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蝶恋花”的艺术特征
2019-08-27彭玉兰
彭玉兰
图1 蝶恋花
紫砂壶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品中的瑰宝,从其诞生以来,其造型与内涵都得到了极大地发展。紫砂壶艺术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主要依托,力图在这强有力的枝干上开枝散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同时它也体现出人们审美的基本特征,即使在风云流转的时代变化中,这种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高雅艺术品不仅能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生活的土壤,在时代变幻与发展中保持自己恒久的魅力 ,并不断突破局限,破旧立新,实现多方面的发展,体现出人类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依恋与敬佩之情。
图1这件“蝶恋花”的紫砂壶虽然在外表上看极为简单自然,即便有花样装饰也不显得过于俗气,而使整件作品更具有艺术感与文化感,就在于它与中华传统诗词达成了“合作关系”。此件紫砂壶整体呈栗红色,表面光洁细腻,温润大方,壶面略带光泽,可见手工艺人捏制、烧制时的精心处理。因为烧制紫砂壶的火候大有讲究,如何能烧制出一件表面细腻,不见裂痕的紫砂壶可能需要一位手工艺人千百次的尝试才能总结出一些规律。壶身设计为普通的圆形,微微凸出的壶腹部分有一种体态美,线条温柔,极为美观。壶嘴短小精悍,与壶身自然相连,壶把手造型同样简单朴实,从壶嘴至壶身完全形成一个整体,足见工艺之纯熟。从此壶的造型上看,基本上是承接了传统紫砂壶的基本造型,呈现出一种朴实自然的美感和大方稳重的态度。手工艺人选取这样的造型是为了凸显其装饰,如果造型多变那么与装饰势必会产生冲突,在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上造成拥挤感。
“蝶恋花”是中国传统的词牌名,不少词人都曾以此做词。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一名字本身就具有画面感,它能调动人们的美好想象。手工艺人也看中了这一点,在紫砂壶上将其化为一幅“蝶花争春图”表现出来,不仅形成了紫砂壶的特色,营造出非同一般的美感,更使紫砂壶在内涵上丰富起来。此壶的壶嘴、壶把手、壶钮装饰为植物枝节状,其枝节凸起处栩栩如生,以“真”为主要的设计理念。壶面处是一枝牡丹花,其中一朵已经开放,而另一朵则含苞待放,向远处伸展,有一种生命力在其中。壶盖处同为一朵开放的牡丹花,生于枝节壶钮的下方,美不胜收。与以往紫砂壶的色彩统一相比,此件紫砂壶的花朵、枝干、叶脉等不仅清晰可见,十分具体,还特意做了色彩点缀。花朵与花苞为娇媚的红色,花蕊为明亮的黄色,枝干与树叶则为青翠的绿色,三者搭配在一起,极为艳丽。在壶面处一只可爱的小蝴蝶正飞向花苞,十分生动。手工艺人就这样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具体明艳的花园春色,小小的紫砂壶壶面竟装得下一个春天。我们不得不感叹于手工艺人的绝妙构思,在纯熟的紫砂壶艺术之中还有这样一幅具有独立艺术风格的工笔画。它的存在不仅为紫砂壶增添了许多内涵意蕴,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艺术价值。
这件“蝶恋花”的艺术特征在于它将紫砂壶艺术与传统美术相结合,尤其是在空间排列上匠心独具。壶面的花朵装饰仅占据一侧并向对角伸展,在点缀的基础上又没有破坏紫砂壶本身的质感和颜色,虽加以色彩点缀但并未喧宾夺主,而是互相配合,共同表现其艺术特征。壶盖处的花朵也同为此设计理念。虽然紫砂壶的内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不能为了内涵的表现而破坏紫砂壶材质原有的特点,这就需要手工艺人合理处理空间问题,才能准确传达出紫砂壶的艺术特征。而我们也在这种过程中感受到紫砂壶艺术的美,感受到手工匠人的那份坚持与执着。
蝶与花相依,花因蝶而更美、更生动。通过分析这件“蝶恋花”紫砂壶,我们不仅感受到紫砂壶艺术的美与内涵,同时也感受到手工艺人在创作一件紫砂壶时所耗费的心血。或许在我们眼前,紫砂壶的美看起来是那么简单自然,然而这背后却凝聚了每位手工艺人不分昼夜的思考,凝聚了手工艺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紫砂壶艺术,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而每件紫砂壶艺术品无论有多么不同的内涵,其核心永远是闪光的“匠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