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教育
2019-08-27吕营生
吕营生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来说,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性,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加以理解。从而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育者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并且抓住学生的这个关键期,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者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问题,让小学生数学课堂收获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成功和快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数學学习习惯和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发展极其迅速,各行各业都是这样。教育也理应如此,小学数学教育更是如此。小学课堂教学手段再也不能和以前一样古板。数学方法也应有所创新,但是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学知识告诉我们。如果想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就必须要研究被教育者。
小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时期,但是结合学生这时期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就必须要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点在生活中得以运用,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魅力。
1 生活事例渗透到课堂中来
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课堂,这也是学生受到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要使教学参考书中的知识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构建数学课堂生活化。
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一定要设计以学生比较熟悉的购物场景去导入新课。一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则让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们有熟悉感。例如:暑假来了,学校附近的商店里有商品促销打折,每根草莓奶油冰棒5元,每根老冰棍4元。小张同学和小李同学买了3根草莓奶油冰棒和4根老冰棍,一共要付多少元?要求学生学习列算式,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并要求学生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的教学设计结合了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把数学问题变为生活中的具体实际问题,让同学们学习的时候有熟悉感,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发学生主动积极去思考,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勾起了学生们的学习欲望。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不再乏味,取而代之的是一颗颗渴望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之心。
2 生活中营造数学教学环境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更是学生认知未来世界的重要平台。在生活中营造数学,学生学习会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学习很有趣。小学数学的课程知识点比较分散,如果想学得好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还需要学生在课下多加练习巩固,从而学生会觉得学生很辛苦,很累。但是如果将生活中的事情营造出一种数学教学环境的话,结果则很有意思。
有一次课外“动手做凳子”的活动比赛活动。在动手之前,我会问大家,你们觉得动手做凳子时应该注意什么,其中“凳子腿”应该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比较好。这一个问题抛出去。参加活动的同学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议论什么样子的图形最牢固。其实这也是前不久教学《多边形》一章中曾学习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我就是为了让他们把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用数学知识去转变。这个就是生活中营造出一个数学的教学环境。待大家讨论后我又抛出一个提示:什么样的图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啊!好家伙,同学们这次已经忍不住了。大声回答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我相信参加了那次活动的同学,这辈子估计都不会忘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这种将生活中的事例和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从而转化为学生们的数学能力,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热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增强了数学的生活能力,一举多得啊!
3 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不是仅仅运用在解决课本习题上,更多地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让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对课本知识点的应用具体化,实际化。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丰富学习经验,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
如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一题:暑假到了,同学们都喜欢在家里吹吹空调,吃吃冷饮,看看电影等等。但是无论出门做什么都需要花钱,那么请问在出门前我们要做些什么呢?要收集什么数据呢?让同学们自己收集数据,了解相关信息。真正地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促进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一问题。
4 生活应用,加强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生活的实际应用。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便会算出多种生活中的物体平面面积;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便会了快速口算;学会了计算器购物时便会轻松运用结账计算等等。
总之,数学与生活关系是微妙的,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在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论下,我们应该以当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经,以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内容为纬,让他们快乐的运作起来。最后我呼吁大家,让生活走进教育,这样数学课堂才会丰富多彩,充满欢乐!
参考文献:
[1] 高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J].明日,2019(04).
[2] 李伟.模拟生活计算教学将不再乏味[J].中小学教育,2019(01).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昆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