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家乡
2019-08-23王枫林整理
本刊记者/王枫林 整理
下午5时许,於卫国在临平开完会,去食堂匆匆扒了几口饭,便迎着晚高峰出发赶往老余杭。过段时间,余杭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就将迎来验收。所以这几天,於卫国一有时间就往小城镇施工现场跑,寻问题、找差距。
晴天一双布鞋,雨天一双套鞋
於卫国是土生土长的余杭人。现任杭州市余杭区副区长的他,分管着辖区内规划和自然资源、建设、交通、征迁、安置等工作,是余杭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工作推进的“施工队长”。他始终坚持在工作中要多运用“一线工作法”,即走到一线、干在一线、联系在一线,才能有思考、发现、改进、突破。就拿2012年的海创园建设项目来说,按计划海创园要在当年9月完工,但到7月中旬土建工程还未完成,大家都觉得一个多月内不可能完工。於卫国二话没说,把总包单位负责人请到现场,蹲点办公,现场协调现场解决,在海创园边上住了一个多月,硬是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完成了。
晴天一双布鞋,雨天一双套鞋。建设学科班出身的於卫国,自打第一天工作起,看图纸、跑现场、盯项目、帮协调就成了他工作的日常。运河二通道、绕城西复线、地铁等一个个重点项目就这样又快又好地建成了。
规划“门外汉”变成“巧能手”
杭州市余杭区副区长於卫国(左二)现场检查黄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余杭区地域广阔,区内发展不够平衡,瓶颈该如何突破?在不断思考摸索中,於卫国渐渐从规划“门外汉”变成了“巧能手”。
按照产城人文融合的理念,於卫国主导编制了“三城一区一带”空间规划,即临平创业城、良渚文化城、未来科技城、大径山生态区的分区规划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打开了城市空间格局,拉出了城市发展框架,余杭整个城市建设提档升级。同时,在他牵头下,接轨“大上海”概念研究、轨道交通2050战略、临平2049区域空间协同发展等研究紧跟而上,这些规划研究,为余杭下一轮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心系百姓的父母官
群众满意才是最大的政绩。这些年随着全区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通病也不断凸显出来,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命脉的供排水系统,其整治工作是於卫国的一块心病。
“一定要让百姓喝上好水。”“不能再因为一场大雨,就让城市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於卫国心系百姓、考虑长远,在他的带领下,余杭全力推进全区供排水体制机制改革,理顺了全区供排水设施的建设管理机制,快速推进千岛湖供配水工程、临平净水厂等10余个场站建设,其中临平净水厂为省内第一座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并在地下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地上建设市民公园,节约集约利用了土地,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