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好”父亲
2019-08-26罗海燕
□ 文·图 / 罗海燕
谈到家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的父亲——李国蔡。
我的父亲,是出生于滇红之乡——临沧市凤庆县的彝族,个不高、有点黑,勤劳、节俭、少言、爱看书、善于思考。他曾经是一名基层公务员,现在是一名退休在家喜欢养花种草的小老头。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是我成长的引路人。
说起父亲,我觉得他有“五好”——好战士、好公仆、好儿子、好亲戚、好父亲。
父亲是一名好战士。父亲年轻时曾到贵州安顺当兵,他很少讲述当兵时的经历,只说自己从此以后特别能吃苦。但碰上父亲与战友三五人的聚会,我总能收获不少“情报”。聚会上,父亲和战友们喝酒、聊天、忆当年,每每谈及父亲,他的战友们都竖起大拇指,说父亲有三个特点:一是认真古板,二是舍身忘我,三是潇洒神勇,是一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双过硬”的好战士。
父亲是一名好公仆。父亲从部队转业地方,成了一名公务员。多年来,他一直默默无闻、心甘情愿地履行职责、服务机关、服务群众。一辈子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以责任心和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忠实诺言。
我和姐姐分配工作时,别人几次提醒父亲可利用公务员的身份走动走动,但父亲坚决不同意,他说:“公务员就是公家的人,公家的人就得没私心,只能有公心。”结果姐姐成为了糖厂工人,我成了支边教师,都经历了些波折。我曾心有埋怨,父亲知道后对我说:“靠关系找工作,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你们自然会有自己的福气。”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负得起责任、挑得起使命,我觉得这几个词说的正是我父亲。
父亲是一个好儿子。父亲是个大孝子,他对祖父母的孝顺在我们老家是出了名的。祖父曾对我说过,父亲领到第一笔工资就给他买了瓶酒,“他知道我喜欢喝酒,特意买了瓶好酒给我”。祖父高兴,提着酒逢人就说,炫耀了好几天。
我幼年时,家里有个“秘语”——父亲一说“去车站”,我们就知道他要回老家看望祖父母。父亲去得频繁,几乎是一有时间就去。当时我觉得看望父母是天经地义之事,但等我长大后才慢慢明白,要处理好工作、小家庭的同时还要兼顾远在老家的父母,能常回家去看看,是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父亲却十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我参加工作后不久,祖父因为高血压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干脆把祖父接到县城的家里亲自照料。在父亲的精心看护下,祖父竟得以痊愈,还行动自如地在农村老家生活了一年多。我想,天下孝子,父亲算是一个吧。
父亲是一位好亲戚。从我小时候开始,我家就是老家人在县城的“办事处”。三叔、二舅、七大姑八大姨,路过、看病、走亲戚,老家的亲戚们总是频繁地出入我家,车水马龙一般,有些亲戚我只见过一面,连名字都叫不上。小时候,我们家并不富裕,但只要有亲戚来,我家就能改善伙食。我当时年少,冲着好吃好玩,总盼着亲戚们来,但要为全家盘算的母亲不同,她常因亲戚来往过密、支出过多而感到为难。每每这时,父亲就劝慰母亲:“我是从老家出来的,老家就是我的根,再困难我们也不能忘了根,不能断了根啊。”
父亲是一位好父亲。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年关时节或是有空时,他便会舞文弄墨,乍一看还真有点书法大家的样子。也因父亲好书法,在部队、单位或邻里之间,父亲都被看作是文化人。
父亲喜欢写“仁义礼智信”,我老家的厅堂上也悬挂着这五个大字。记得小时候,逢过年节,父亲就会让我们围坐在一起,听他讲“仁义礼智信”。父亲总说,人生在世,对亲戚朋友要有宽厚兼爱之“仁”;对妻子同事要存朋友往来之“义”;在家庭内部要树规则约束之“礼”;行为处事要有明晰是非之“智”;待人接物要含轻利重诺之“信”。
我当时年少,听得似懂非懂,只是有个直观的感觉——这五个字很重要。如今,身为母亲的我,时不时也会给孩子讲“仁义礼智信”的典籍和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越来越理解父亲为何当时要花那么多的心思和时间,给我们讲解这五个字——它们是人生在世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最重要的“根本”。
父亲还有一句六字名言:“少说话、多做事”。父亲解释,“少说话”指的是不要讲大话、空话,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讲,做不好的事情不要夸。“多做事”是指要扎实、勤奋做事,用最终的结果来证明自己。
父亲一生都在践行“少说话、多做事”,我也深受父亲影响,在成为人民教师后,总是行先于言,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工作,以自身行为影响我的学生。我工作15年来,这种方法让我取得了一次次成绩,也获得了一批批学生的喜爱。
我的“五好”父亲很平凡。他或许和你的父亲、他的父亲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普普通通的父亲。但在我看来,父亲的这“五好”其实很难得。一个人,能在战友圈、同事圈、亲戚圈、大家庭、小家庭都获得认可,是需要有高于常人的努力、付出与自我要求的,且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我想,现在的我还需要继续向父亲学习,我很希望等我退休后,成为一个老太太时,也能如父亲一般,成为一个“五好”之人。
云南各地家教家风谚语
缺少丝弦的月琴不响亮,缺少和睦的家庭不幸福。——彝族·玉溪市
祖先的古语值千金,父母的教导是良药。——哈尼族·红河州
家族不消失,亲戚不会断。——傣族·西双版纳州
不敬父母遭雷击,不敬师父法不灵。——瑶族·文山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