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间经济:世界城市上空的炫彩霓虹

2019-08-26晓睿

中关村 2019年8期
关键词:里昂阿姆斯特丹灯光

晓睿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在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中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消费品牌“夜京城”,其中包括推出“夜京城”地标、升级“夜京城”商圈和培育“夜京城”生活圈。除北京外,上海也提出要建造“地标夜市”,天津也在高调打造“夜津城”,而西安更是对升级打造“大唐不夜城”信心满满。初步统计,中国国内出台夜间经济发展支持政策的城市超过70多个。

夜间经济(night-timeeconomy)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指的是发生在当日18∶00到次日6∶00的以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数据显示,夜间经济已经为伦敦创造了130万个工作岗位,产生了660亿英镑年收入,并且仅伦敦一个城市的夜间经济就贡献了英国全国总税收的6%。无独有偶,悉尼的夜间经济规模达40.5亿美元,5000家企业创造了3.5万个工作岗位。另外,美国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三分之一的收入、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而其中60%以上的休闲活动在夜间。

伦敦的夜间经济主要由酒吧、饭店、音乐厅、剧院等组成,其中遍布大街小巷的酒吧是伦敦夜间经济的主力军。在酒吧,结束一天忙碌的伦敦市民可以畅所欲言,同时结交朋友,那种轻松无拘的氛围吸引着英国人愿意支付更高的附加服务费还换取惬意体验。另外,伦敦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不胜枚举,且近年来都逐渐在夜间向公众开放,每周五延长开放时间到22时。不仅如此,伦敦正在筹建英国首个真正24小时不打烊的博物馆。还值得关注的是,伦敦有效利用了城市中闲置的建筑物和街区并在此空间范围内建立起了各种文化新区和商业改善街区,将其休闲功能和其他用途相结合,交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中心城区之外的其他70多个区域搭建了世界领先的夜间经济文化集群。

为了繁荣夜间经济,伦敦成立了由各种政策专家和行业领袖组成的夜间工作委员会,帮助市长拟定24小时夜间经济发展的目标,并通过与场地经营者、酒吧和餐馆工作人员、夜间消费者、消防队员和夜间通勤者对话的方式听取各方意见,平衡相关群体的利益诉求。作为对夜间经济的有力策应,伦敦将夜车使用量增加了170%,其中11条地铁线路中有5条已实现周末通宵运营,而且伦敦交通局计划到2023年将夜间地铁服务扩展到其他线路上;不仅如此,为了保证夜间消费生活安全,伦敦市政府专门增加300万英镑预算加强治安,其中英国交通警察部门增加100多名警察,巡逻144个站点。

以自由开放的夜生活闻名于世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去年吸引的游客量近2000多万人次,是当地居民的近30倍。除了通过夜间经济导游引客之外,阿姆斯特丹政府坚信,夜间经济可以吸引具有活力和创意的年轻人,增加城市创造力。因此,目前阿姆斯特丹现正在积极推动24小时图书馆、24小时工作空间、24小时便利店建设,最终形成企业自由决定何时开业和关闭、夜间活动者决定夜晚何时结束的24小时服务生态。此外,为缓解市中心夜生活的压力,阿姆斯特丹利用城市近郊闲置的文化空间探索夜间经济新模式,如位于阿姆斯特丹西部A10高速公路旁的一所规模庞大的技术学院,如今改造成为一家洞穴般的可容纳700人的夜店,开业三年来每周7天和夜间时段的活动都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同时有许多国内外高质量的派对在这里举办。

在对夜间经济的引导管理方面,阿姆斯特丹开创性设置的“夜间市长(Night Mayor)职务极具特色。“夜间市长”由公众和专家投票产生,受雇于阿姆斯特丹夜间市长基金会,基金会资金一半来自政府,一半来自夜间营业商家。“夜间市场”的职责是致力于在市政府、企业主和居民之间架起桥梁,建立沟通机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平衡行政管理体系和实际操作中场地经营者和艺术家的需求,确保夜生活和城市生活的其他部分能够共存。

法国里昂也是一座用夜间经济点亮的城市。作为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以其绚丽的城市照明闻名于世,每年12月8日在此举办的为期4天的灯光盛会能够吸引超过400万的游客,投资回报率达到28.6%,极大地带动了当地住宿、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发展。据悉,里昂灯光节是与广州国际灯光节、悉尼世界灯光节并驾齐驱的全球“三大灯光节”之一,主要为庆祝圣母马利亚镀金铜像落成而产生,因此,里昂灯光节也是一个宗教节日。不仅如此,里昂市政府还成功实施了《城市灯光规划》,从政策、技术、艺术等方面为该节日提供支持。

作为发展夜间经济的策略之一,里昂灯光节引入了3D立体照明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城市设计者将光源的变化与城市的历史建筑、重要街道、山脉河流融为一体,把城市特色建筑作为光影作品的核心。同时,实景表演秀和交互式装置的引用将旁观者转化为表演者,让观众带给这些装置生命。另一方面,里昂用地域文脉点亮城市。在传承節日传统的基础上,将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宗教故事、城市理念通过光影技术投射在古建筑上,带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者感受城市的文化底蕴与气息,用城市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核勾勒城市韵动生命的灵魂。

从世界主要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做法来看,至少有四条经验值得借鉴与吸取。首先,基于夜间经济对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激发文化创造和增强城市软实力的多维功用,各个城市在财力投入上格外地慷慨大方,比如北京仅对每个“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的奖励性支持就达500万元,而悉尼市政府过去两年中共计斥资100多万澳元为夜间现场音乐与表演提供奖助金,同时正是在当地政府的财力充分配给下,巴塞罗那夜间机场巴士能够提供免费的wifi、充电设备,市区夜间公交线路能无缝衔接主要景点。

作为发展夜间经济的又一条成功尝试,夜间经济必须瞄准打造高起点与高质量的夜间经济集聚区与人流商圈两大物理载体。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既可以围绕重点街区与商贸聚集区进行延长晚间营业时间、构置与拓展夜间消费新空间以及开发夜晚消费新品的布局,在此基础上形成“夜间经济区”,还可以在老城区、历史街区或者居民较少的独立区域,配置完备的夜间设施,并引入商业性画廊、电影院、酒吧、餐馆等业态,形成较为独立的商业生态,同时可以在河流、湖滨、海滨、运河等旅游地带引入水秀、主题光影秀、声光电大型演出等娱乐项目。通过打造示范街区与试验商区,最终架构出夜间经济集群。

另外,夜间经济须防止千人一面与同质化,而必须以文化元素为导向赋予城市夜间经济的灵魂与内核。从伦敦酒吧文化到里昂宗教文化再到北京皇城文化,夜间经济繁荣的城市无不是受益于特色文化的丰厚支撑。为此,各个城市有必要深度挖掘与凝聚自身的历史文化基因,通过有针对性导入国际化元素,并植入AR/VR、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增强本土文化的渲染与表达,创建出极具城市个性的商业品牌与夜间经济标签。

当然,夜间经济必然产生外部不经济,如食品安全、噪声扰民、灯光污染以及垃圾处理甚至吸毒、色情和斗殴等,对此,世界许多城市采取疏堵结合和以疏为主的问题解决方式,在发动政府监管部门引导治理功能的同时,设立夜间市长、夜间区长以及夜间CEO等职务,以调动行业自律以及民间自治方面的作用与功能。据悉,仅“夜间市长”一职,目前全球就30多个城市推广。

猜你喜欢

里昂阿姆斯特丹灯光
水中灯光秀
今晚的灯光亮了天
魔术师里昂
来一场灯光派对
去阿姆斯特丹看风景
阿姆斯特丹Casa酒店
第六届阿姆斯特丹灯光节
阿姆斯特丹最潮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