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8-26冯定李晨旭
冯定,李晨旭
(1.水城县人民医院设备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3;2.重庆市酉阳县人民医院医学装备科,重庆 409800)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大量先进的医疗设备被医院引进并投入临床使用。医疗设备具有品种多样化、规格型号繁杂化、安全性能高、专业技术强、操作适应性差、维修管理精确化等特征。医疗设备还与机、光、电、计算机软硬件、放射学、信息及材料学等多学科密切联系。因此,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存在诸多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
1 医学器械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部门名称不统一
由于医院对医疗设备管理职能部门的重视不够,导致部门残缺不全,名称各不一致。如医学工程部(科)、设备处(科)、器械处(科)、维修科(组)、装备部、药械科等。直接导致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工作落实困难、维修管理十分被动,不但影响了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还造成了医院的不良影响。
1.2 临床工程师配置严重不足
由于从事临床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层次和水平有限,专业出身和学历参差不齐,维修管理手段落后,适应不了现代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需要。国内临床工程学科虽然经过了30 多年的发展,临床工程师的学历、年龄也日趋合理,学历得到普遍提高,部分大型医院的已经大量引进了博士、硕士,部门学科带头人也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影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部门现已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临床工程师的配置不足问题依然是同行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1.3 维修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医疗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最主要的、延续时间最长的环节。当前,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度还是存在不明确、不规范、不统一,缺乏可执行性和追溯性。由于没有可执行的维修管理制度,多数医院尚未开展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质量控制工作。某些医院还存在未按国家标准和法律规定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医学计量检测和放射防护状态的监测等,导致部分医疗设备“带病”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安全隐患。
1.4 与使用科室的关系不协调
由于医院对设备管理部门不重视等多方原因。在设备使用科室强势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将不能履行医疗设备的管理职责,仅是医疗设备的中转部门,对医疗设备采购和维修管理基本依照使用科室的意见执行。但在某些设备管理部门处于强势的医院,其医疗设备的采购和维修管理基本按照自我部门意见执行,忽视了使用科室的需求和感受。导致了部分医疗设备“带病”工作,不能保证医用数据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医疗安全,极大影响了医疗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2 医学器械维修管理对策
2.1 装备管理部门的建立和完善
目前,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很不稳定。各医院的设备管理部门在历次医院改革中都处在动荡的前沿,起伏不定,常出现“撤销再成立,合并再分开”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医疗设备在医疗技术中的作用,防止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和杜绝医疗设备不良事件,将设备管理部门与医务部、护理部归为一体,合成现代化医院的“医、护、技”三大支柱。明确设备管理部门的地位和工作职责。
2.2 加强临床工程师队伍的培养
国内临床工程师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专业技术人员偏少,知识老化,跟不上现代化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是临床工程师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具备广泛的理论知识和维修技能,这是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本保障。鉴于此,医院必须高度重视,充分抓好临床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的补充和再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建立临床工程师专业技术培训档案,着实做好和完善临床工程师的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工作。实践探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式,加强临床工程师队伍的培养,注重临床工程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临床工程师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完善临床工程师的晋升和待遇
临床工程师本该属于“医技”专业技术工作者,但多数医院的临床工程师录属于行政后勤管理,职称晋升和薪资待遇普遍低于一线医务人员甚至行政工作人员,工作业绩得不到认可,也不能享受医务人员的职称待遇,使得临床工程师缺乏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医院应大力支持临床工程师的工作,关心他们的职称晋升和薪资待遇的需求。
建议有关部门将临床医学工程技术考试纳入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考试,各省应积极开展临床医学工程技术考试,为临床工程师的职称晋升提供保障;建议将临床工程师薪资待遇纳入所在医院医技科室人员的平均奖,保障临床工程师的薪资待遇。
2.4 健全医疗设备管理机制
医院应健全设备管理部门,规范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定期修订和补充可执行的管理制度。设备管理部门应切实提高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认识,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管理,临床工程师把维修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认真组织开展医学计量和安全管理。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还涉及医疗设备的计量监测与维修、一般维修与维修管理,努力做到“检”、“修”紧密结合及“管”、“修”紧密结合。设备管理部门切实做好医疗设备的招标采购、安装调式、验收、维修保养、医学计量、质量控制、效益核算、淘汰、报废等全过程的信息追踪和规范化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2.5 正确处理与使用科室的关系
现代化医院的“高、精、尖”医疗设备越来越多,如何管理好这些设备就显得至关重要。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应相互沟通、相互信任,一起管理和使用好设备。对于临床科室提出的维修申请,积极响应,提出可执行的维修方案,在第一时间修复,急临床之所急。当问题出现时,不要先想着追责任,无论是设备管理部门还是使用科室,都应先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医务人员在设备管理方面是弱项,设备管理者不懂临床。因此,尊重双方、合作共赢,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方能达到医疗设备管理的目的。
2.6 加强医疗设备的使用
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不但取决于医疗设备的质量,还与医疗环境、医务人员的技术和医德紧密联系。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前,应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保养制度,每台医疗设备必须坚持填写使用记录并严加保管。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坚持“专管专用,协作共用”为原则,大型医疗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医院应尽可能的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和使用评价机制,努力开发装备的使用功能,扩大使用范围,提高经济价值和临床价值。
2.7 加强并探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应跟进时代的步伐,以预防性维修为主。所谓预防性维修,是从预防的观点出发,在医疗设备无故障的情况下进行预防性的维护与修理。医院加大维修队伍的建设,集中维修力量,重点放在预防性维护保养上。通过预防性维修,拟定维修配件的购置计划,对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提出安全使用见解。
在维修过程中,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成本核算和支付临床工程师维修技术服务费的探索,从而提高临床工程师自我价值和在医疗机构中的地位。不仅能提高临床工程师的工作热情,更能保证医疗设备的开机率、减少维修时间、降低维修频率、提高使用频率,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
3 结语
医疗设备是现代化医院的主要体现,也是医疗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必备基础。保持医疗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利用率,降低故障,延长使用寿命,是医院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技术水平,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