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路径研究

2019-08-22王梦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年1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王梦

【摘要】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个热度较高的话题,但也存在较多的争议和误解。但将二者对立起来,或者欲将马克思主义“儒化”的思想认识并不正确,对这种现象也绝不可忽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存在着客观性,也存在着必然性,其未来结合与发展的趋势是当下的现实困境所不可阻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必须着眼于民族的兴旺和强大,因此,融入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也就和民族兴旺、国运发达统一到了一起,从而形成适应和有益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型文化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2.005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信仰,它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是巨大的,并已成为中国执政党和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1]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既要和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发生撞击,也不可避免要在这种撞击发生后适度调和与相容,并最终实现统一——中国历史近百年来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种事实上的契合。

但是,有些理论工作者不免迷茫,一些极端的保守主义者误判形势,思想界鲜论迭出、乱花迷眼,大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儒化”之势,一时间造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和矛盾。[2]错误的理论必会导致错误的实践,这种现象是不可忽视的,也是不能放任的。不过,这也清楚了一个事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遭遇了困境,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客观性与必然性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毛泽东的这句话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真正起点。今天看来,这一引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动因本身,就充分考虑了中国的现实需要和客观要求。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自打算将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结合,解决当时国内的社会问题,注定二者今后相互依存的不可避免之“遭遇”。[4]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作为东西方的两种“异质”类文化,这种遭遇的结果不是水火不容,而是相容互生: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这些核心要素,才有了中国革命和事业的焕然一新,也才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的成果。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冯友兰将这两句话浓缩为“旧邦新命”四个字,不仅是对前者的精炼概括,也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彰显了中华民族不断创新和前进的精神力量。冯友兰所说的“旧邦新命”恰是“现代中国的特点”,“中国哲学史”无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又一次被结合到了一起。实际上,中国发展的历史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哲学的阐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因为当代中国的建立、建設、发展和强大本身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的伟大实践。“旧邦”中国积贫积弱、问题重重;中国共产党担负了带领无产阶级走向社会主义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新中国文明复兴的开始。五千年华夏文明既不能解决当时的问题,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更不堪“新命”之重托,因为中国共产党所要抒写的历史篇章不是改朝换代、江山易帜的老八股,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新诗篇,是鸿篇巨制,是千秋华章。因此,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现实问题,精准而有效,无产阶级方法论与中国特色完美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所以说,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精神和价值信仰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不断发挥出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力量。[5]这就再次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将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中国革命联系起来,实际上,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扎根于中国的土壤,并融入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之中。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当前困境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二者内涵的理解不够准确,二是对彼此的关系存在误解。

儒家文化面向的主要是人文道德与生活伦理,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修己安人、内圣外王”。陈寅恪的评价也甚为中肯: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虽讲治世,但更讲做人,对人的要求才是核心。并且,修齐治平也是先修身,再齐家,尔后治国、平天下。这个思路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恰好相反。马克思主义着重于制度变革与社会革命,人类的自由必须建立在解放之上,并且只有实现了全人类的解放,才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大同世界。而儒家思想则不同,它着重于个人的修养与提升,在“以和为贵”“仁者爱人”“以德报怨”等思想理念下,通过个体发达来“兼济”天下。两相比较就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都有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向善发展的价值引领功能,但前者是由大到小、先社会后个体;后者则是由小到大、先个体后社会。也就是说,当中国人民面临推翻具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旧中国,新中国要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离不开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其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恰得其时的正确的选择;当中国人民已经当家作主,需要建设好、发展好和维护好自己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大踏步迈向“两个一百年”的美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丽前景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中华民族的精神智慧,就是恰如其分的有意义的追寻。可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相异对立的文化,而是兼容互补的思想,任何人对此的不正确理解,都会对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产生影响,造成思想和理论上的冲突。

新中国当前的背景以及未来的理论支撑该如何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以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取得必然的胜利?这是党和人民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课题。这里尽管存在各种方式、方法,也有不止一条的实施、实现途径,但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则是极为关键的一点。为什么有些人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二元对立?除了一部分人别有用心之外,另一部分人的确在认识和处理这一关系时产生了思想与思维上的偏离和错误。历史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两者之间的融合与互促不仅是一种应然,也是一次历史实践的伟大成功。问题是如何使这种融合进一步深化、发展和完善?现实的困境恰恰是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再次出现争议。这也不难理解,在我国文化格局呈现多样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各种思潮争相奔涌,异质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体制、机制和价值观的挑战更加嚣张,也会引发更多有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争议。哪怕只是一股小小的逆流,也会消减新时代中国文化主流大潮的前进之势。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也离不开其理论支撑。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意识形态以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中国社会现状适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其不但引领中国完成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而且提供了新的、科学的、更加有益于中华民族进步、发展与复兴的价值标准。这之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西方霸权文化的侵略与吞噬毫不相同,其充分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活力,使中华文明正如中华民族一样历经劫难浴火重生,自强不息。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也不可能取代中国文化,相反,是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批判和总结我们的文化遗产,以指导中国的革命运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并未排斥异己,“和”的精神再次显现出博大的境界,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滋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钥匙。此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很多相似的理论思想,如辩证的思维方法、对认定价值的高度重视、大同社会的理想等,都使得它们并无对立的逻辑理由。实践证明,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实现完美统一,从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不断完善其理论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一个必须满足的要求,这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任务,至于马克思主义如何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并不是要不要结合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发展的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也要被赋予“新命”,要以新的内涵价值去完成新的历史使命;而人民群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着、传播者和创新者,其主体精神是不可忽视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在于如何使之时代化和大众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命题”就在于如何融入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理论,让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发挥其巨大优势,让人人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这也是新时代的中国和马克思主义如何共存的未来趋势所在。

马克思主义也好,中国传统文化也好,其是否结合、怎样结合,都必须体现在具体作用的发挥上,即必须有利于国家社会在新时代的发展,有利于中化民族伟大目标的实现。用一个最简单的公式来计算,那就是要达到1+1>2的效果,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又一必然的趋势。要发挥二者结合的更大作用,首先要认清中国当下和未来的目标任务,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會主义社会,实施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化强国战略,实现华夏文明复兴等。毫无疑问,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战略当中,不仅包含着中国人民对实现强国的自信,也包含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将畅通无阻;不仅描绘了国家社会的美丽前景,也预示了公民个体生存与发展的美好生活。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论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制度完善和理论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和价值精神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践行;如果说国家社会美丽前景的到来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理论指导,那么公民个体美好生活的实现就得益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的价值引领。当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各自独立或平行地发挥作用,而是“一元主导”“多元兼容”的和谐、相容与互促;[6]基于国家社会发展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顺应时代背景、稳步发展,而基于个体修养与价值观层面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马克思主义也更具指导能力和本真精神,将会更有利于国家、社会及个人的综合全面发展。

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及其包含的思想内容,将之融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与思想体系并不是一种假设,它实际上已经是一种部分存在,并仍在继续发展的事实。因此,在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这两种文化,并将它们逐渐融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的新文化体系,应是两者结合的一个必然趋势。从两者自身的特点来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中国特色的理论文化都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面向大众,而且两者在哲学思想方面也有共通之处,这为它们的结合乃至融合提供了内在的条件。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它是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相伴而行的,民族强则文化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必须着眼于民族的兴旺和强大,因此,融入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也将和民族兴旺、国运发达统一到一起,从而形成适应和有益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新型文化体系——这是我们有信心,能够预见到的必然景象。

注释

[1]廖华整理:《浅谈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结合的现状与困境》,http://www.njliaohua.com/lhd_5xxjd9hzj71ujtp7zfsy_1.html。

[2]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光明日报》,2015年7月3日。

[3]许青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渊源及其实现路径》,《求索》,2009年第7期。

[4]黄凯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8期。

[5]杨俊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12月13日,http://ex.cssn.cn/mkszy/rd/201612/t20161213_3313697.shtml。

[6]都培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核心、原则与趋向》,《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2期。

责 编∕周于琬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