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播报
2019-08-23
上火这件事,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被家长提醒过:“少吃点辣!吃多了上火!”殊不知,这不是因为吃辣上火,而是辣椒素在反应。辣椒素作用的后果就是,牙龈肿痛、嘴角起泡等。这样的反应也被称为神经源性炎症,它和普通炎症的不同之处在于,并不牵涉免疫系统,纯粹由刺激性的物质导致。除了辣椒素,乙醇、类胰蛋白酶、树脂毒素、大蒜素、姜油、芥子油等都能引发神经源性炎症,而它们刚好对应了人们常说的“上火”食物:酒精、菠萝、蒜头、生姜……因此,“上火”无须治疗。炎症反应其实是人体防御机制的核心环节,神经源性炎症是它的延伸。这不仅保障身体能抵抗感染性病原体,也能对那些具有潜在危害性的刺激性物质做出反应。同时,这也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要你保持节制,不要贪食。所以,放下你手里苦得掉渣的凉茶吧,大多宣称可以“去火”的方法和药物其实是没必要的。不过喝一喝也没什么,让你印象更深刻,保证饮食节制,食不过量。
为何年龄越大越不喜欢过年
很多人小时候还挺喜欢过年,但是年龄越大越烦过年。为什么?节日也是仪式,所有仪式总会伴随着各种禁忌和规矩: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做不吉利的事。小孩子還可以童言无忌,但是越长大越容易被各路亲戚说你不懂事。对于这样的节日,越是长大越是难以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因为在过年的团聚中,大家都习惯性戴上了面具,各路亲戚也习惯性以各种标准来审视和评判年轻一代。有对象没有?你该找对象了;生娃了没有?你该要一个了……你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这些话题就像春晚一样固定出现在过年期间的每个场合,这些“善意”的关怀就像规矩一样,让人难以拒绝且容易被扣上不懂事的帽子。过年在很多人看来,不是一个享受放松的假期,而是一个耗神耗力的年关。所以越长大越觉得孤单,越过年越觉得没有活力。过年的时候,似乎我们生命的活力都被禁锢了。
婚姻好不好,看饭桌就知道
在综艺节目中,嘉宾张歆艺曾透漏,她与袁弘的定情时刻是在饭桌上。当时,他们的关系已经很好,但由于张歆艺离过婚,在感情中非常自卑,总是故意疏远袁弘。有一天,袁弘主动提出要去张歆艺家吃饭。当时,袁弘一进家门,看到了正在做饭的张歆艺,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来”,然后,他很自然地接过张歆艺手里的厨具,做了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当两入围坐在桌边吃饭时,张歆艺的心里瞬间踏实了很多,那一刻,她决定向袁弘敞开心扉。二人结婚后,家里的饭桌仍然热气腾腾。怀孕时,张歆艺经常在社交网络晒袁弘为她做的早餐,还甜蜜地配文写道:“我怕是嫁给爱情了吧,从未如此向往平庸。”张小娴说:“找一个爱的人,就是找那个余生也会陪你吃饭的人。爱情怎么离得开肚子?又怎么脱离得了口腹肠胃?”可见,一段美满的婚姻永远离不开一张热气腾腾的饭桌,一段拥有烟火气的婚姻才会更加稳定,
更加长久。想做自由职业,你得够自律
现在的年轻人都热爱自由,“零工经济”也成了一种趋势。我家邻居刚辞职单干时,确实利用各种资源挣了不少钱,但是不到一个月,他这家只有一个人的公司就垮了。原来刚辞职的时候,他的工作惯性还在,每天按时出门见客户,回来就抓紧时间干活。后来他挣到钱就给自己放了假,出去花钱,然后就收不住了:先是早起越来越难,后来人也越来越懒。他的业务水平依旧碾压不少人,自由职业的模式也没有问题,却最终败给了不够自律。《哈佛商业评论》曾经刊载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做自由职业之前要衡量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问问自己够不够自律。也就是说即便你自己单干,也要严守工作纪律,而不是把自由职业当成逃避职场的幌子。我们艳羡别人的自由与成功,却忽略了他们比常人更多的付出。过去总觉得有人管你很烦,后来才发现,没人管的时候更烦。自由职业说到底,还是天道酬勤,需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才看起来毫不费力。真正的自由是很贵的,你得先问自己配不配。
中年妇女正在从朋友圈消失
中年妇女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不外乎这几个原因:第一是懒得花精力去“装”。比如我根本不会做饭,偶尔有天拍了一桌子美食发朋友圈,想换来大家的拍手叫绝,但等到的是:叫的外卖吧?有些事装一阵子行,装一辈子难。第二个原因:分组麻烦。有个孩子得了比赛大奖,他妈妈忍不住发朋友圈炫耀,但她觉得让同事看到会显得自己过于高调,于是屏蔽了工作分组,最后想来想去也没什么好发的,算了吧。第三个原因:无人喝彩或者拉仇恨都不自在。第四个原因是中年妇女想得多。她们好像都有偶像包袱,不凹好姿势不能发朋友圈。当然,傲娇也是中年妇女远离朋友圈的一个原因。每次看到小姑娘们大冬天穿着短裙吃火锅都能刷屏时,中年妇女都能露出老奶奶般的慈祥笑容:年轻真好啊,你们就等着感冒上火吧!最重要的是中年妇女看透了生活,努力做到看破不说破。虽然她们越来越少发朋友圈,但她们鼓励别人多发,当她们颓废时,可能瞄一眼朋友圈就能瞬间high起来,尤其是看到谁家老公和娃又挨骂了。
生命尽头,日本老人活成了段子手
心怦了一下,还以为是爱情,其实是心律不齐。这不是搞笑段子,是78岁的大友宽子奶奶创作的银发川柳,调侃自己的心脏病。所谓川柳是日本一种特殊体裁的小诗,只有17个音节,风格类似打油诗。而银发川柳顾名思义,主题只限定老年生活。在今天的日本,每四人中就有一名高龄老人,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28%。如何面对衰老井与之共处,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课题。在一首首饶有趣味的银发川柳里,“衰老”抛弃了以往的宏大与沉重,变成了一件可以轻松调侃的生活日常。关于身体:人老了打个喷嚏都要赌上性命——佐藤和泽83岁。关于处世:久违的朋友打来电话说你还活着啊——仓员悦子84岁。关于孤独:下辈子也要在一起哦,我对狗说——延沢好子56岁。关于爱情:我喜欢的类型是比我年纪大的,现在找不到了——山田样92岁……读完这些汇集人生百态的文字,每天嚷嚷着中年危机的人们,也许会对“衰老”产生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