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爱去菜场买菜
2019-08-26吕若琦
文 / 吕若琦
“我今年55 岁,穿针引线都不行,她100 岁却转眼能把细线穿进针眼里,真的比我强!”在人群里,张阿姨对满头银发的沈奶奶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坐在门前木凳上的沈奶奶面容慈祥,精神抖擞。尽管她听不清大家在说什么,但从大家的开怀大笑里,她读到了快乐,满脸的皱纹顿时舒展开来,也乐开了花。沈奶奶叫沈阿刘,1919 年出生,今年刚好100 岁。
每天都去菜场买菜
沈奶奶家住浙江海宁市海洲街道西郊社区。7 月6 日上午,笔者到她家里采访。
“奶奶,你多大年纪了?”“啊?啊?”面对笔者提问,她探着身子,有些着急。其他人边比划边在她耳边大声传话,她才用一口海宁话响亮地回答:“我100 岁啦!”脸上满是自豪。
老人的二儿子吴雪荣的脸上也满是自豪:“我妈妈除了耳背,其他都蛮好,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穿针引线不在话下,还天天独自去附近的农贸市场买小菜呢。”
吴雪荣从屋里拿来一根细线和一根绣花针,沈奶奶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她从儿子手里接过针线,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搓了搓线头,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绣花针,只用数秒漂亮完成穿针引线,赢来一片喝彩声。
笔者到沈奶奶家里时,她已买好了菜,但为了演示平时如何买菜,她又站起身来,拄着拐杖,向附近的一个农贸市场走去。
这个农贸市场距沈奶奶家不远,沈奶奶的步子迈得很慢,但非常稳。走了将近10分钟来到菜场,沈奶奶非常熟练地挑了十多个皮蛋。“老人天天来买菜,这里卖菜的对她很熟悉,知道她已100 岁了!”卖菜大姐告诉笔者,虽然老人听力不好,但天天买菜,对菜的价格都蛮熟,“买菜蛮舍得,大家也不会欺诈她的。”
渔家女儿勤劳朴素
百岁高龄的沈奶奶,身子骨为啥这么好?这得从她的过去说起。
1919 年,沈奶奶出生于海宁袁花的一个渔民家庭,从小和父母、姐姐生活在一条小船上,全家人靠划船捕鱼为生,那时的家就是一条小船,船划到哪里,家就安在哪里。
沈奶奶从小勤劳,船划得好,鱼打得多,还有一手织渔网的好技艺。16 岁那年,她嫁给比她大2 岁的吴连法,吴连法同样出生于渔民家庭。
“渔家人结婚没有花轿,也没有什么嫁妆,7 条小船并拢,一字排开,每条船上摆一桌酒,烧七八个菜,自家人聚聚,新娘从一条船走上另一条船,就算成了亲。”沈奶奶回忆。
过去条件艰苦,吴家也挺贫寒,但沈奶奶和老公都很勤劳,互帮互助,非常恩爱,小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天蒙蒙亮,两人就起床了,捕鱼上街卖。到了晚上,沈奶奶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织渔网。“我老公62 岁那年,患上血吴森林和老母亲。“我妈妈生活很有规律,基本上每天七八点起床。”吴森林说,一直以来,老母亲起床都是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漱,然后去菜场买菜,“她特别爱吃鱼,每次买小菜,都会买鱼回来。”
在家烧菜主要靠吴森林。“我烧的都是家常菜,我妈妈吃饭从不讲究,而且胃口蛮好,平时都要吃一大碗饭。她从不吃补品,但喜欢大鱼大肉。”吴森林说,母亲每天吃过中饭都要午休两个多小吸虫病,早早地走了。”沈奶奶有些遗憾,
与人为善喜欢吃鱼
如今,沈奶奶儿孙满堂,全家加起来有39 人,最小的玄孙已有3 岁,她平时主要还是和大儿子吴森林夫妇生活在一起。
吴森林的妻子平时在敬老院上班照顾其他老人,家里就剩下时,“下午在院子里独自坐坐,吃过晚饭不看电视,七八点就上床睡觉了。”在吴森林看来,老人的健康长寿应该和规律生活与睡眠充足有关。
“过去条件差,我们村的渔民基本上都没读过书,都不识字,但都与人为善,相处得非常好,特别是沈奶奶,年轻的时候就非常热心,乐于助人,从没见她和人吵过架。”一位八十多岁的邻居认为,沈奶奶健康长寿还在于脾气好,与人为善。
其实,沈奶奶虽然平时身体蛮好,但开过两次刀。“一次是胆结石,一次是肚子里长了蛮大的良性肿瘤,开刀期间,晚辈们都忙前忙后贴心照料,老人恢复得很快。老人的健康长寿,的确也离不开孩子们的孝顺。”西郊社区居委会的一名干部说。
沈奶奶虽然经常摔跤,但次次摔跤都无大碍,所以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妈开玩笑说:“我们常说她是摔不死的老奶奶。”
西郊社区居委会文化管理员李炎萍向笔者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该社区目前共有475 人,其中90 岁 以 上4 人,80 岁 以 上8 人,60 岁以上176 人,“这里的老人身体都蛮好,经常参加各种活动,今年端午节期间,沈奶奶还参加了我们社区举办的手工织渔网比赛,而且表现不错。”
有人认为,这里的居民原来都是渔民,一直都有吃鱼的习惯,而且与世无争,可能是他们健康长寿的原因。从小生活在西郊社区的李炎萍笑言,她不知道吃鱼到底是否真的有助于健康长寿,“但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喜欢吃鱼倒是真的,一年到头,各种各样的鱼,各种各样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