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益思想的研究所人才结构探讨

2019-08-24朱国伟许云志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精益

朱国伟 许云志

摘要:针对军工研究所在人才资源方面重科研轻技能、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本文从精益思想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对研究所人才结构建设这一课题进行了概述,为了减少人才浪费,提出精准引进人才、科学培养人才和优化人才激励措施,实现人才和企业共同成长,适应武器装备常态化竞争和军民融合市场冲击,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精益;人才结构;高质量发展

随着武器装备竞争化采购和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研究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受到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在企业集中的地方,如北京、西安、成都等高度发达的城市,人才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技能员工在研究所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晋升渠道窄,存在一定的职业“天花板”现象。这种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使技能型人才的流失趋势逐渐增加。研究所如不能有效优化人才结构及其激励机制,容易出现人才浪费和技术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一、人才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一)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对于装备制造,需要设计师、工艺师、质量师、指挥师及其他保障人员协同开发,按照短板理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总体产品质量。因此创造一个公平、合理、有序竞争的平台,促进研究所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优势,实现产学研协同新局面,为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降低人员异动损失

研究所的生存和发展依靠适当的人力资源才能完成,人才在一定时期内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关键岗位人员的异动,尤其是空出的位置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合适的人来填补企业的正常运行,或者影响其他人才的优势发挥,造成人才浪费,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化解人才危机,减少异常的人才流失带来的人力成本和人才断层造成的影响,是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必要的生存策略。

(三)促进员工和企业双赢

强调“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容,合理的人才结构,有利于具有潜质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方面,员工能够发挥自己特长,在市场竞争中个人地位和价值得到认可和提高;另一方面,个人能力能够很好地满足岗位需求,成功保障企业整体规划落地,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形成良性发展的双赢局面。

二、现状调查

X研究所属于集研发和制造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整体人员队伍较年轻,2018年承担各类项目36项,33名员工中管理人员3人,科研人员23 人,技能人员7人。

2018年人员学历结构(见图1)中,博士学历以上占总人数的43%,硕士占总人数的24%,本科及以下的占33%;岗位结构见图2,管理岗位人数9%,科研岗位人数70%,人均承担1.57个项目;技能岗位人数21%,人均承担5.14个项目。

近两年人才流动变化如图3所示,2019年新增博士3名,同比增加20%;新增硕士1名,同比增加12.5%;退休本科(研究员)1名,辞职专科1名,同比减少20%。

岗位变化情况见表4,2019年管理岗保持3名不变,科研岗净增3名,同比增加13%;技能岗减少1名,同比减少14.28%。

三、存在问题

(一)技能人才超负荷运行

2018年度人才岗位分配情况来看,X研究所科研岗人均承担1.57个项目,分配较合理;技能岗位工作性质以体力为主,人均承担5.14个项目,任务较重,而且,2019年技能人才进一步流失,导致一线技能人员工作量更加繁重。技能人才超负荷运行,一方面容易造成劳积损伤,不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对产品按质保量完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2017-2019年人员流动情况来看,硕士及以上高学历科研人才不断增加,本科及以下低学历技能人才不断减少,反映出X研究所重科研轻技能的现象,技能人才收入低、无保障,职业晋升渠道不明朗,工作积极性不高,很容易导致人才流失。

(三)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

目前,X研究所人才存在两方面不均衡,第一,科研岗人员之间承担项目不均衡,部分人员无项目,部分人员为3-4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这就造成部分科研人才效能未有效发挥。第二,任务性质和个人特长不匹配,导致高学历科研人才未最大化发挥作用。随着技能人才的进一步流失,高学历科研人才需要辅助完成技能岗位工作内容,不能全身心投入科研,产生了严重的人才浪费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科研和技能人才的发展。

四、对策

技能人才的缺乏,人才效能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X研究所的重要短板。产品质量和现场安全急需技能人才进行保障。为此需要我们摒弃一切偏见,制定工匠与科学家同等对待的政策,打破常规,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

(一)“订单式”引进人才

人才引进是优化人才结构的起点,X研究所应以学科专业为基础,技术岗位为核心,对急需职位进行一对一的精准招聘,科学平衡好各类人才的引进数量和比例,并合理使用,科学构建人才梯度建设布局,在源头上优化人才结构,实现均衡式发展。

(二)科学培养人才

人才的优势,如不能很好地利用、栽培,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人的价值的重要性在合理使用人才,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科研攻关项目为平台,通过合理分配科研人员和技能人员工作任务,通过给各类人才压担子,搭梯子、腾位子,实现优秀人才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

(三)优化人才激励政策

加强人才的环境建设,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氛围,以工作业绩为主方向,量化考核目标,使员工明确岗位目标、考核方式和考核结果与员工职位升迁、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建立向核心职位、高素质职员倾斜的待遇分配体系;创造岗位晋升、能级晋升通道,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形成优胜劣汰、能上能下,可出可进的竞争体系优胜劣汰机制。

参考文献:

[1]罗芳.国企技能人才流失及解决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2]朱衛东.全国人大代表杨杰:打破技术工匠的职业“天花板”[N].安徽经济报,2018.

[3]林剑.重使用轻培养加剧了技能型人才短缺[J].广西教育,2008.

[4]张晓娟.Y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4.

[5]杨绪钊,孙东宁,胡丽国,李国强.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实现员工企业双赢[J].航天工业管理,2019.

作者简介:

朱国伟(1987-  ),男,汉族,陕西西安市人,工学硕士,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现从事精益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精益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精益管理模式下的耐火材料质量管理新思考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创业从精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