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把手
2019-08-22蒋先平
蒋先平
刚六十多岁的父母似乎一下子就老了。
去年,得了脑血栓的父亲再也下不了楼了。他整天窝在楼上,不是坐在客厅椅子上淌着口水看电视,就是在卧室里扶着墙,一点一点地哆哆嗦嗦挪动着笨拙的双腿。
年初,母亲左腿无名地痛了起来,看了多次大夫,也没有见效。
住在五楼的母亲很少下楼遛弯了,她也和父亲一样,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楼上度过的。
我想把父母接到我家,可他俩说什么也不同意,好在我家离父母家就隔几条街,骑自行车也就十多分钟的路程。
白天我要上班,只能双休日放假或早晚抽空去照顾一下整天呆在家里的父母。平时父母用的米面油,打个电话粮店会直接给送上楼,我去父母家多半是送些菜或手纸等生活品。
父母家的五楼是父亲上班时单位分的老楼,没有电梯。体重超标的我每次爬上父母家的五楼,累得都要先站在门口喘上一会儿,再敲门进屋。
后来,我想出了一个招儿,再给父母送东西时,让母亲把事先准备好的一根下面拴着小塑料筐的绳子,从五楼阳台窗户慢慢地放下来。我站在地上,把买好的东西放在小筐里,放好后抬头大声喊着:
妈,拽上去啊。
毕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母亲站在阳台窗户里,笨手笨脚地往上拽着小筐,可小筐不是刮到窗户或墙壁,就是在空中打转转,害得我在下面大声地指挥着。
五一那天,父母家对门的年青人听到我在楼下又大声地指挥着母亲往上拽小筐,他从自家窗户上探出头儿,告诉母亲先把悬在空中的小筐放到地面,再打开房门,他进来帮忙把小筐拽上去。
来到父母家的年青人三下五除二就把小筐拽了上去。小伙子从窗口探头冲我大声说,大姐,我是大娘家对门邻居吴林,你记下我的电话,再往楼上拽东西时,先给我打个电话,我给大娘帮把手。
隔了三四天,我来到父母家楼下,给小吴打了电话请他帮把手。
小吴放下电话就到了母亲家,打开窗户,放下小筐,把东西拽了上去。
从那以后,我给父母家送东西不想上楼时,就给对门的小吴打个电话,不是他来父母家,就是他媳妇过来,我站在楼下,三五分钟东西就上了楼,我也可以轻轻松松回家了。
十一這天早上,我来到父母家楼下,又给小吴打去了电话。等了足足有七八分钟,小吴才从母亲家窗户探出头,把小筐小心地送到地面。
自从这次以后,每次给小吴打电话,他都客气地让我等上七八分钟。七八分钟后,多数时候是他,偶尔有时是他媳妇,才到父母家窗前帮把手,帮着把东西拽了上来。
我心里明白了,麻烦小吴快半年了,人家是不愿意帮把手了啊。
一天,我上楼时跟母亲说起了这事,母亲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她信誓旦旦地说,小吴这两口子不是那种人,每次不是小吴来帮把手,就是他媳妇来,人家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啊。要是不愿意帮把手,人家出门时还会帮我把门口的垃圾捎走吗?
可能是人家忙吧,是我多虑了。我心里这么想着。再让小吴帮把手时,我会提前给他打个电话,这样我在楼下就不用多等了。
一晃要过春节了。这天,我特意买了两瓶好瓶和两条好烟,爬到了母亲家的五楼,敲开了对门小吴家的门。
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我疑惑的问道:这是小吴家吗?小吴半年前把房子卖给我了,他搬到对面小区了,说是照顾他父亲方便。中年人说。
我愣了一会,眼睛湿漉漉的。我明白了小吴为什么七八分钟才到母亲家帮把手了。
当我把小吴已经搬走了半年的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和我一样,眼睛也湿漉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