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元勋民主革命时期的东北足迹(二)
2019-08-27尚金州
尚金州
周恩来:在东北度过少年时代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周恩来是唯一一位在东北度过少年时代的领导人。自1910至1913年,周恩来先后就读于辽宁铁岭的银冈书院和沈阳的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因包括4年初小和3年高小而得名)。
从江南水乡到白山黑水,12岁的周恩来以顽强的毅力,适应了气候、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同时积极跑步、踢球、做操,体质逐渐强健起来。1966年,在接见辽宁大学青年学生时,周恩来深情地回忆说:“我身体这样好,感谢你们东北的高粱米饭、大风、黄土,给了我很大的锻炼。吃高粱米,生活习惯改变了,长了骨骼,锻炼了肠胃,使身体能适应以后艰苦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
在东北的3年里,周恩来勤奋学习、乐于助人。他尤其注重国文(语文)的学习,作文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全校传阅。国文教师赵纯在批阅周恩来的作文时感慨不已:“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见到这样好的学生。”课余,周恩来自学《史记》《汉书》《离骚》,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闲暇时间,周恩来常帮助校工老吴扫地烧水,还用自己的钱帮他治病。
在东北读书期间,周恩来踏访了日俄战争的遗迹,从老师和同学的讲述中、从自费订阅的《盛京时报》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国家危亡、民族耻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从历史教师、进步人士高戈吾那里,周恩来第一次听到孙中山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名字和事迹,读了邹容的《革命军》,萌发了最初的革命意识。辛亥革命爆发后,在白色恐怖严重的沈阳,周恩来毅然剪去辫子,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民主革命的拥护。
1912年10月,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迎来了校庆两周年,这也是辛亥革命后该校第一个校庆日。周恩来心潮澎湃,特作《感言》一篇,殷切期望同学们牢记自己是“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他对学校教育提出殷切期望:“求整顿宜重实际,务外观先察内容。勿自隳行检,以失人则效;勿铺张粉饰,以博我名誉;更勿投身政界党会,谋利营私,以纷扰其心志,而日事敷衍。”此文发表后好评如潮,被多本书籍收录,是保存下来的周恩来最早的文章。
1913年2月,周恩来结束了东北3年的学习生活,转赴天津南开学校深造。对于在东北求学的经历,周恩来格外珍视,把它视为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在1946年与美国记者李勃曼的谈话中,周恩来总结说:“十二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离开东北15年后,1928年5月,周恩来在邓颖超的陪同下,再次亲临白山黑水。这次,他是途经东北去苏联,参加中共六大和共产国际六大的。当时,周恩来已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领导人,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军警侦探,时刻梦想着以周恩来的头颅换取巨额赏金。在从大连经长春、吉林到哈尔滨的一路上,周恩来从容应对日本军警的盘问和特务的跟踪,终于平安出境。同年10月,周恩来又从东北入境回国,并在沈阳向以刘少奇、陈潭秋为首的满洲省委传达了中共六大和共产国际六大精神。在这两次途经东北期间,周恩来还探望了在东北工作的伯父和弟弟。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主革命时期亲临东北的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亲临东北的还是周恩来。1950年1月至2月,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出访苏联。回国时,周恩来陪同毛泽东视察了东北地区。
陈云:直接领导过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唯一一位直接领导过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领导人,也是在东北工作最久的领导人。
陈云与东北的渊源,始于1935年10月2日。这一天,陈云在莫斯科成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三名正式代表之一,兼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监察委员会委员和满洲问题委员会委员。以后又受党中央和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委托,主持包括东北在内的全国党组织建设工作,并担任抗联干部学校——斯大林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八分校党建和工会课代理副教授。在以后的岁月里,陈云积极向东北抗联传达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精神和长征经验,确定东北抗日联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主持起草发布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宣言》,同在莫斯科工作学习的魏拯民、刘海涛、韩光、李范五等抗联干部密切接触,主持了东北党组织的改革和重组。
在领导东北抗日斗争期间,陈云撰写的《革命运动的发展与防止奸细的破坏》《随军西行见闻录》《英勇的西征》等著作,也通过《救国时报》等渠道,陆续传达到东北抗日联军,并成为东北党组织建设和反奸细斗争的指导方针,成为抗联部队学习长征精神和经验的主要教材。在以陈云为核心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领导下,自1935年起,东北抗日斗争进入全盛时期。正如毛泽东在1936年元旦给朱德的电报中所言:“中央已派大批人去指挥抗日战争,东三省抗日战争有大发展。”1937年11月29日,陈云返回延安,继续领导东北抗日斗争。1941年8月27日,中央政治局确定将陈云提出的“调查研究、摸清情況、打通联系、开展今后”16字方针确定为东北工作基本原则,并指定陈云、彭真、康生为东北工作负责人。
在抗日战争大反攻期间,陈云受党中央的委托,和彭真一起,于1945年9月18日飞抵沈阳。在以后的4年中,陈云历任东北局副书记、常委、北满分局书记等职,和彭真、张闻天、林彪、罗荣桓等一起,按照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部署,领导了东北解放战争。他在北满地区初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肖劲光一起领导和坚持南满斗争,顶住了国民党军队的强力进攻。随着东北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陈云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支援前线和接管新解放区方面。他以惊人的毅力和才干,在历经日伪、苏联、国民党当局轮番破坏的烂摊子上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使东北地区的工农业建设和铁路交通得到了迅速明显的恢复。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陈云又率先进驻沈阳,于3日就任沈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在陈云领导下,沈阳的军事管制和接管工作紧张有序,最大限度地团结发动了工人、知识分子、旧政权职员等各界群众,保证了各机关、工厂、学校的正常工作和教学,在极短时间内,全面恢复了沈阳工厂的生产,并为沈阳人民营造了正常的生活环境,以实际行动使沈阳人民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与日伪蒋统治的本质区别。陈云接管沈阳的经验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充分肯定,并为解放全国其他大城市提供了参考借鉴。
1949年年初,陈云离开东北,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向毛泽东和党中央汇报了东北的恢复和建设情况,并参加了七届二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陈云担任第一任政务院副总理,排名仅次于董必武,并兼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在领导东北工作的基础上,承担起领导新中国人民经济事业的重任,成为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