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看待竞争中性

2019-08-22胡汉昌

支点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性竞争规则

胡汉昌

竞争中性是今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肯定的新原则,是WTO改革的重点议题,更是中美贸易谈判的关键点之一。竞争中性如此重要,应该怎样看待,如何对待?

竞爭中性概念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的《竞争原则协定》,其本意是“国有企业回归企业本性”。经过澳大利亚的国内实践、OECD的研究应用、美国的国际推广,竞争中性正在由国内制度、双边规则,迅速演变为国际通用规则。目前竞争中性的一般含义,是指非歧视性地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OECD已将竞争中性具体化为8个方面,即经营范围划分、成本监管、回报率要求、补贴监管、税收中性、监管中性、债务中性、政府采购中性等。

怎么看待竞争中性?

实行竞争中性是改革的需要。从曾经的“国退民进”争论、“国进民退”争议,到新近的“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等歪曲性观点,再到“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等“三重门”问题,都深刻说明国企与民企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深化国企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竞争中性有深厚的理论渊源,符合市场经济学原理,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其核心理念契合了国企与民企公平竞争的制度建构诉求,符合新一轮国企改革方向。同时,实行竞争中性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建立成熟定型的高质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实行竞争中性是开放的需要。当前国际经贸规则正处于变革与重构期,竞争中性已经成为高标准、广覆盖的国际性共识。在全球500强中,中国企业已经达到120家,其中大部分是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国企。但国企的现状与竞争中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旦竞争中性成为国际经贸的通用规则,将对国企形成严峻的外部硬约束。中国离不开世界,深化国企改革要着眼于培育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国际通用规则的世界一流企业。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需要国际经济规则的强力支撑。

怎样对待竞争中性?

一方面,坚持底线,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竞争中性由一国的国内政策,转化为国际通用原则,美国起了重要推手作用,其意图在于争夺全球经贸规则的主导权,限制和削弱中国经济模式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警惕美国借竞争中性之名,行竞争限制之实。要防止所有制歧视,既要防止对民企的歧视,又要防止国际上对国企的歧视,反对因企业所有制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规则,真正做到一视同仁。竞争中性并不是为了削弱国企,也不是给民企搞特殊待遇,全面民营化不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相反,竞争中性应着眼于为国企和民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大程度地激发各自的活力。

另一方面,为我所用,以开放促改革。竞争中性由外而内,有倒逼之势。如同加入WTO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推动,竞争中性的外在压力,可转化为迎接国际挑战、破解国企改革难题、推动民企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倒逼改革,是中国的一条成功经验。实行竞争中性,将使中国进一步高标准融入变化中的世界经济体制。同时,中国明确竞争中性原则,是对一个改革方向的承诺,真正达到竞争中性还有一个艰巨的过程。在竞争中性的8个方面中,中国有的已接近国际标准,有的则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具体分析、把握节奏、稳步推进。

美国企图用竞争中性打压中国,但从本质上说,竞争中性是个好东西,可以为我所用,关键是我们怎么看、怎么干。美国锁国,我们就开放,开放是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不二良方。

猜你喜欢

中性竞争规则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英文的中性TA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株中性内切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