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记窑火旺千年

2019-08-22文热心

高中生·天天向上 2019年8期
关键词:瓷厂独轮车醴陵

文热心

从醴陵北下沪昆高速西行大约20千米,过望仙桥水库后,就进入了沩山村。两边青山夹着一条宽约500米的田垄,还有一沟流水,弯弯绕绕地由西向东延伸,南岳七十二峰中的一座是它们的起点。

现代化之风——汽车、电脑、乡村别墅,早进入了这个山村,可绿荫、宁静、悠闲是主色调——树木葳蕤,流水潺潺,鸡鸣狗吠,鸭子浮水,虫声嘀咕。

青山绿水下掩埋的是两千年窑火文明。

2007年,这里一个山包起火,树木成灰后是一座白花花的瓷山。村里人觉得平常,外面人却“拍案惊奇”:这里生产过瓷器,是什么时候的事?与醴陵瓷业是什么关系?

相继赶来的文物专家们经过考察得出结论:這是中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古窑群,有宋窑、元窑、明窑和清窑,还有与长沙铜官窑同时期的唐代陶瓷碎片,甚至更早的。60余座古窑分布在以沩山为中心的约129平方千米范围内,被森林覆盖着。

文字记载和地下遗存,还有亲历者都证明:这里是醴陵瓷业的源头。

蔡其伟年过七旬,瓷工出身,是醴陵古窑的管理员,满肚子“沩山瓷经”。在他的记忆里,沩山当年可是山山窑火,处处冒烟;草棚里是和泥、做坯、绘画的瓷工忙碌的身影;街道的旅馆里,是操着各种口音的瓷商;山脚下那条古道,独轮车唱着“吱吱呀呀”的歌,驮着竹篓子包装的瓷器,向东奔向前头的姜湾码头,瓷器就是在那里装船,从渌江转湘江,然后出洞庭,过长江,进入千家万户。年复一年,渌江上重复着这样的景象:点点白帆,声声号子……醴陵瓷器就在这景象中扬名中国,扬名世界。

蔡其伟说,当年沩山号称“小南京”。鼎盛时期,沩山范围的瓷厂几百家,居民、窑工、商贾等人口过万,戏台、绸庄、饭馆一应俱全。

蔡其伟带我来到瓷泥洞口遗址。他说,你别看这里现在茅丛树遮的,先前可是沩山做瓷的中心,不仅出瓷泥,不远处就是醴陵古窑。或许是瓷工的聚集地吧,大戏台就建在这里。果然,残垣上的仕女芙蓉,虽褪去了鲜艳色彩,可线条还是清晰的。

我顺着山脚下那条“瓷器古道”寻访:它宽不到两米,顺着青山之麓,蜿蜿蜒蜒向东延伸,白中带青的瓷片一团团地露出地面,独轮车千百年辗出的车辙仍然清晰地刻在石板桥上。

虽然沩山村当年的中心街道,现在已沉入望仙桥水库的水底,可它的风采留在了镜头里,挂在古窑旁土坯屋的壁上。

沩山现在扬名了,可它仍然没有摆脱“世外桃源”之风。

其实,沩山走向寂静不过60多年的历史。由兴旺走向衰落,再由衰落到名扬,蔡其伟就是见证人。他说,由于苍天垂爱,山里头都是瓷泥,烧土做瓷也就成了这方人们的营生。

后来,这里成了名瓷的“诞生地”。蔡其伟指着山窝里一片土房子说,那就是群力瓷厂的前身。不仅如此,这里还是中国釉下五彩瓷器的发源地。1915年,这种瓷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只是20世纪50年代末,许多工厂都迁到了醴陵县城旁边,这里也就逐渐走向静寂。

虽然静寂,却不掩风流!

(责任编校 冯琪)

猜你喜欢

瓷厂独轮车醴陵
八十年代陶瓷作品
五六七瓷 时代的印记
大国工匠与历史的“对话”
——走进景德镇 “皇家瓷厂”
2018·醴陵收藏名瓷春节展在醴陵瓷谷隆重开幕
推独轮车
醴陵尚方窑制“世界和瓶”闪耀巴西里约奥运会
界画在醴陵釉下五彩瓷中的表现
建国后景德镇瓷款的变迁
醴陵友立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