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9-08-26汪雪梅
汪雪梅
【摘 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外来文化的入侵,传统文化回归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唤。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为背景,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初中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传统文化;融入;实践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也成为一个社会热点。文化是历史发现和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的见证。所以,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学历来是历史教学的题中之义。那么,在初中歷史教学中,该如何融入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呢?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虽然在历史教学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之前在历史教学中,文化都是教学的点缀,传统文化教学没有被置于重要地位。在新形势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对其文化及过去事情的记载,因而历史的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树立文化育人理念,将传统文化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理念与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所以,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然后将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教学能力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以强化初中历史的文化育人效果。
例如:在学习“辉煌的隋唐文化”这一课时,结合教学目标“了解隋唐诗歌、散文、书法、绘画、石窟艺术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教师在教学前要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搜集许多有关隋唐诗歌、书法艺术的资料和素材,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提高自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然后,在教学中,加强历史教学与语文、美术、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唐诗、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就隋唐绘画、雕塑等艺术的发展特点、成就等展开探讨。
总之,全面提升历史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承担历史学科的文化育人使命,自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积极开展文化研究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有序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铸就学生的文化品质。
二、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深挖传统文化的精髓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去教学。初中历史创造性教学,重点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教材和课程资源来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许多地方都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可以用于历史课堂教学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这也为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参考,有效整合各种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精髓,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以增加历史传统文化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学习“灿烂的宋元文化”这一课时,我们知道,宋文化以宋词为代表,有关宋文化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非常多,并且宋文化在中原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深刻的印记。所以,教师可以以宋词为主题,结合学生耳熟能详一些词句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讲述宋词的文化价值和宋文化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以宋朝生活为背景的影视、文学作品进行文化教学。如,从学生喜爱的电视剧《水浒传》或《知否知否》中选取一些片段或画面,讲述宋代的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称谓礼仪、政治文化等等,深挖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浅出地进行文化教学。
概括来说,适用于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教学的资源和素材非常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积极、合理地整合文化教学资源,将之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去,使之与历史教学内容相辅相成,高度融合,以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文化含量,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教育。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强化文化育人的效果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主体。结合实际来看,初中生的文化知识积累相对薄弱,加上学生缺少文化实践的机会,所以许多初中生对文化的认识非常浅薄。要想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感和责任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手法,颠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文化学习的欲望。这是强化文化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初中历史教学努力的方向。
例如:在学习“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这一课时,本文讲述了魏晋南北朝算术、农业、天文文化取得的成就。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和文化成果中吸取精神营养,提高文化修养和素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魏晋南北朝“承上启下”的内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生动展示秦汉和隋唐农业文化、天文文化的发展情境,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然后,以人们以“祖冲之”之名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的一个小行星命名为例,讲述人们对祖冲之的尊重和他的数学成就,带领大家一起探讨、分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祖冲之为何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
如此这般,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营造直观生动、情景交融的教学氛围,同时借助典型案例和自由讨论来进行文化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和接受文化信息,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和学习能力。
四、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实践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为了培养青少年的文化意识,在政府指导下,社会上举办了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各种传统文化组织和论坛更是遍布全国各地。这些文化实践活动,在民族文化素质提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也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关系,重视实践的教育价值和作用,让学生从日常做起,从小事抓起,开展文化实践,学习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践行诚实守信、求同存异的文化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例如:在学习“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这一课时,由于明清两个朝代距离现代不是很远,许多历史遗址和文化成果都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古典文学或建筑文化为主题,讲述明清文化的特点和取得的成就。然后,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去地方历史文化博物馆或者浏览博物馆、文化经典的官网,了解更多的明清文化知识。或开展明清小说阅读学习活动;或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掘身边的历史文化素材;参加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去社会文化单位参观访问;让学生亲身经历,接受专家学者的指导等等,并就学生的文化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点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存在意义,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文化品格,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创造性地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范菊林.基于史料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之我见[J].试题与研究,2019(05):195
[2]赵欣茹.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J].学周刊,2019(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