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行:凭实力证明“我行”
2019-08-22牛文娴
牛文娴
核武器的非核零部件加工,具有极强的工作难度。“平时工作每天都上演着各种难度”,没有十二分的热情与耐性,是很难坚持与突破的。加工一个零部件,最快的周期是几个小时,而最慢的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周期来完成加工。
“你能做,别人也能做,只有不可替代才有话语权。”这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加工中心操作工、特聘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技术能手就是陈行行。
他為自己写下了这样的人生信条:“投身国防,扎根岗位,技能成就人生,学习创造未来。”
“比赛是技能人员快速成长的通道。”从2008年到如今,他先后参加了十余次各级别、各层次的职业技能大赛。比赛不仅让他成长,也让他有幸进入核武器科技事业中从事高精尖产品的制造工作。
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工会与人事教育处的支持下,经过层层选拔,陈行行成功入选参加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当时研究所设备紧张,没有专门的设备可以供他训练,研究所工会与人事教育处寻找到成都两家和绵阳一家合适的四轴加工车间,最后决定在绵阳车间训练。“千锤百炼出深山”,加工车间位于绵阳园艺山的半山腰,训练环境艰苦。陈行行为备赛早起,带一片面包就赶往车间,时间紧、任务重,忙起来顾不上吃饭,实在饿了就啃一口面包接着训练。
“我并不会叫苦不迭,反而乐在其中。”正是有一次次的比赛和高强度训练的压力,他的技术水平才迅速提升。比赛中不会有太多的思考时间,“水平越高超,就越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这是比赛吸引他的魅力所在。最后,在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他顺利荣获加工中心(四轴)赛项职工组第一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平时不是参加比赛,就是在参加比赛的路上。”他没有特殊的爱好,别人喊他去看电影,他心里、脑子里还是回荡着练习的画面。在学校的时候,他没课了就在机房练习,基本上一天练十几个小时;参加工作后,则挤出下班后或者周末的时间练。家里没有机房,他就在电脑上通过仿真软件达到练习的效果。“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会了就是会了,受益终身。”
陈行行不仅勤奋,更爱琢磨、学习,他的技术水平靠的不是简单的熟能生巧。面对每天上演的个个难关,知识阅历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他在难关节点上能够及时产生奇思妙想。
单位最早引进的一批分子泵,里面的动叶轮是分级的。做分级,通俗来讲就是拼接,但效果不是特别好。动叶轮设计多达144片薄壁叶片,最高转速高达每分钟9万转,144片叶片一致性的加工难度可想而知,有没有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质量达标的办法呢?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陈行行完全推翻了以前的工艺手法,对设备、程序、加工方法进行优化,最终成功做出了整体加工的动叶轮。加工效果非常好,由原来加工需要九个小时,到现在只需要两个小时。效率提高四倍多,加工质量更是大幅度提高。
除了练习,去图书馆充实学习是他人生当中的第二件大事。理论与实际结合,让他不断攻克一个个难关,体会到知识这种强大力量的价值所在之后,他更加热爱学习。
“整个社会都在飞速前进,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自己绝不能安于现状,一定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在数控加工领域永葆创造力和竞争力。”他说。
“知识今天不学,明天就缺。”正是用这种厚积薄发的力量,陈行行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也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责任意识,让他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陈行行时刻把感恩放在心上、挂在嘴边,把功劳归功于平台。2011年陈行行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其优异的成绩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看中。
来到这里,研究所分一、三、五年的周期培训并考核:一年达到独立操作水平、三年达到高级工水平、五年达到技师水平。仅仅七年的时间,他成长为原本需要16年时间才训练成才的技师。那些多年工作、学习和比赛积累的心得经验、窍门绝活,他都毫不保留地分享给同事。
他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外,还兼任着所里数控方面的培训老师,从选材、备课到教学,全部是尽心尽力完成好。
经他培训和指导的选手有三个人分别获国家级技能比赛职工组第四名、第七名和第十一名,还有四人次获四川省级职工组的前五名。他还多次应邀在四川省总工会、中机维协(绵阳)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训中心等单位举办的技能培训班上授课。
用陈行行自己的话说就是:“人生只有一次,不拼不精彩,我要凭着实力和勇气,大声说出‘我行。”
(责任编校 宋清平)
《榜样》栏目是《高中生》杂志的人物专访栏目,报道那些学业优异的高中生;特长突出的高中生;品德优良,责任心强,并且用行动将其表现出来、获得口碑的高中生;个人特质突出,并且具有励志作用的高中生;能力出众,情商高超,有精彩表现的高中生……他们得到过师生、学校、社会的普遍认可,或励志,或进取,或拼搏,或成功。
尊敬的老师或家长,如果您的学生或孩子是这样的人,请您介绍给《榜样》栏目。亲爱的同学,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请不吝自荐;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同学,也请告诉我们。
联系QQ:25594264;微信:niaohanguanyin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