建设,实现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集成道地药材特色采收加工技术模式,制定道地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范,开发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品,提升产品附加值与深加工水平。

3.7 建设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品牌新格局

完善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以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为纲,整合区域公共品牌。以质量为纲,推进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弘扬老字号,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并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争创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原则,充分发挥多种类型农业知识产权的品牌功能,实施道地药材品牌提升行动,创建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道地药材品牌为核心的品牌新格局。

3.8 加强品牌市场营销,构建品牌保护体系与品牌危机应对机制

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农产品展销会、中药材展销会、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等渠道,充分利用电商、“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加强道地药材品牌市场营销。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使用机制,构建道地药材品牌保护体系与品牌危机应对机制。

4 结论与建议

恩施州享有“华中药库”“世界硒都”等美誉,为全国中药材九大主产区之一,有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中药材文化资源、富硒资源、以及地理标志与国家发明专利等类型知识产权资源。其国家地理标志(8种地理标志产品、5件地理标志商标、1种农产品地理标志)总数,居全国市(州)之冠。

基于该州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的提升策略研究,建议:①创建中药材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壮大道地药材特色优势产业;②确定道地药材生产重点县市,争取入选《道地药材目录》;③科学布局富硒中药材生产基地,优化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④保护与运用农业知识产权,促进道地药材传统产业知识化与知识经济发展;⑤打造生产标准化的道地药材特色生产基地,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⑥加强道地药材现代化加工基地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与深加工水平;⑦建设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品牌新格局;⑧加强品牌市场营销,构建品牌保护体系与品牌危机应对机制。

参考文献

[1] 刘鑫淼,韩志辉.农业区域品牌价值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2] 中國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品牌农业年鉴(2017)[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3] 徐伟.品牌农业的力量:大农业时代商业模式创新与跨界营销案例[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6.

[4] 由金文,方志先,廖朝林,等.湖北恩施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概况[J].亚太传统医药,2008,4(3):39-42.

[5] 彭祚全,黄剑锋.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研究概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6] 黄开勋,徐辉碧.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M].2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7] 江昀.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产权制度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6.

[8] 陈昌柏.知识产权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 邓正春,郑海涛,吴平安,等.常用中药材富硒生产技术[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10] 孙志国,刘红,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恩施州智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智力资源开发[J].江西农业学报,2018,30(5):135-141.

[11] SUN Y P,YANG C Y,LEI Y N,et al.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rand buil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vegetable balsam pear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Based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C]//Proceedings of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ICESSH 2018).Lancaster,USA:DEStech Publications,Inc.,2018:335-340.

[12] SUN Y P,WU Z,YANG C Y,et al.Study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adix salvia Miltiorrhiza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C]//Proceedings of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ICESSH2018).Lancaster,USA:DEStech Publications,Inc.,2018:317-322.

[13] SUN Y P,YANG C Y,WU Z,et al.Discuss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geoauthentic are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rn silk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C]//Proceedings of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ICESSH 2018).Lancaster,USA:DEStech Publications,Inc.,2018:323-327.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四十年的演变轨迹及其新时代新征程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及举措
新农村呼唤更多的知识型“新农人”
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哪些农村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