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之花在家乡主题教学中绽放
2019-08-27宣佳琪
宣佳琪
◆摘 要:乡土课程资源以其“近、熟、亲”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随着品德课程核心素养的实施,品德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观,积极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教学资源,让以“乡情”为轴的品德教学散发出清新的乡土气息,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有效地达成课程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乡土课程资源;教学运用
一、巧用乡土资源,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民风民俗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在民间世代袭、传承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蕴含着博大的文化意味。作为华夏子孙,了解和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校的陈秀老师在执教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时,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挑选了他们最感兴趣的小吃。如下:①说一说。从小吃入手让孩子们开始调查收集资料,课堂上汇报的时候大家热情高涨,图片展示、故事讲解,一片欢声笑语;②看一看。清明果是咱们家乡的特色小吃。陈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段关于清明果的制作视频。大家看得十分专注,有些孩子都忍不住在回味清明果的鲜美;③尝一尝。陈老师料到视频会勾起孩子们的食欲,把事先准备的“番薯麻片”拿出来给大家品尝;④辩一辩。最后陈老师出示了一张“青尿蛋”的图片,请同学来介绍。接着陈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有人说青尿蛋吃了能强身健体,多吃对身体十分好,有人说尿液里有很多成分经过沸腾之后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吃还是不吃,你有什么想法?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之后进行辩论赛。大家踊跃举手,各抒己见,辩论十分激烈。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还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到了家乡的民风民俗,这对区别其他地区的民风民俗也有了很好的铺垫。
二、巧用乡土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爱乡之情
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每天生活在这个地方,但由于家乡的昨天他们不曾经历,家乡的今天他们又关注甚少,导致他们对家乡的发展并不是很了解。只有了解家鄉,才能激发孩子们对家长的热爱。
在教学四下第二单元第一课《城乡巨变》之前,为了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我把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做课前调查,并安排每个小组自由选择调查内容:①搜集家里过去拍的老照片和近段时间拍的照片,从照片中了解家乡变化;②从网上、书籍或长辈那里搜集和家乡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③采访身边人,听取他们对家乡变化的感受。课堂上,孩子们带着调查成果进行展示和解说,大家兴致勃勃,积极参与,他们成了课堂的主角。当他们把一张张老照片在实物投影展示时,十几年前的家乡映入眼帘,深入心底,再看看现在高楼林立的新城市,家乡的巨大变化就跃然在眼前;当他们深情地讲述着自己收集来的家乡故事时,当他们听着身边人诉说着家乡的变化时,大家不住点头默许,作为家乡人的我悠然升起一股自豪感,学生们心底埋藏着的乡情被慢慢唤醒。
三、巧用乡土资源,充分挖掘学生主人翁意识
真正爱家乡的人不仅了解家乡,还会去宣传自己家乡,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自己的家乡。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他们也曾经跟随父母或伙伴游览过一些地方,积累了一些旅游经验。他们对于家乡的发展现状有着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相信通过体验“导游”这个社会角色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在三下《我来做个小导游》这课的教学中,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一是制作家乡风景展板。出示“诸暨一日游”行程安排表,提供家乡的景点和活动时间范围。在介绍人文景观时,还可说说有关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是诸暨的特产美食。让小组成员把收集的资料、门票、照片等贴在展板上。然后举办一个家乡美景展览会。
二是设计广告语。为了宣传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好地促进家乡的发展,让学生根据家乡特色,设计一句广告语。我自己示范了一句:“西施故里惹人醉,诸暨人民欢迎您!”短短几分钟,学生的作品就诞生了:“五泄山水美名扬,远方客人留下来!”……
三是金点子行动。促进家乡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在当小导游的过程中我们听到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我们还可以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看看家乡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建设得更好,并记录下来,做成一份调查报告。
“一方乡土,一方文化”,乡土文化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更是存在着众多的运用乡土文化资源的机会,每个教学环节都具有乡土化的可能,每个知识点只要用心挖掘,都可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实施传统美德——爱家乡教育。以“乡情”为轴的品德教学,是对学生渗透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将引领学生珍视赖以生存的土地,汲取本土精华,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在浓浓乡情的熏陶下成长为幸福的家乡人。
参考文献
[1]骆殿兵.思想品德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J].教育,2015(30):19-20.
[2]叶志芳.用乡土文化滋养儿童成长——乡土童玩拓展性课程构建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6(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