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光束

2019-08-26杨立军

关键词:赵尚志杨靖宇鲜血

杨立军

光和光怎么打招呼?最黑的地方见。看完纪录片《丰碑:东北抗联精神》,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跳出了这句话。越是黑暗的地方,越需要光;越黑暗的时候,越能彰显光的可贵。

长达14年的抗战,让祖国处于被侵占、被践踏、被蹂躏的黑暗中,东北三省无疑是最黑暗的地方。早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将东三省作为全面侵华的突破口和大本营,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府,疯狂掠夺各种资源,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奴化统治,保长制度、归田并户、三光讨伐等,使很多地方变成了荒芜的无人区。

然而,就在当时最黑暗的东北,东北抗日联军犹如一道火光,用将士们生命的光束汇聚起奋起反抗的力量,让黑暗中的东北闪耀着不屈的光芒。

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绝境中,孤身与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壮烈殉国,年仅35岁。杨靖宇将军为国捐躯后,敌人剖开了他的腹部,想看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钢铁战士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结果发现,他的胃里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連一粒粮食都没有!壮士喋血,为争民族气,残暴的侵略者也为之震惊折服。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并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

南有杨靖宇,北有赵尚志。赵尚志亦是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的抗联名将,在其牺牲之后,日军的田井久二郎等人将其头颅割下,将其遗体投入了河里,带着装有赵尚志头颅的木匣飞往长春请功……抗联将士的鲜血流淌在松花江、牡丹江的激流中,他们的遗骨散落在长白山、兴安岭的密林里,在这块他们深爱的土地上留下了浩然之气。

在汹涌不息的乌斯浑河中,冷云等八名抗联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援绝,她们奋战到最后一刻,不愿被俘受辱,更不会投降,选择了有尊严的死亡——投河,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她们牺牲时平均年龄还不到19岁。这份尊严,属于八位年轻的女战士,属于饱受欺凌蹂躏却从未屈服的中华民族!

赵一曼红妆白马,奔驰于丛山密林,负伤被俘后饱受酷刑折磨。火烤、老虎凳、灌辣椒水,吊打、鞭抽、电刑,轮番上阵,她被折磨得一次次昏死过去,却没有透露任何情报。她像铁块一样坚硬,将短暂而灿烂的生命永远定格在第31个年轮,也兑现了她此前的铮铮誓言——“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

越是侵略,越要反抗;越是艰苦,越要不屈;越是黑暗,越要光明。东北抗联将士经常面临饿死、冻死、病死的威胁,他们常年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早已超过了生理极限。就在这样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们用身体在黑暗中点亮了光明的火把,用鲜血照亮了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用生命唤醒了民族志气,用意志铸就了抗联精神!

战火远去,今天我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生活。但往事不可忘,我们要永远铭记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站成了山、化成了河,保卫了我们的和平与安宁。我们必须牢记曾经的屈辱和苦难,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必须为祖国的富强文明而不断奋斗。

东北抗联精神如涓涓细流,最终汇入到中华民族精神的红色巨浪中,推动历史大潮向着光明前行。作为新闻工作者,今天我们扛起“重走抗联路”的队旗,更要把抗联精神与旗帜一起扛在肩上、记在心头、落在脚下。

(作者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猜你喜欢

赵尚志杨靖宇鲜血
赵尚志生前唯一照片
用鲜血播种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抗联英雄赵尚志
用鲜血浇铸的战地日记——追记志愿军张子丰的革命烽火岁月
七年蝉
抗日英雄赵尚志为何两次被开除党籍
赵尚志错杀抗联军长祁致中
英雄杨靖宇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