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YNQ的毫米波雷达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2019-08-23陈广和周志权赵宜楠赵占锋
陈广和 周志权 赵宜楠 赵占锋
摘 要: 随着毫米波射频传感器在工艺上的突破,毫米波雷达在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实现毫米波雷达的高速数据采集,提出一种基于ZYNQ的毫米波雷达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面向AWR1243毫米波雷达,基于ZYNQ构建,利用PL和PS软硬件协同工作的灵活性实现雷达自主可控、雷达2.4 Gb/s高速CSI2数据解析以及千兆以太网数据上传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千兆以太网数据上传速率高达350 Mb/s,丢帧率为零,并且能满足实时性要求。有效解决了已有采集系统成本高、体积大、功能单一、实时性差等问题,为自动驾驶、无人机避障、手势识别等应用提供了一套低成本、小体积、易操作的数据采集系统。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高速数据采集; 数据解析; 数据上传; 雷达自主控制; 自动驾驶
中图分类号: TN95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9)16?0026?04
0 引 言
随着世界各国的汽车安全标准、汽车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驾驶安全需求不断增长,具备主动安全技术的ADAS系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核心零部件的毫米波雷达市场需求也进入了快速上升通道[1?2]。2017年5月16日,德州仪器(TI)全球同步发布了AWR和IWR两个系列毫米波雷达传感器,面向汽车领域和工业领域[3]。其中,AWR1243主要应用于自适应巡航控制、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目前,由于新一代毫米波雷达出现时间较短、技术复杂、雷达速率高等因素,毫米波雷达数据采集卡主要从国外进口。市场上的数据采集卡存在成本高、体积大、不能实时传输、功能单一等问题。此外,由于各方面因素,部分型号采集卡对国内处于禁售状态。与其他传感器相比,毫米波雷达具备高精度、抗干扰、全天候工作等特性,在自动驾驶、无人机避障、手势识别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毫米波雷达数据采集需求日益增加[4]。
目前,毫米波雷达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基于FPGA架构,系统复杂、灵活性差、开发维护困难[5?6]。市场上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基于以下两种设计方案:方案一采用FPGA接收雷达LVDS数据,缓存在DDR中,通过SPI接口上传缓存数据;方案二采用FPGA接收雷达LVDS数据,通过UDP协议上传雷达数据。一方面,方案一采集时间受限于缓存空间大小,数据传输速率低,不能实时传输;方案二虽然可以实时传输雷达数据,但是FPGA实现网络协议较为复杂,开发维护困难,且UDP协议传输不可靠,容易出现丢帧问题。另一方面,TI毫米波雷达支持相机串行接口(Camera Serial Interface?2,CSI2)数据输出格式,在高速数据传输方面,CSI2相比LVDS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相比于FPGA+ARM,FPGA+DSP的复杂架构,Xilinx推出的ZYNQ?7000系列全可编程片上系統(System?on?Chip,SoC)采用先进的双核异构架构,集成FPGA和ARM,为整个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可扩展性[7]。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利用ZYNQ软硬件协同工作的特性,提出了基于ZYNQ的高速数据采集方案。该系统采用TC358748XBG芯片将CSI2数据转换成RGB888视频流接到FPGA端,通过视频直接内存存取(Video Direct Memory Access,VDMA)技术将数据搬运到ARM,缓存到DDR3中,通过千兆以太网和TCP协议将雷达数据上传到PC,满足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8]。
1 系统总体设计
毫米波雷达采用四通道CSI2接口对外输出高速数据,CSI2时钟频率高达600 MHz,因此高速数据波特率高达2.4 Gb/s。雷达数据输出的平均速率由雷达参数决定,由于雷达不是满占空比工作,存在大量空余时间间隙,在320 Mb/s的平均输出速率下可满足绝大部分雷达参数设计要求。根据功能和原理,将系统分为5个模块:雷达参数控制模块、CSI2数据解析模块、VDMA数据搬运模块、DDR3数据缓存模块、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模块。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处理系统(Processing System,PS)通过SPI接口发送控制指令配置AWR1243毫米波雷达参数并启动雷达工作,雷达通过CSI2接口对外输出高速数据流,通过TC358748XBG协议转换芯片将CSI2数据转换成RGB888视频流传输给可编程逻辑(Progarmmable Logic,PL),通过Video In To AXI4?Stream IP将RGB888视频流转换成AXI4?Stream数据流传输给VDMA IP,VDMA将数据从PL搬运到PS,缓存在DDR3中,并触发VDMA中断,ARM响应中断启动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
2 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2.1 雷达参数控制模块
AWR1243是一款集成式单芯片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收发器,工作频段为76~81 GHz,基于TI的低功耗45 nm RFCMOS工艺,内置混频器、功放、PLL和ADC转换器,将传统雷达分立器件集成到单芯片内,外部处理器可通过SPI接口控制雷达各个参数,如调频斜率、采样率、采样点数等[9]。本系统中,雷达设备与ARM处理器之间的SPI通信协议,主要通过13个过程实现:雷达上电、内部固件校验、射频使能、基本参数配置、射频初始化、Profile参数配置、Chirp参数配置、雷达数据格式配置、CSI2时钟配置、CSI2传输通道配置、Frame参数配置、雷达开始工作、雷达停止工作。雷达复位后,外部主控开始向雷达发送配置指令,随后等待雷达HIRQ高电平信号,HIRQ置高后外部主控发送读指令,随后等待HIRQ置低,HIRQ置低后外部主控读取返回数据,若校验通过则结束配置任务,若校验未通过则启动重传机制,超过设定重传次数后报错。指令配置流程如图2所示。
2.2 CSI2数据解析模块
PS通过SPI接口配置雷达工作后,Radar开始对外输出CSI2数据流。CSI2数据流中包含短包、长包两种数据类型,长包装载雷达数据,短包分为帧起始(Frame Start,FS)、帧结束(Frame End,FE)、行起始(Line Start,LS)、行结束(Line End,LE)四种同步数据包。当TC358748XBG接收到FS后,帧有效Vvalid信号置高,接收到LE后Vvalid置低。接收到LS并且内部FIFO计数达到设定值后行有效信号Hvalid置高,同时并口数据有效,接收到LE并且FIFO清空后Hvalid置低。其信号时序如图3所示。
PS通过I2C接口可以配置TC358748XBG内部各个寄存器。雷达输出数据波特率为2.4 Gb/s,因此配置TC358748XBG输出时钟为100 MHz,數据输出模式为RGB888,满足数率传输要求。
2.3 数据搬运及存储模块
PL与PS进行高速数据交互有DataMover,DMA,VDMA等方式。其中,VDMA主要是用于图像视频传输,其本质上是一个数据搬运IP,为数据进、出DDR3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案,使视频流能够高带宽直接接入内存,是高效的二维DMA 操作。系统中TC358748XBG将CSI2数据转换成RGB888视频流接到PL端,因此考虑采用VDMA方式进行数据搬运。由于VDMA要求输入数据格式是AXI?Stream类型的数据流,因此需要将RGB888数据转换成AXI?Stream,通过调用Video In to AXI4?Stream IP来实现数据流转换。将雷达数据转换成AXI4?Stream数据流后传输给VDMA,由于数据传输方向为从PL到PS,因此只需要开启S2MM写通道[10]。在ARM端开启VDMA中断并使能VDMA传输,进而将雷达数据缓存到DDR3。数据搬运流程如图4所示。
2.4 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模块
数据传输由雷达参数下发、应答同步、雷达数据上传三部分组成。在ARM端建立TCP服务器,接收到VDMA中断后启动数据传输。由于以太网发送缓冲区大小最大为65 535 B,而雷达数据帧通常大于65 535 B,因此需要将数据帧分组传送。为了保证数据帧传输的完整性,TCP客户端需要在接收到每一分组包之后需要返回一个应答“0xAA”,服务器在接收到应答后继续上传下一分组包,直至该帧数据传输完成。除了传输雷达数据外,还附加了一些额外信息,包括该数据帧的采样率、采样点数、Chirp个数、调频斜率和当前帧编号。通信数据帧格式如图5所示。
3 系统软件流程
系统初始化完成后,等待上位机下发的雷达波形参数,接收到参数数据包后启动雷达工作,雷达对外输出CSI2高速数据,系统开始等待VDMA中断。数据流经一系列转换后进入DRR3中,当一帧数据传输完成后触发VDMA中断,系统开始将数据帧进行分包上传,接收到应答后继续上传下一分组包,直至该帧所有分组包传输完成。系统软件流程如图6所示。
4 系统测试
为了验证雷达数据采集系统功能,进行不同传输速率测试实验。测试平台由AWR1243雷达前端、高速数据采集系统、PC上位机组成。硬件系统如图7所示,上位机数传界面如图8所示。
通过数传界面下发不同的雷达配置参数,逐次增加雷达数据输出速率大小,数据传输速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上传数据包包含了该帧的配置信息,因此实际速率比雷达数据输出速率高。测试结果表明,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上传速率高达350 Mb/s。在雷达不同的数据输出速率下,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稳定、实时性好、数据丢帧率为0,满足设计指标。
TI官方标准采集设备TSW1400采用DDR缓存雷达数据,支持最大采样时间为10 s,存储深度为1 GB,数据上传速率仅为7~8 Mb/s,数据采集时间和上传速率受限,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与标准采集设备相比,本数据采集系统支持数据不间断采集和实时上传。
5 结 语
本文基于ZYNQ平台提出了一套适用于TI 毫米波雷达AWR1243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通过SPI2接口发送参数指令控制雷达系统的各个参数,将雷达CSI2高速数据流转换成RGB888视频流,以VDMA方式搬运到DDR3中,最终通过千兆以太网完成数据上传功能。测试表明,系统CSI2高速速率为2.4 Gb/s,千兆以太网数据上传速率为350 Mb/s,数据丢帧率为零,满足实际需求。该系统小型便携,易于安装和使用,适用于自动驾驶、无人机避障、手势识别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注:本文通讯作者为周志权。
参考文献
[1] 张翔.2014年汽车ADAS技术的最新进展[J].汽车电器,2014(8):4?7.
ZHANG Xiang.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ADAS technology in 2014 [J]. Automotive electrical appliances, 2014(8): 4?7.
[2] 王家恩.基于视觉的驾驶员横向辅助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
WANG Jiaen.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driver?based horizontal auxiliary system based on vision [D]. Hefei: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3.
[3] 单祥茹.一款毫米波传感器,TI为业界带来诸多惊喜[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17(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