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功能卷烟多孔MOFs材料的合成应用研究
2019-08-26马晓龙韩宜廷程书瑾于浩张远方
马晓龙 韩宜廷 程书瑾 于浩 张远方
摘 要: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得到的有序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它具有多孔性、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小分子吸附分离等领域。本文研究了以8-羟基喹啉桥联配体与均苯三甲酸混合配体体系和Co(ClO4)2自组装得到的三维的MOF,并研究了此化合物在卷烟滤棒中的添加应用前景,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新型烟气减害材料的研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减害降焦;金属有机框架(MOFs);卷烟滤棒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4.027
由于对卷烟降焦减害的要求不断提高,特性吸附材料能够在降低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滤棒添加材料一直是烟草行业的研究热点。 国外滤棒卷烟应用之初就开始了降焦减害滤棒添加材料的研究,并随之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文献和技术专利[1]。而国内主要是通过卷烟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研发出一批具有良好吸附降焦效果的特性材料。目前所报道的具有降焦减害功效的特性材料,主要有碳材料、金属催化类材料[2]等。
金属有机框架(MOFs)也被称为多孔配位聚合物(PCPs),有多孔且结构可控的特点,为其作为气体小分子检测、吸附和分离提供了优势。正是由于MOFs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高稳定性、可修饰的隧道内环境等特性,逐渐成为潜在的选择性吸附卷烟烟气中小分子的高效材料[3]。
综上所述,研究了MOF配合物,探索其在卷烟降焦减害领域的应用潜力,以期认识MOFs结构在烟气吸附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均苯三甲酸(AR)(阿拉丁);5,7-二溴-8-羟基喹啉(阿拉丁);4-氯甲基吡啶盐酸盐(国药)。
IS 50 FT-IR 红外光谱仪(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核磁共振仪(Bruker AVANCE 300)。
1.2 实验方法
(1)中间体A的合成。5,7-二溴-8-羟基喹啉,4-氯甲基吡啶盐酸盐,碘化钾,碳酸钾, DMF 置于250 mL圆底烧瓶中,室温搅拌24 h,柱层析得白色固体。(2)配体L1的合成。N2保护下,向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体A,4-吡啶硼酸,无水碳酸钠,四三苯基膦钯,苯、乙醇、水各40 ml 的混合液,加熱回流30 h。(3)化合物 MOF的合成。将配体L1,均苯三甲酸及Co(ClO4)2·6H2O加入到DMF以及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20℃,保温24小时,得红色块状晶体。
2 结果与讨论
2.1 MOF的合成及结构分析
得到的MOF呈红色片状晶体,经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其结构(图1),此MOF框架结构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
该化合物结晶处在三斜晶系,属P-1 空间群,一个不对称单元中包含1.5 个Co(II)金属中心,一个有机配体L,一个均苯三甲酸根,一个配位水分子和一个游离水分子。
2.2 MOF的气体吸附性质技术研究
由于卷烟烟气中有害气体CO分子与CO2等分子尺寸、性质相似,因此首先将“空”框架置于相应气体环境中,来初步判断MOF是否具有吸附性。
如图2所示,MOF的CO2吸附曲线为典型的I 型吸附曲线,MOF的CO2吸附量在273 K,902 mmHg 达到25.85 wt %,在298 K,902 mmHg 达到14.94 wt %。
综上所述,该MOF沿a轴存在一维正六边形隧道,对CO2等气体具有良好的小分子吸附性质。
2.3 MOF在卷烟滤棒中的应用研究
卷烟烟气中含量较高的焦油、烟碱等是大分子材料,MOF的存在并不能起到吸附作用,而卷烟烟气中仍有像CO、NO这种无机小分子,因为其结构与CO2类似,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断出这种MOF材料会在烟气的减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作为将来吸附材料的一种材料储备。
3 结论
利用配体L1与Co(ClO4)2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新型的MOF,此化合物均为三齿配体与三齿共配体自组装得到的中性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并对其的CO2等气体吸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小分子吸附性质,因此,此种新型MOF有望在卷烟烟气主流烟气中气体(CO等)吸附方面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Irwin W D E.Filtration materials for the reduction of selected minor smoke components:a literature review [R]. London:BAT,1990.
[2]Branton P,Bradley R H.Activated carbons for the adsorption of vapours from cigarette smoke[J].Adsorp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10,28(01):3-21.
[3] Kitagawa, S.; Kitayra, R.; Noro, S. Angew. Chem. Int. Ed. 2004, 43, 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