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期许 笔下风云

2019-08-27浙江一考生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呼声风云意蕴

浙江一考生

有人说:“人生如同不断誊改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而我们埋首于生活的几案,拾起笔却满心踯躅时,总有纷扰的杂音在背后响起,指点我们将于何处落笔。于是我们心中朦胧的理想蓝图便被涂鸦所淹没。

总有人认为作家心中要装着读者,顺着读者的呼声走;也总有人认为作家要坚持自我,不被外界左右,当我们成为生活的执笔者,我想,我们应将外界呼声化作心中期许,以笔下风云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们以笔墨为权,行至今日已对父母不绝于耳的叮咛嘱咐感到麻木,可我们总还记得第一次妈妈摸着你的头,爸爸拍拍你的肩,目送你尚稚拙的身影去迎考时眼底饱含的热泪与期望。那是我们在一次次被路上的荆棘绊倒时,于苦痛的血泪中再次爬起的不竭动力。这一份真诚的祝愿,这一份热切的期许,将用温和柔软的风力托举你的双翼,是生活的“读者”馈赠于我的第一件礼物。

但又有那流言中伤、冷嘲热讽,抑或是尖酸刻薄地对你的生活评头论足。诚然这些打击使我们暂失“写作”的勇气,但在轰然交汇错杂的舆论风向中,我们更能看清自己,更能看清自己所坚守的理想信念不愿为之失去方向,风狂雨急之时,乌云笼罩在茫茫苍穹,一片阴翳之中,我们才能意识到脚下的土地方是心之所向,这便是“读者”的第二份礼物。

由是观之,“读者”的呼声并不能左右我们的笔端,而我恰要把他们予我的压力与动力化为笔下风云。

“活过、爱过、写过”的司汤达还曾言:“我的梦想值得我为之奋斗,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昨天的冷淡抄袭。”我们书写我们的故事,必有我之思想、著我之色彩。难道没有旁人的导引,没有既定的道路,我就只好日复一日地抄下昨日的词句,陷入循环往复的生活漩涡之中吗?不,不是这样。各人之所以执笔各自的生活,是各人拥有其独特思想境界与情感体验,自然也有其不同的趣味追求与志向节操,而我们所应做的,便是把个人的独特性刻入生活的骨髓,完成陀思妥耶夫斯基口中“人不是齿轮”的自证。

我不循规蹈矩,自然也不会停滞不前。辛波斯卡偏爱那“写诗的荒谬”,我亦珍视手中握笔的机会。读者的呼声或许打断了你的思路,行文的艰涩或许凝滞了你的笔尖,但生活的书页唰拉拉翻过,那空白是否让你惶恐?又是否让你有愧于那些生活的“读者”?

读者的呼声与要求无论承载着压力或是动力,我们都应将其化为心中怀着的感激、存着的期许,以其写出自我色彩,崭露笔下风云。

翻山越岭,他们就会听到你的故事。

【点 评】

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有以下几点特色:

1.审题精准,围绕中心。文章从所供材料的主旨切入,紧紧扣住“作家”与“读者”,而且能紧密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有独立见解,内容充实,论述完备透彻。作者所提出的“我们应将外界呼声化作心中期许,以笔下风云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很好地揭示了既要倾听读者的声音,又要自己创造的鲜明主旨。

2.强调自我,主体突出。文章角色意识强烈,紧扣材料中的第三句話: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牢牢把握三个“你”,围绕“创造生活的‘作品”这一中心,立足生活,将自己的“体验”与“思考”结合起来写,写得情真意切,神采飞扬。这里有“我”的体验,有“我”的感受,更有“我”的理解与思考。

3.语言精练,生动形象。题目“心中期许  笔下风云”就非常简洁凝练地概括了“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表明了既要倾听读者的呼声,又要写好自己的作品的辩证观点。首尾都只是寥寥数语,显尽凤头豹尾之美。全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大量整散结合,文白交杂,增强了文章的意蕴。如“读者的呼声或许打断了你的思路,行文的艰涩或许凝滞了你的笔尖,但生活的书页唰拉拉翻过,那空白是否让你惶恐?又是否让你有愧于那些生活的‘读者”?等,都简洁精练,富有意蕴耐人咀嚼回味。

猜你喜欢

呼声风云意蕴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窃听风云(九)
植树节里小鸟的呼声
肥企呼声:出口退税 我们不应缺席
倾听人民呼声 回应群众期待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象甲风云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
象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