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州市大豆生产现状及存在困难和建议

2019-08-26宋其龙朱建忠梁明清魏新琦易游人王锐霖刘运军曾劲松

中国种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总产泸州市单产

赵 耀 宋其龙 朱建忠 梁明清 魏新琦 易游人 王锐霖 刘运军 曾劲松

(1 四川省泸州市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泸州646000;2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农业农村局,泸州646000)

大豆(Glycine max (Linn.)Merr.)为双子叶植物,起源于中国,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5000 年栽培历史,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豆及其制品的追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对大豆及其制品数量需求的刚性增长明显。根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18 年我国进口大豆8803 万t,进口大豆总金额为2501.5 亿元,继续高居我国进口农产品总金额的第1 位,说明我国对大豆需求量比较大。

1 泸州市大豆种植基本情况

1.1 自然条件泸州市位于四川南部,长江上游,地处云、贵、川、渝4 省(直辖市)结合部,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季湿热,雨量充沛,雨热同季[2]。全市年平均气温17.6~18.1℃,≥10℃的有效积温5531~5789℃,年日照时数1086~1184h,年降雨量786~1179mm,无霜期302~357d。土壤以紫色母岩风化发育为主,土质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种植优质大豆较适宜的区域。

1.2 近3 年大豆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根据四川省农业年鉴统计数据,2016 年泸州市大豆种植面积为15421hm2,总产35052 t,单产2273 kg/ hm2;2017年泸州市大豆种植面积为16081 hm2,总产36664 t,单产2280 kg/ hm2;2018 年泸州市大豆种植面积为16298 hm2,总产37725 t,单产2315 kg/ hm2。总的来说,在全市范围内,与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相比,大豆的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都比较低(表1)。

表1 泸州市2016-2018 年大豆种植情况

1.3 栽培模式和品种泸州市大豆主要与玉米、高粱等大春作物套种,净作少。分散种植且品种单一,主要以冬豆、本地绿蓝子、黄豆为主,近年只引进贡秋豆5 号进行推广种植。

2 大豆生产面临的困难

2.1 农用地面积有限,地块肥力不足2019 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9.4960 万hm2,其中旱地复种面积约26 万hm2,主要用于玉米、红苕和高粱生产,用于缓解大豆农业用地紧张的情况。全市主要利用田坎、田边地角进行分散种植,集中成片少,种植地块肥力不足,先天条件差,且中低产田土比例过大,影响产量。

2.2 栽培模式和品种单一,产量低泸州市大豆主要与玉米、高粱等大春作物套种,净作少。品种单一,主要种植的大豆品种大部分是本地品种,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产量低。

2.3 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就泸州而言,2018 年大豆收购价格5~6 元/kg,每hm2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约为2310kg;本地高粱的收购价格在6 元/kg 左右,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约为5333 kg,高粱的收益是大豆收益的2.3~2.7倍。农户种植比较收益低,不能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2.4 大豆产业化附加值程度低泸州市所种植的大豆基本上是自己食用,虽说部分黄豆被用于酱油厂酿造酱油,但大多数酱油厂每年对大豆的需求量基本就在2~3 t,且都是从外地购买的东北大豆,东北大豆批发价为4.3 元/kg,远低于本地优质大豆的收购价。因此,泸州本地大豆产业附加值低,农户更不愿意种植。

3 泸州市大豆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实施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扶持战略,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大豆发展保护基金,目前中央财政资金给予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等,建议设立大豆种植补贴,按照多种多得原则给予补贴。

3.2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市、区县政府把大豆产业基地建设任务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实行领导负责制,资金来源由区县财政拨一点、受益企业出一点等办法解决。强化项目检查验收、项目绩效考评等检查工作制度,使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有章可循、规范运行,全力推动大豆产业的良性发展。对在大豆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由市政府或区县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3.3 提高种植科技水平由于耕地资源紧张,只能依靠科技挖掘增产能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和农民种植效益。一是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打造集中成片大豆种植基地,推广丰产栽培技术,加强专业机械设备研发,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和产量。二是加大科研育种,选育一批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品种,在提高品质的同时提高单产水平。制定无公害、绿色、有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和有机大豆标准,满足生产发展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优质、高端豆制品的需要。三是根据本地特点,围绕避灾高产,改革耕作制度,种植重点推广“麦—玉—豆”(小麦/玉米/大豆)、“芋—粱//豆”(冬洋芋—杂交高粱(常规高粱)//大豆)、“菜—粱—菜”(蔬菜—杂交高粱(常规高粱)//大豆—蔬菜)、“油—粱—苕”(油菜/杂交高粱(常规高粱)/大豆或红苕)等种植模式。

3.4 大力开发大豆深加工产业据调查,大豆精深化加工程度、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及主要产品的生产集中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农产品,世界上以大豆为原料加工制作或精炼提取的大豆制品已达1.2 万种[3]。应加快建立完善上中下游整合的生产体系,积极发展大豆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豆油、豆奶、酱油和豆酱等一般豆制食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大豆精深加工,既要大力增加大中型加工企业数量,还应重视引导本地人创办各类小微企业,生产各类小而精的大众消费品,走不断发展壮大的道路。

猜你喜欢

总产泸州市单产
泸州市人民医院
山西夏收全面完成 总产单产好于常年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2021年山西省夏粮总产24.34亿千克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