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开在边陲小镇的“铿锵玫瑰”

2019-08-27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医学科医务人员呼吸机

阿拉善盟中心医院位于自治区西部的一个边缘小镇,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都是女同志,平均年龄约为34岁,是一个年轻的集体。正是这种年轻,让这个集体迸发出紧随时代发展争先创优的蓬勃激情。

重症医学科刚成立时,病房是由旧的供应室改造而成,起初仅有4张床位、1台呼吸机,医护人员只有7人。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医务人员凭借自己的热情、活力和对事业的执着,从零起步,一点点建设,到现在拥有符合重症监护标准的床单位10张,万级层流、中央监控、国际先进的呼吸机4台,无创呼吸机1台和15台万元以上仪器。这个集体以ICU人特有的品质与精神,默默地耕耘在危重症救治战线上,展示着医务人员坚毅、勇敢、忠诚、奉献的天使风采。

重症医学科这些可爱的白衣天使,无论白天黑夜,当别人放松心情享受生活时,她们却在紧张忙碌地守护着病人。一位82的患者因“肺栓塞、COPD急性加重期”入院,当时患者全身皮肤发绀,呼吸极度困难,血氧饱和度仅仅只有48%,呼吸暂停现象频发,生命危在旦夕。一个多小时惊心动魄的奋力抢救,终于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经过长达5天的呼吸机辅助通气及药物治疗,患者病情渐渐好转脱离了危险。患者出院之际特意送来一面锦旗表示感谢。这就是重症医学科的白衣天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们穿梭在呼吸衰竭、心跳急促、昏迷不醒、重症感染、术后虚弱、意识模糊的病人之间,用超人的勇氣、过人的毅力、必胜的决心,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2017年至2018年,重症医学科共收治危重患者246人,治愈率达到89.43%。

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全靠护士照料。年轻护士都是父母的宝贝,在家中也很少做家务。但在工作中,她们从不顾及脏和累,为患者清理屎尿、擦洗身体、端茶送水、无微不至。一位“药物中毒”的新入院患者,推入缓冲间时身上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连陪送的亲友都一哄而散,只有护士毫不犹豫地为患者擦洗身体、更换衣物,用天使的双翼温暖着患者。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都是“大力士”,患者每一次翻身更换体位都需要多位护士协助。一位脑出血呈昏迷状态的患者,体重达200斤,病床上几乎没有空余的地方,给这样的患者翻身更换体位常常需要4名护士合力才能完成,而大多数时间只有2名护士值班,一个班下来她们早已累得筋疲力尽。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是女人却常常有着男人胆。有的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后,她们要帮助死者穿衣服、缝合伤口、合拢口腔、闭合双眼等,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有时为了合拢插管后死亡患者的口腔,整整需要半个多小时,用双手托起下颌逐步合拢。为了减少家属的哀伤,她们努力做到最好,用自己的天使之光守护患者直到最后一刻。

这都是些平凡的小事,却诠释了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的深刻内涵,更体现了她们爱院、爱岗、爱病人的真挚情怀。在创优活动中,重症医学科在原有便民服务措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服务内容,2013年自制了棉质取暖套……2014年引进了下肢压力泵、开展了CVC穿刺和维护技术……2015年针对昏迷患者口腔难清洁等引进了“组合式吸痰器”……2016年逐步完善专科护理风险评估表和仪器维护流程……2017年开展了床头电子监测技术、 PICC深静脉穿刺技术和维护技术……2018年开展了空肠管的维护、气囊监测技术、镇静镇痛评估,引进伤口压疮新型材料,治愈了多例院外带入的压疮患者,受到家属的广泛好评。因条件和环境不同,虽然她们的医疗技术和城市大医院相比还有差距,但她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

一张张康复的笑脸,一声声真心的感谢,一面面鲜红的锦旗,饱含着ICU医务工作者无数艰辛的付出。多少次加班加点迎晨曦而来披星月而归,忘记了饥饿的孩子、年迈的母亲,多少次把委屈和责难埋在心底,把满意和微笑留给病人,她们用一言一行展现了新时代重症医学科医务工作者的巾帼风采。

猜你喜欢

医学科医务人员呼吸机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