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层走班制度下初中化学教学主张
2019-08-27庞玲俐
庞玲俐
摘要:本文从教学主张的提出,实施途径和呈现效果等方面探讨了分层走班制下自己的教学主张: 探秘微观,构建认知网络;体验宏观,培养化学观念。促使教师不断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实践经验,从经验思考走向理性思考,探寻教育教学人生中的“中心思想”与“未来走向”。
关键词:化学教学;分层走班;教学主张;实施途径;效果呈现
1 主张简介
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化学知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带着这个问题,我思考着我的化学课堂改革的方向。化学课堂除了教给学生化学知识,还教给学生实验技能,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去探寻自然界的各类物质及其转化,通过模型和空间构型去了解物质的结构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探寻改变世界的方法。青少年要建立正确的化学观,通过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让化学起到正面的作用,利用化学知识科学的生活。
化学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解决人类面临自然和社会问题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但是化学是把双刃剑,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学习化学会将它用到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可持续发展上。“白色污染”严重,于是我们研发了可降解塑料;不可再生资源面临耗尽,于是我们研发了新能源和新材料。而一个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学习化学会将它用到阻碍人类发展上,比如伪劣商品会给人民带来经济损失和损害健康,核武器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教育学生学习博大的化学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对国家对社会和他人有伦理关怀和义务。
2 主张提出的背景
刚上初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方法和知识储备,比如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法,压强差等。但是理科学习习惯不理想,有的同学的学习方法是“上课作笔记,下课背笔记”,对于章节知识的结构化和条理化没有多大概念,有的同学理科思维很不错,但是不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和实验的细节,所以答题不严谨,更有一部分孩子在初二分层走班的分化中渐行渐远,所以学习效果差,体验不到成就感,久而久之,开始放弃化学。加之初中化学知识点很多,重点知识比重大,知识点非常零散而碎,很多都是实验结论,需要记忆。
分层走班,教學内容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如果一个教师没有驻足思考,会被日常教学生活的汪洋大海所淹没,无法寻找属于自己生命的光影和创造的痕迹。所以,我们需要用“提炼教学主张”来对自己进行深入系统的反思和省察,发现并聚焦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灵魂和核心,探寻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中心思想和未来方向。我想,传递学科思想、构建学科理论,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我提出了我的教学主张:探秘微观,构建认知网络;体验宏观,培养化学观念
3 学科教育教学主张的实施路径
化学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研究物质世界的兴趣和欲望,帮助学生了解人们在物质构成、 变化和合成的研究中已经获得了哪些基本认识, 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研究和获得认识。笔者经过多年的尝试,探索出以下方式来实施自己的教学主张,提炼出自己的心得。
(1)科学分层,优化起点。根据初二期末考试中数学和物理成绩,结合学生理科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把全年级学生分成两个层次,学生可以选择该层次同一时间段任何班级。半期考试以后,第二层次发展很好的学生可以升层。老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的达到因材施教。
(2)精准教学,适应差异。老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教学内容,首先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其次优化教学,精细化教学过程,从而开展精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3)在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立足在现有实验仪器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开设实验课,增加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比如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自制净水器、检验家里用水是否为硬水、用紫甘蓝作酸碱指示剂、电解食盐水等等。
(4)丰富课堂内容,带给学生广博的学科浸染,打造知识流量和思维流量同步的课堂。比如讲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引进防毒面具的构造。讲溶液的概念,让学生扮演水分子和蔗糖分子,体会微观世界里粒子间的关系,帮助概念的建立。
(5)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初中化学知识很零散,容易懂,但是也容易遗忘。长期以来,老师教的很辛苦,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降,体验不到成绩感,久而久之,学生放弃化学。真正的学习意味着经验的重新组合与重新解释,这包括旧知的激活,新课的认知冲突,信息的搜集、选择和加工,最后形成开放性的认知框架——概念系统和知识网络。
(6)为优秀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为了弥补化学课堂的局限性,促进学生去探索实验,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开始了尖子生的培养计划,成立了化学竞赛小组,每周一次理论课和实验课。
(7)通过周末特殊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感受化学的魅力,体验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4 学科教育教学效果呈现
4.1 高效有序的常规教学
无论课堂模式怎么改革,教学常规的五环节都不能忽视.无论倡导什么精神,化学课堂教学的有趣味、有思想、有效果都是最终目标。无论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借助于自编教材和多媒体,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有趣爱学的实验课堂
经过实践,我的实验教学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学生兴趣得到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1)演示实验方面,力求做到规范操作、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2)努力开足学生实验,增设的实验无论是趣味性还是可操作性都强于教材实验,所以课堂纪律、操作规范、整理器材等方面都得到改进,所以没有以前那种乱哄哄场面,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
(3)为了配合教材内容,我们还开发了一些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又能在家里找到材料的家庭小实验。家庭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也对同步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了促进作用。
4.3 能力提升的化学竞赛小组
通过笔试、实验操作、半结构式面试等途径,我们选拔出了3%的学生进入到竞赛小组。一年下来,无论是动手实验、撰写科普小论文等学科能力远远的超出初中生的水平,孩子们纷纷表示上高中一定走化学竞赛的路。
4.4 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活动
为了提高孩子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我设计了很多活动。比如“栋梁杯”化学用语知识竞赛、“化学史上的中国人”的展板宣传、“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泡中净水节”作品展示、《假如我是水分子》的小论文评比、家庭小实验优秀实验报告展示、传统燃料和新型燃料优劣的辩论会等。孩子们明白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5 乐于思考观察的课外实践
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科普报告、小论文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培养了孩子们用科技指导生活的观念。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的教学主张取得初步成效,组内青年教师加强学习,组织教学更加规范,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逐渐提高,不知不觉中,化学课成为了众多泡中孩子最喜欢的科目之一。今后,我会继续把我的教学主张落实和体现在自己的实践和行动中,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我的主张也会不断发展、提升。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