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字号”的新主张

2019-08-22李颖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9年1期
关键词:同仁堂老字号中医药

李颖

从卓越品质到企业文化,从拓展产品门类到布局海外市场,从开辟电商渠道到研发大健康领域产品,349岁的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如今可一点儿也不显老,通过积极探索和创新,不断谱写新的乐章。

战略管理领航企业发展

2001年,同仁堂集团专门请来权威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企业量身制定了“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驰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的全新发展战略。集团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集团拟将“以现代中药为核心”调整为“以中医药为核心”,以进一步突出同仁堂医药结合的特色。在发展过程中,集团还明确提出了“做长、做强、做优、做大”战略方针和“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的发展理念,制定了文化发展战略,推动经济与文化两个轮子一起转。

2001年到2010年,同仁堂集团制定并实施了“1032工程”,集中精力打造了十大经济实体、建设了三个二(两个中心、两个基地、两个院)。2011年以来,集团公司通过实施“123456”计划(“十二五”规划),即到2015年末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零售及医疗网点突破2000家、落实四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继续保持五个全国同行业第一、逐步形成六大(二级)专业型集团公司框架,全力打造首都中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

传承“名师”技艺

同仁堂中药制作技艺,是汲取中华五千年中医药文化精髓,经过三百多年的传承与创新,中医与中药的结合,所形成的以质量和疗效为核心的药材鉴别、加工炮制、制剂技术和与之相应的文化体系。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同仁堂创新体制机制,传承“名师”技艺,培养同仁堂做长做强、做大的技术骨干。

同仁堂制定了《关于师承教育(师带徒)工作管理办法》,从工作目的,组织管理,选拔程序、考核、待遇等方面做了规定,明确了“传承文化、传承技艺、传承人品”和师傅真教、徒弟真学、企业真管的“师带徒”新要求,使传统的“师带徒”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2009年、2011年,集团两次命名同仁堂中医药大师近百位、带徒弟百余名,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批中青年技术骨干。

同仁堂设立了同仁堂中医大师工作室,培养造就优秀中医人才。到目前为止,同仁堂中医医院已为15位指导老师选配25名继承人,通过两年多的跟师带教、临床实践、定期讲课、典型医案讲评、示范诊疗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带教,继承人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同仁堂还推出了同仁堂海外师承教育项目,启动了师承教育基金,命名了“同仁堂海外传承师”。力争用5年时间,逐步建立起系统化、规模化的海外师承教育体系,培养同仁堂海外事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传承“名师”技艺,为同仁堂关键技术岗位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到目前为止,同仁堂拥有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操作人才三支人才队伍人数已达10642名,占职工总数的50%,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9239名,占职工总数的42%。2004年以来,集团还评聘了各类职工金字塔人才1300多名。传承“名师”技艺,让同仁堂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追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至今仍然是同仁堂文化发展的灵魂、同仁堂事业发展的根基,未来也不会改变。

品牌是同仁堂的生命,文化是同仁堂的血脉多年来同仁堂坚持经济、文化两手抓,两个轮子一起转,有力地提升了企业文化的软实力。

“十二五”期间,同仁堂明确提出:“用文化引领企业发展,不断丰富提高同仁堂的品牌与文化,在同仁堂文化发展战略指导下,充分發挥同仁堂文化在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中的软实力作用。”

“大健康”推进产业升级

同仁堂在政府的支持下,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而同仁堂的根本有两个,一个是继承,另一个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同仁堂不仅是民族品牌、历史品牌,更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品牌。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持续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围绕生命健康这一发展主业,同仁堂重点发展现代制药、商业零售和医疗服务三大业务板块。目前,同仁堂共拥有药品、化妆品、参茸饮片5大类1700余种产品,品种拥有数量继续保持行业第一。以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丹、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感冒清热颗粒等为代表的十大王牌和十大名药,一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同仁堂也因此成为质量和信誉的象征,在行业中享有盛誉,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在保持传统产品市场供应的同时,同仁堂根据顾客的要求,加强了产品创新,一是开发了一批市场急需的现代剂型产品,二是对老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满足消费者的对新产品、新剂型的需求。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之前的以营养贫瘠为代表的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肝炎、贫血等),转变成了以营养过剩为外表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在这样的治疗转型过程中,同仁堂将“治已病”的药物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融入“治未病”的大健康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消费者服务,达到“老年要长寿、妇女要健美、中年要健壮、少年要健康”的企业愿景。

同时,为了向海内外的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同仁堂积极发展零售终端和医疗网点,目前,零售终端总数近2000家,其中国内近1900家、海外110家,已经遍布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医疗网点达到321家,其中国内261家、海外60家。形成了“名店、名药、名医”结合,零售、批发并重的海内外终端网络,逐步推动从“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同仁堂”向“有健康需求的地方就有同仁堂”的创新发展。

而就在2015年3月18日,同仁堂首款为互联网而订制的养生茶在京东商城启动众筹,这一产品将在天猫、l号店、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全网销售。

如今,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已形成了“六个二级集团、三个院、三个储备单位”的企业架构,打造了同仁堂股份、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三个上市公司。企业拥有现代制药业、零售药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28个生产基地,83条现代化生产线,1923家零售终端(国内1816家、海外107家)、321家医疗网点(国内261家,海外60家)。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134亿元,利润总额18.7亿元,资产总额189.6亿元。

猜你喜欢

同仁堂老字号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让老字号绽放“光明”
TEST OF TIME
同仁堂知嘛健康空间
TEST OF TIME
南北“同仁堂”谁是老字号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60年“老字号”中纺标
同仁堂的里子和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