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龙:我的国,我的乐
2019-08-23崔现香
7月21日,国乐艺术家、当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方锦龙受邀来到即墨古城大讲堂。他以“我的国,我的乐”为主题讲述了中国九千多年的音乐文化的发展。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普及了国乐常识,分享了国乐如何在新时期里融合创新、增添时尚感和趣味性。他用十几种传统乐器现场演绎,带给观众“酷雅”的国乐新体验,国乐可以表达阳春白雪式的风雅,也可以演绎不插电的潮流时尚,在与时代的碰撞下,国乐已经越来越“潮”。
寻找国乐九千年历史踪迹
我来到即墨古城大讲堂,看到了即墨对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看到了讲堂两侧的编钟与石器乐器交相呼应,我感受到中国音乐所讲的“金石精神”在古城凝聚。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音乐历史则有九千多年。从汉字中,我们可以寻到音乐历史的踪迹。
龠是古代汉族的管乐器,形状像笛。古龠是用竹子做的,发源于“吹火管”,是斜着吹的一种乐器,有大约9000年的历史。文字最初就是一种具有记录作用的图像或符号,我们观察“龠”这个汉字,看上去像是几个嘴巴在吹火。中国的管乐,从持势吹法上可以分为四种——横、直、竖、斜,举例来说:横的有笛子,直的有唢呐,竖的有箫,这几种演奏方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但是斜吹的乐器很少有人知道有哪些。除了刚才提到的龠这种乐器是斜着吹奏的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贾湖骨笛。
五弦琵琶能弹奏出“三弦”“乌德琴”“塔布拉”“西他琴”“日本三味线”等多种风格(图/金正辉)
贾湖骨笛是被专家认定的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它的出土是对我们中国悠久的音乐历史最直接有力的佐证。贾湖骨笛的历史约有8800年,晚于龠,它是笛子的一种,用仙鹤的翅骨制成,是藏族青年喜爱的乐器,藏族青年多在夏季劳作或田间休息时吹奏自娱。
通常讲中国古代音乐有五声音阶,我可以用骨笛给大家吹奏一首中国台湾地区民谣《望春风》,大家能够听出来这首曲子中有七声音阶,在宫、商、角、徵、羽之外增加了变徵与变宫两音,贾湖骨笛推翻了中国“七声音阶”西来的说法,更肯定了中国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不分伯仲”,在音乐里,伯是指埙,仲是指篪,两个都是乐器。还有一个成语“四面楚歌”,讲述的是楚汉相争时张良吹箫,用箫吹奏楚调,引动楚兵思乡之情,最终击败楚霸王项羽。
方锦龙现场用骨笛吹奏《望春风》(图/金正辉)
国乐里的养生智慧
中国人讲究琴棋书画,排在首位的就是琴。古琴能从五音延伸到七音阶,关键在于拿捏和分寸。就跟做菜一样,西方人讲究精准,中国人则讲求分寸,比如说我们做饭时会说盐少许、葱花少许,但“少许”具体是多少,没有人能准确地知道。
因此古琴弹奏时给人感觉很多音既在拍子里面,又不在拍子里面。这是因为古琴空弦的音高不固定,需要根据演奏的乐曲而定,古琴定调很复杂,调式有35种之多。古琴弹奏时音准要求非常严格,我常说只有音调准了音乐才能成调。五音需要调,人体的五脏也需要调和。
音乐在中医养生方面也给予人们启发。中国的文字里,音乐的“乐”(yuè)也是带来快乐的“乐”(lè),繁体字快乐的“乐”(樂),加草字头就是“药”(藥)。我国有句古话,“百病生于气,止于音也。”一曲终了,病退人安。音乐五律“宫、商、角、徵、羽”对应人体的“脾、肺、肝、心、肾”,以及五行八卦里的“土、金、木、火、水”,这是中国音乐的智慧。
一些金属制的簧,可以把现代年轻人玩的DJ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图/金正辉)
现场观众(图/金正辉)
国乐发出世界声音
掌握了不同地域的特点,一个乐器就可以“说很多种话”。
以尺八为例,它的长度为一尺八寸,距今约一千多年,它在中国唐朝时被传到日本,现在已经成为日本的特色乐器。日本尺八素有“一音成佛”的称号,一个音就能带人进入禅意,表现出空灵、恬静的意境。日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国土面积狭小,受地理因素影响,历史上经常有海啸和地震发生,所以日本的音乐会带给人一种危机感,换一个角度吹奏尺八,可以吹奏出日本武士道影片里经典的风沙呼啸声,声音苍凉萧瑟。
还有簧,从外形结构上看,把簧装到竹子里面就变成了巴乌,蒙古地区草原、戈壁和沙漠广布,蒙古巴乌的吹法是抵在牙齿上,声音就带有了地域浓厚的风沙感;再把一个葫芦装到巴乌上就变成了葫芦丝,葫芦丝多见于我国云南傣族地区,声音给人一种清甜的感觉。
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会产生哨音。这种哨音激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早期的埙就产生了,用陶土烧制。西方一些国家也拿陶土来制作乐器,例如“陶笛”,很多音乐都是陶笛来演奏的。
演绎国乐新时尚
大家知道传统的琵琶是四根弦,而我的琵琶则是五根弦,我国历史上有五弦琵琶的记载,但是五弦琵琶只流行到唐代,到了宋代五弦琵琶就失传了,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中国传统乐器需要我们的保护和传承,我就根据史料挖掘制作了失传已久的五弦琵琶。
五弦琵琶的表现方式多样,我用它能弹奏出具有北京韵味的“三弦”,也能弹出具有阿拉伯风格的“乌德琴”、印度特色的“塔布拉”和“西他琴”、日本的“日本三味线”,还可以弹奏出欧洲一些国家的民谣吉他、电吉他等风格。
古人是很时尚的,我们能听出许多乐器带有现代电子音乐的元素,我在演奏这些乐器时发现,中国人的音乐意识是很超前的。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作“巧舌如簧”,古代的簧是用竹片制作而成的,通过用手配合嘴巴的吸气和呼气吹奏出不一样的曲调。有了簧片以后,世界音乐有了很大的进步,它是西方手风琴、管风琴的重要组成部件。随着铜的产生,簧也开始以铜为材料制作,我们把几个簧绑在一起,可组成和声,可以调整节奏,甚至还能演奏出带有古代宗教色彩的萨满音乐,还有一些金属制的簧,可以把现代年轻人玩的DJ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很多人问:“方老师能演奏上百种乐器,是怎么学会的?”我的心得就是“触类旁通”,接触更多的东西并学会分类,就能帮助音乐“融会贯通”。一个锯条、一瓶矿泉水,甚至是我们的脸,都可以变成乐器。学国乐不难,我们要学会在身边找到音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