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2019-08-24韦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基层组织建设

韦祎

[摘要]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对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骨干力量,应当发挥其自身优势,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发展,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尽责。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基层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2[文献标识码]A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骨干力量,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村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契机。这是中央第十五个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新时期“三农”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和巩固基层组织建设。

1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组织建设中面临的现实性

问题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新的活力,将发挥其特殊作用。农村工作环境复杂,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中面临着许多现实性问题都亟待解决。

1.1    工作難融入

大学生村官刚出校园,缺乏工作经验,做事理想化。大学生村官在招录过程中未明确专业限制,会出现专业不对口的情况,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对农村工作、农村政策了解甚少,各方面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大学生村官生活在城区,对农村的环境很陌生。当他们真正进入农村基层工作时才发现真实情况跟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会产生一段时期的迷茫和困惑,影响工作的开展。

1.2    生活保障低

大学生村官都是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录的,很多人放弃了大城市的发展扎根农村,如何在薪资待遇上留住这群年轻人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各地区是不统一的,在江苏苏南苏北悬殊过大,甚至苏北一个市在不同的县区之间工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大学生村官的物质生活保障机制无法得到满足,村官辛辛苦苦干事,最后却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存在不少大学生村官在岗位上积劳成病的情况,由于“身份”的尴尬,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

1.3    重视程度弱

个别地方组织、人事部门未将大学生村官群体作为培养对象,认为大学生村官是“临时工”,哪里需要哪里抽,将村官充当“万金油”、“消防队员”的角色,村官的地位未受到重视。在江苏省部分县区走访过程中发现,在不少临时成立的部门都有大学生村官的身影,例如:2016年底江苏省开展的“263”专项行动,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等临时组建部门。大学生村官留用情况突出,在苏北任职的村官大多被长期截留至乡镇、街道工作,未能真正扎根村两委,不能有效地参与农村工作的开展。

2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根据《2016~2017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可以看出,各级组织都在培养基层骨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工作,不断优化大学生村官政策,改善基层组织的环境氛围,推动基层组织的建设。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制度是从2007年开始试点实施的,2008年大学生村官制度开始从全国进行推广。公开招聘优秀大学生到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担任村干部,推动了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进程,加快了“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建成。大学生村官作为新鲜血液,对农村振兴计划起到支柱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部分农村干部的短缺,扩大村干部队伍,充实基层干部队伍,为其他干部分忧解难,同时使得农村干部队伍更加年轻化。

2.1    优化农村干部梯次配备

大学生村官群体在岗人数,出现了大幅人员流动情况,少数民族人数比例在增加,2015年底占比为14.1%,2016年底占比增幅达到2.5%;男女比例依然处于失衡状态,2015年底男女比例差距为15.8%,2016年底男女比例差距为16.4%,增加了0.6%。大学生村官的学历层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博士、硕士、本科学历的人数都在上升,2016年底比2015年底分别增长了0.084%、1.393%、2.359%,专科人数在明显下降,2016年底比2015年底降低了3.835%,减少了近13000人,这说明大学生村官群体的整体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人员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更有利于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大学生村官作为新鲜血液,是乡村振兴计划中的中坚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部分村居人手不足的情况,不断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大学生村官有想法、敢创新、有闯劲,能够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

2.2    改善村风净化民风

大学生村官群体总体素质都很高,能够起到改善村风净化民风的作用。在农村不少大学生村官起到模范作用,主动承担起乡村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带头创建美丽新农村。我干过两年的大学生村官,在我曾经任职过的大刘村,在大学生村官和基层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被评为“省文明村”。现如今,村居变得文明和谐了,到处都是讲文明、树新风的标语,垃圾桶变得多起来,地面变得干净起来。移风易俗不是一阵风,而是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深深地烙印在村民脑海里,从不自觉变成自觉,从不愿意变成主动维护,破除农村生活的陋习,改善农村的精神风貌,提供各种娱乐活动,丰富基层的精神生活。

2.3    带领集体发展致富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少地方都涌现出一批带领村集体发展致富的村官带头人。如: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之一的秦玥飞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他婉拒高薪工作,毅然回到湖南衡山贺家山村任村主任助理一职。在他担任大学生村官期间,不断改善村居环境,募集资金打通道路,构建基础设施,为当地老百姓谋福祉,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和拥护。根据2017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发布的《2016~2017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17年全国已有8313名大学生村官创业。在全国有不少大学生村官根据当地特色,制定出很多符合当地村情的发展方案,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发展新型农业,带领村民致富。

3    大学生村官在新时代下的变化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出台是中央基于特殊历史时期,针对现实需要所制定的长远规划。一是出于宏观角度,中国农村的乡土复杂性使得农村治理主要依靠宗族制、家族制治理,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进程。二是出于现实原因,村级领导综合素质整体不高,导致基层治理危机频发。三是出于社会形势,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影响,城乡差距越来越大,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精英流失造成农村工作缺乏人才支撑。四是出于就业形势,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数据呈现负差,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已经圆满走过了十年,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村官不再招录,创刊8年的《大学生村官报》将在2019年元月正式更名为《乡村干部报》。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十年进行一个回顾和总结,对仍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应该如何继续在基层工作上更好地开展工作,离岗的大学生村官该如何在其他岗位上继续发扬大学生村官精神,大学生村官停招后该如何进一步推动地区的乡村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3.1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十年落幕”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中央在2008年4月10日印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明确明晰了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开启了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大门。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制度是从2007年开始试点试行的,2008年从全国全面推广,江苏作为大学生村官的试验田收到的成效是显著的。2018年江蘇省不再从应届毕业大学生中招录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给大学生村官制度画上了句号。根据笔者调查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制度曾经历了三次探索,自2007年招录以来人数不断增加,截止2018年停招总量规模已超过20000人。在2010年,大学生村官总人数就已超过10000人,短短两三年增长迅速,现实中呈现量大不优的情况,很多大学生村官并未真正在基层发挥作用。因而2011年江苏省委组织部目标更加明确,开始实施“985”高校村官工程,在人际流动上拓宽了渠道,引进高质量、高需求人才来填补基层的专业性空白。2013、2014两年“985”高校村官人数占“985”村官总人数的2/3。2015年更加拓宽了村官的招录渠道,更好的吸收社会人才,开始从应届招考选调生分流,大学生村官的招录分化出两种形式,第一种为直接报考大学生村官,第二种为报考选调生兼报大学生村官。2017年“985”高校村官更名为驻村实习村官,从名称的变化就能感受到组织上对大学生村官的定位更加清晰,更加偏重于社会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真正让村官沉下去,扎根在基层。

3.2    “定制村官”新模式探索

“定制村官”模式新探索。江苏省2017年开始实施“定制村官”培育工程,即定向委培大学生村官。定制村官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承接了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接力棒,是大学生村官制度的一种延续。“定制村官”是高考学生进行填报的,有专门的学校进行培养,毕业后分配至户籍所在地工作。根据需要来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人才,更符合基层的需求。“定制村官”的培育工程培养了一批专业型人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精准扶贫,对关键领域精准发力,解决了农村人才短缺的现状,为农村提供了人才储备。“定制村官”在学费补助、就业政策等方面享受了许多优厚的政策,解决了他们的担忧,给定制村官吃下了定心丸。在大学就开始学习与农业相关专业知识,打牢基础,并且这部分大学生本来就出自农村,不会对农业农村现状太过陌生,更有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其自身优势,更好地推进基层组织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佟瑛.村域转型视域下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1).

[2] 赵毅,陈丕.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若干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03).

[3] 韩世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举办[J].中国扶贫,2013(11).

[4] 孙亚芳.农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考量与路径选择[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2).

猜你喜欢

大学生村官基层组织建设
寒露
发挥好参政党基层组织的履职作用
如何理解党的基层组织任期“新规”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党的基层组织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大学生村官在江苏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发展农村经济的创新举措调查与研究
地勘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