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健在玉米螟减量控害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08-23柏新盛王凤立何正付
柏新盛 王凤立 何正付
摘要 为在有效控制玉米螟危害的情况下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018年开展了农药助剂激健减量控害防治玉米螟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减量50%)+激健225 mL/hm2和5%阿维菌素乳油150 mL/hm2(减量50%)+激健225 mL/hm2对玉米螟的防效较全量施药均未明显降低,药后2 d防效均在40%以上,药后7 d防效均在80%以上,有效控制了玉米螟的发生,达到了减量控害的目的。
关键词 玉米螟;激健;减量控害;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51.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3-0098-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和耕种方式的改变,玉米螟发生呈现逐年加重趋势,化学农药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农药、化肥零增长的方针政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减少农药总体使用量是大势所趋[1]。笔者2018年开展了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田间药剂防治试验,为玉米螟减量控害探索出了一种新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西泉镇考东村一农户承包田中进行。试验田前茬为空茬,土壤为砂姜黑土,有机质含量为2.2%,pH值6.7,肥力中等,总面积5 000 m2。试验时玉米螟偏重发生,虫量为31~61头/百丛。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激健,四川蜀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阿维菌素乳油,济南中科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玉米品种为丰德存玉8号。试验工具为明辉3WBD-16型电动喷雾器。防治对象为玉米螟。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施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 mL/hm2(全量)(A)、施5%阿维菌素乳油300 mL/hm2(全量)(B)、施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减量50%)+激健225 mL/hm2(C)、施5%阿维菌素乳油150 mL/hm2(减量50%)+激健225 mL/hm2(D)、施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减量50%)(E)、施 5%阿维菌素150 mL/hm2(减量50%)(F)、空白对照(CK)。
1.4 调查及统计方法
每个小区在施药前调查百株活虫量,施药后2、7 d再调查1次。计算公式[2-3]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药后2 d,处理A、B、C、D、E、F的防效分别为52.73%、43.27%、50.40%、40.29%、38.26%、35.12%;药后7 d,处理A、B、C、D、E、F的防效分别为95.02%、83.70%、94.12%、85.84%、76.21%、68.36%。可见,农药减量50%后使用激健对玉米螟的防效并没有明显降低,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可以达到减量控害的目的。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农药减量50%后使用激健对玉米螟的防效并没有明显降低,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可以起到减量控害的目的。本试验中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减量50%)+激健225 mL/hm2处理和5%阿维菌素乳油150 mL/hm2(减量50%)+激健225 mL/hm2处理,药后2 d防效分别為50.40%、40.29%,药后7 d防效分别为94.12%、85.84%,表现出较好的防效。
凤阳县地处沿淮,地形复杂,南部为低矮丘陵,北部为沿淮平原,气候温暖,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1.2万hm2左右,春、夏、秋玉米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为玉米螟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气候和食料条件[4-5]。如今玉米种植仍以中小农户为主,且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导致玉米病虫害严重。多数农户没有从根源上消灭玉米螟的意识,将玉米秸秆随意堆放,不灭茬,给玉米螟提供了越冬场所,致使玉米螟越冬基数变大。凤阳县一代玉米螟近年来持续偏重发生,与以上因素关系密切[6]。激健等农药助剂的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不仅促进了种植户增收,同时也为农药零增长行动助力。
4 参考文献
[1] 赵永生.优质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86.
[2] 欧高财,林党恩,王勇.农业绿色发展新形势下实现农药减量的途径[J].中国植保导刊,2018,38(12):83-85.
[3] 刘会娟.唐山地区玉米生产存在问题及科学管理措施[J].基层农技推广,2017,5(11):79-82.
[4] 郑广永,孙晓计,刘大兆.激健介入农药对玉米病虫害防效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2017,5(10):23-25.
[5] 梁慧明.我国发展绿色植保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农家参谋,2017(19):10.
[6] 李国昌.推行减药控害技术促进粮食增产增效[J].河南农业,2016(3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