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律失常要区别对待
2019-08-27熊健
熊健
家长带孩子来看病,经常的主诉是“心跳快”“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悸”。家长的疑问是:以上这些是病吗?严重吗?需要治疗吗?家长有这些疑问可以理解,因为同样的主诉,病情却大相径庭。有些可能是正常现象,如窦性心律不齐;而有些则需积极治疗,否则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
小儿心律失常有3特征
正常心脏的激动起源于窦房结,按一定顺序及时间依次下传至心房,房室结,房室束,双侧束支及心室,引起房室的激动。当激动的产生或传导异常,或两者同时发生异常改变,就引起心律紊乱(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见于小儿各年龄组。
与成人不同,孩子年龄越小心跳较成人越快,因此心率正常范围随年龄组而不同。其次,影响心率的因素很多,心率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同样的心率,在同样的年龄,我们很难简单地评判它是正常或异常。通常,我们需要结合心电图图形是否正常,特别重要的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全天心率波动范围来综合评价。
1.窦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窦性心律失常是小儿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一种,其次为异位心律及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中又以窦性心动过速占多数,窦性心律不齐也很常见,患儿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深吸气时更明显,吸气末期心率减慢,常在激烈运动、发热、哭闹烦躁、情绪不安时出现,应用阿托品后心律不齐可消失。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新生儿。约60%的儿童会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以1岁以内幼儿多见。阵发性发作、突然终止是本病的临床特点,发作时心率加快,婴儿大于230次/分,儿童大于180次/分。一次发作持续数分钟乃至数日,但很少超过 2天。患儿可有拒食、呕吐、气促、不安、出汗、苍白、肢冷、发绀等表现;较大儿童可诉心悸、头晕、心前区不适等。
3.房室傳导阻滞多为先天性。小儿心律失常多是先天性的。如果小儿在胚胎发育时出现房室结区和房室束不相互连接,出生后可出现先天性的房室传导阻滞。Ⅰ度一般无症状;Ⅱ度患者可出现心脏漏跳症状;Ⅲ度患者因为心率过慢,可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并会危及生命。
3种情况需要治疗
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是生理性的,不需治疗,但需除外作为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炎、β-受体功能亢进、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等。但以下3种情况,则需要积极治疗。
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广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等,只有部分患者通过射频消融术可获得治愈;狭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结双径路和预激综合征,通过射频消融术,可完全根治。
2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约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6%~10%。轻症者房速短阵发作,重者可持续数年发作不间断,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部分患儿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痊愈,但有约40%的房速患儿治疗困难,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选择射频消融治疗。
3.室性早搏。室性早搏是儿童期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多数预后良好。在临床上偶发早搏的患儿多没有明显症状,常在体格检查或做心电图时才被发现。这些早搏虽然是良性的,但由于长期存在,需限制儿童的体育活动,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目前室性早搏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多数早搏无需干预治疗。长期频发的早搏,如早搏>1万次/24小时或>20%,可能导致左心室扩大和心功能不全,这类患者可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