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述而后作:实证类英语论文引言的引述特征研究

2019-08-22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冰玉

语料库语言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写作者学术学习者

中国科学院大学 郑 群 李冰玉

提要:引述是学术写作的必备技能,是建立多声对话的重要基础。恰当引述有助于揭示研究空缺、加入学术对话;不恰当的引述则会掩盖作者的声音或造成学术剽窃。本研究从引述形式、内容和功能对四个学科60篇实证类论文中引言部分的引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科间引述特征共性和差异并存,且引述内容与引述功能有机结合,从而使论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该发现能为写作者掌握引述技能、更好地加入学术对话提供参考,也能对多学科背景下学术英语写作手册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引言

引述(citation)是一种“直接而明确的互文手段”,用以说明概念、术语、数据、方法、观点、发现等信息的来源(Hu & Wang 2014:14)。恰当的引述能够证明写作者在本学术社团中的地位,因为一方面它在体现“文本劝说性”上的作用不容小觑(Hyland 1999:342),另一方面它能显示写作者的专业身份,展示自己对所研究领域的熟悉度(Cargill & O'Connor 2013)。通过引述,写作者对该领域的某个话题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和归纳,有助于熟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找到研究空缺。引言部分引述使用较多,具有“劝谏性”和“推动性”,有助于加入学术对话(转引自Wang & Yang 2015:163)。

但是,引述的重要性在学术写作教材中并未得到充分论述。首先,引述的介绍重形式而非交际,主要对直接引述、释义、总结(Gayte 2013;Wallwork 2013)和参引格式(MLA、APA等,如Gillettet al.2009)进行介绍,即使提到非融入式和融入式引述(如Swales & Feak 2013;Gayte 2013),也只是对其定义进行描述,并未提供清晰、系统的阐释。其次,相关教材未提及引述特征的学科差异(Thompson & Tribble 2001),而这些差异(Becher & Trowler 1989;Hyland & Tse 2004;Charles 2006a)又不容忽视。立足交际目的和学科差异来指导引述特征的使用正是本研究目的所在。

2.文献综述

2.1 二语学习者引述使用现状

对二语写作者来说,由于不明确引述的目的和功能,他们很难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引述(Mansourizadeh & Ahmad 2011)。受文化或语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引述意识不强,经常出现引述他人研究观点、成果却不说明出处的现象(Shi 2004;Abasiet al.2006),或很少通过引述来增加自身研究的可靠性。其次,与国际期刊论文相比,本硕博学位论文引述重点不够明确(徐昉2016),即学习者不清楚论文各部分的引述内容。再次,学生论文中引述功能使用较为单一,过多使用基本功能,即“溯本求源”,对复杂功能(如“比较”和“关联”等)却很少使用(Petrić 2007;徐昉 2016),且较少使用非融入式引述(Thompson & Tribble 2001;徐昉2016)。学习者多对已有研究进行罗列,凸显原作者,而非将其融入文章结构中,呈现典型的新手写作特点(Polio & Shi 2012)。学习者不知道引述什么、如何引述,说明需要进一步明确引述内容和功能的关系,以帮助学习者明确引述目的,从而有效防止剽窃。

2.2 引述跨学科研究

不同学科间存在不同的“引述倾向”(Thompson & Tribble 2001:92),主要体现在引述形式和引述功能两个方面。在引述形式上,无论是硬科学还是软科学,成熟写作者都倾向于使用非融入式引述(Thompson & Tribble 2001;Hyland 1999,2002;Cao & Hu 2014),以凸显信息,体现学术写作客观性,但融入式引述的特点及其学科差异尚不明晰。

引述功能方面的研究以描述不同功能的使用频率为主(Thompson & Tribble 2001;Harwood 2008;Mansourizadeh & Ahmad 2011;Samraj 2013),鲜有深入的语境化分析。Petrić(2007)针对16篇硕士论文的研究提及引述功能和引述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指出“溯本求源”“例证”“采纳”三个功能可通过非融入式和融入式来实现,“参考”功能多为非融入式,但对其他几项功能,如“应用”和“评价”等未做探讨。相比而言,徐昉(2012)的研究颇为全面,涵盖了国际期刊论文的综述(引言)、方法、结果与讨论三个部分,分析了所有引述功能对应的文本形式,并结合每部分的语步特征,指出可供选择的高频引述内容和引述功能,解决了引述功能使用较为单一的问题。但是要想使引述更加适切,需要将引述功能与作者目的、引述内容结合起来同时考虑。此外,该研究只涉及应用语言学一个学科,不能涵盖其他学科的引述特征。为此,本研究尝试对四个学科的引述特征进行比较,旨在挖掘不同学科是如何通过引述增强文章说服力的。

引述功能方面的研究也存在差异。应用语言学国际期刊论文中引言部分“关联”和“比较”使用较多(徐昉 2012);而植物学博士论文引言部分的引述功能则以“溯本求源”为主(Thompson 2005);社会学期刊论文引言部分使用较多“参与”功能,计算机科学期刊论文引言部分则较多使用“标记”功能(Harwood 2008)。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首先,语料使用不统一,研究者均使用自建语料库,选学科标准不一致;其次,各项研究的语体不一致,有国际期刊论文,也有学位论文,语体不同也会影响引述功能的选择(Shi 2008;Samraj 2013);最后,各个研究对引述的定义和分类不同。

鉴于此,本研究对现有框架进行了整合和修正(Thompson & Tribble 2001;Petrić 2007;Mansourizadeh & Ahmad 2011;徐昉 2012),从而得到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如表1。

基于该框架,本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

(1)在实证类英语论文引言部分,不同学科的引述文本形式、引述内容、引述功能呈现怎样的分布特征?

(2)在实证类英语论文引言部分,不同学科的引述内容和引述功能是如何匹配的?

表1 学术语篇中的引述特征分析框架

3.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为保证学科代表性,我们先按照“硬学科—软学科”和“非生命学科—生命学科”(Biglan 1973:207)分别选取了物理学、生物学、外国语言文学和教育学四个一级学科,如图1所示。然后根据“纯学科—应用学科”标准(Biglan 1973:207),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科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2013)》中对一级学科下属二级学科的简介,选取每个领域中应用性更强的二级学科,分别是:凝聚态物理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应用语言学、特殊教育学。接下来我们从各学科选取5个影响因子大于1.5且得到业内专家认可的顶级期刊。所选期刊仅对数字上标或括号等呈现方式加以规范,对本文将要探讨的三个引述特征未做要求,故可排除期刊对文章引述特征使用的影响。最后我们从所选期刊中随机抽取3篇近5年(2014—2018)发表的实证类文章,共60篇。所有文章均删除作者、图表、节选片段、访谈、段落引述、补充信息、致谢、文末参考文献等信息,建成库容为363,948字 的 语 料 库EJAC-2018(English Journal Articles' Corpus-2018), 如 表2所 示:

图1 一级学科选取标准(Biglan 1973:207)

表2 EJAC-2018的文本和库容信息

3.2 数据收集及分析

我们结合语境用MAXQDA 12.0对EJAC-2018的文本,从引述文本形式、引述内容、引述功能三个维度进行标注。引述的计算方式为:不论单引还是群引,每个括号算一次引述(Mansourizadeh & Ahmad 2011;Samraj 2013;徐昉 2012)。标注完成后,由专家抽取10%文本进行检验,在引述文本形式、内容、功能三维度上,两位标注员信度分别为100%、100%、98%。

4.四个学科引述特征分析

四个学科引言部分的引述特征统计结果见表3、图2、图3。因各学科引言长短不一,为便于比较和分析,所有数字均为每千词标准化频率。

4.1 引述文本形式

本研究中引述文本形式统计结果见表3。总体上,四个学科均以非融入型引述为主,其中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引述密度最高(24.7次/1,000词);卡方检验表明,应用语言学的非融入型引述使用频率(11.3次/1,000词)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学科(χ2(ALvsEdu)=26.44,p=.000;χ2(ALvsPhy)=52.03,p=.000;χ2(ALvsBio)=77.38,p=.000)。

表3 四学科引言部分引述文本形式特征(单位:每千词)

非融入型引述凸显信息,是对客观性这一学术规范的尊重,因此其占主导地位是业内共识(Hyland 2002;Cao & Hu 2014)。借此写作者可以构建“圈内人(insider)”的身份(转引自Ivanič 1998:68),被学术社团接受,为进行学术对话打下基础。此外,非融入型引述通过将被引人信息置于句末或数字上标,最大程度上保证信息流不受阻,使叙述更完整,学术对话更流畅(Hewingset al.2010)。

应用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学科认识论不同有关。在“知识-知者”(knowledge-knower structure)连续统中,应用语言学更靠近“知者”端(Maton 2007:93),有更强的“知者能见度”(knower visibility)(Cao & Hu 2014:28)和“论辩性”(discursivity)(Hyland 2002:14),因此更倾向于使用融入型引述来体现自己的“专业身份”(Hyland 1999:359),增强自身研究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它们的读者群体不确定:可能是该领域的专家同行或是对此领域不甚了解的外行,所以写作者需尽可能详细地构建研究语境,陈述前人具体的研究及贡献,厘清该领域的进展。而其他三个学科,尤其是生物学和物理学,相比于被引人的权威,他们更注重研究过程,忽略人为因素,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写作者只是“真理的发现者”(Cao & Hu 2014:28)。

表3还显示,在融入型引述中,四个学科动词支配式的使用均多于作者名称式。这是因为通过动词支配式可体现被引人或写作者的态度和立场(Hyland 2002),有助于写作者加入学术对话。

4.2 引述内容

四个学科的引述内容差异见图2。四学科引述较多的都是“结果”(>6次/1,000词,占比均>35%),徐昉(2012)也发现应用语言学期刊引言部分对前人研究“结果”引述较多(21.23%),仅次于“观点/解释”(32.06%),这与引言部分的三个语步有关:首先,写作者通过大量引述提供较为宏观的背景、确定研究地位;其次,介绍关于某具体话题前人已做过研究,对前人结果或观点进行解释,指出尚未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自身研究在方法、模型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从而凸显自身研究的价值(Cargill & O'Connor 2013)。在前两个语步中,四个学科引述研究“结果”较多,而“方法/手段”和“理论/模型”使用较少(<2.5次/1,000词)。

除“结果”外,其他内容的引述存在学科差异。比如,生物学文章话题一般较具体,很少提及研究范围,所以“内容/话题”的引述量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学科(χ2(BiovsAL)=20.89,p=.000;χ2(BiovsEdu)=4.90,p=.027;χ2(BiovsPhy)=8.62,p=.003);语言学“内容/话题”引述量却是四学科中最高的,且显著高于教育学(χ2=18.20,p=.000)和生物学(χ2=20.89,p=.000)。仔细观察发现,该学科“内容/话题”平均值为9次/篇,其中两篇文章(AL0201 & AL0503)的引述量分别为23次和22次,占总数1/3,使得整体数值偏高。

图2 四学科引述内容分布情况(单位:每千词)

4.3 引述功能

四个学科的引述功能差异参见图3。在引述功能上,各学科均使用较多“溯本求源”(>7次/1,000词)和“关联/归纳”(> 4次/1,000词)。在“溯本求源”上,本研究结果与应用语言学期刊论文(徐昉 2012)、植物学博士论文(Thompson & Tribble 2001)和性别研究硕士论文(Petrić 2007)引言部分的结果基本一致。“溯本求源”旨在标明信息来源,是“最基础、最易掌握”的功能(Petrić 2007:247),是区分前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方式,是写作者“自我保护”的手段,也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Harwood 2008:8),有助于防止剽窃、被本领域学术圈接纳、加入学术对话、体现作者意识(Abasiet al.2006;Swales & Feak 2013);此外,“溯本求源”的引述既可被读者赞同,也可被批驳,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辩论空间,为进一步讨论做铺垫。在“关联/归纳”上,本研究结果与徐昉(2012)的结果一致,体现了期刊论文引言部分的特色,即:强调在不同研究之间建立关系网络,提供较为完整的研究现状,进而为下文揭示研究空缺做铺垫(Samraj 2013)。较多使用“关联/归纳”说明写作者熟悉引言部分的规范,注重在引述时建立不同研究之间的联系,构建研究网络,从而为提出研究问题做铺垫。而学习者在引述时通常存在不提供出处,以及缺乏关联的现象(Shi 2008),导致学术剽窃或内容过于散乱等问题,因此这两项功能是教学的重点。

相对而言,在引言中“采纳”功能较少使用(< 1次/1,000词),Petrić(2007)在性别研究的研究中也得到类似发现,说明引言部分确实主要关注宏观框架的构建而很少通过引述前人的某种说法来凸显自己的研究。

学科差异主要体现为:生物学和物理学在“关联/归纳”的使用上显著多于其他两个学科(χ2(BiovsEdu)=22.68,p=.000;χ2(BiovsAL)=34.00,p=.000;χ2(PhyvsEdu)=4.27,p=.039;χ2(PhyvsAL)=9.58,p=.002),可能与前两个学科更加强调引言部分的文本经济性有关,通过该功能可整合多个引述,“在有限空间传达更多信息”(Mansourizadeh & Ahmad 2011:158)。

图3 四学科引述功能分布情况(单位:每千词)

5.引述特征与建立多声对话

单纯考虑引述功能或引述内容,往往导致为了引述而引述,展示自己的文献阅读量或引述与主题无关的内容,述有余而评不足(Leeet al.2018:2)。为了实现特定功能,采取合适的引述内容,建立学术对话,才能增加论文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仅描述功能频率无法理解写作者的引证意图及其明确的立场和观点(Leeet al.2018:10),故本研究总结了引述功能与内容的八种常见匹配方式(见表4)。

表4 引述功能与引述内容的常见匹配方式

首先,“溯本求源”在追溯起源,避免剽窃,凸显本研究价值的时候,通常与“结果”“概念”“观点”等内容匹配。

(1)Limited research has examined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In the aforementioned study by Adelmanet al.(1989),girls in the sample reported significantly lower satisfaction … McCullough and Huebner (2003) found no gender differences … These findings were not replicated in a later study (Huebner,Suldo,Valois, & Drane,2006) …These limited and mixed findings suggest additional research is needed …[Edu0503: 206-207]

例(1)讨论了关于性别和民族是否会影响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通过梳理1989—2006年间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写作者指出该话题一直被关注却有不同发现,所以可进一步探讨,体现出本研究价值。而且,其追溯到1989年的研究,表明对本领域了解较透彻,树立了权威研究者的身份,证明有能力弥补空白(Fazel & Shi 2015)。最后,在描述前人发现时,写作者仅客观提供研究出处,拉开自己与被引研究的距离,减少自身要承担的学术风险(Petrić 2012);对研究空白的描述使不同声音介入,在进行自我保护的同时扩大了对话空间。

其次,写作者通过“关联/归纳”整合相关文献而非逐一描述,常与“结果”“内容”或“观点”匹配。这样可构建研究背景或网络,夯实证据,增强论证的说服力(Harwood 2008;Fazel & Shi 2015),并“推动论证发展”(Leeet al.2018:9)。

(2)In recent years,… Cu3MX … commonly known as sulvanite,have attracted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ossible multiple uses as solar cell absorbers and TCs among others[12-14].Particularly,Cu3TaS4 is transparent in the visible region,… which facilities its possible use in light modulators,solar cells,optoelectronic and photo-catalytic devices[12,13].In general,the sulvanite family are p-type semiconductors[15,16] which will be very intere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mentary p-n junctions … Also,sulvanite showed ionic conductivity that is due to a small number of interstitial Cu+ ions[15,16].Different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grow sulvanite crystals.It is important to keep in mind that stoichiometry sulvanite crystals … have never been grown,indicating that crystal impurities associated mainly with interstitial Cu ions and other atomic elements,and Cu and X vacancies are present as well[12-19].Recently,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Cu3MX4 were calculat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20-23].In these studies … the presence of any excitonic effects have been neglected.… we have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the quasi-particle dispersion relation,…[Phy0502: 2]

在例(2)中,写作者首先引述[12-14]概述研究话题,表明近些年作为太阳能电池吸收剂和TC的多种用途使得亚硫酸盐成为研究热点;接着,用[12,13,15,16]文献中的结果证明该物质确实有多种用途;然后,写作者引述[12-19]的观点,认为亚硫酸盐晶体未得到生长说明间隙Cu离子和其他原子元素以及Cu和X空位相关的晶体杂质同时存在,该观点得到多数人支持,并非作者一家之言,自身立场得到支持;最后,写作者指出目前计算Cu3MX4特质的方法均忽略了激子效应,所以将针对粒子色散关系等加以研究。“关联/归纳”功能不是对知识的“简单描述”(knowledge-telling),而是对其进行“加工转化”(knowledge-transforming)(转引自Hirvela & Du 2013:87)。

再次,“参考/例证”研究结果,可佐证写作者观点,增强说服力;还能引发读者共鸣,促进被引人、写作者、读者之间的学术对话,实现“人际互动”(Hyland & Tse 2004:158)。

(3)They found that the use of chunks discriminated among levels,… but the lexical frequency profile,… and word length did not.Their findings run counter to other studies on lexical development (e.g.,Jarvis,Grant,Bikowski, & Ferris,2003; Laufer & Nation,1995; …),… What researchers have commonly suggested is the contribution of lexical diversity to lexical proficiency scores (e.g.,Bulte & Housen,2014; Crossley,Salsbury,McNamara, & Jarvis,2010).For example,Crossley et al.(2010) … found that the … Less research,however,has focused on how the various lexical measures change over time.[AL0503: 278]

例(3)中,通过总结文献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写作者举出多项研究,说明业界共识和研究价值;为增加说服力,写作者以Crossleyet al.(2010)这条文献为例,详细解释前期研究和写作者的立场,将被引人、写作者、读者三个群体有效联系起来,增强文章的互动性,扩大了对话空间,使学术对话成为可能。

最后,“识别/确认”将“结果”置于主位,削弱研究者的凸显性,同时通过汇报动词体现作者的立场,调节对话空间。

(4)The existence of open nucleosome particles and hexasomes was observed by ChIP-exo and MNaseseq experiments in vivo11.H2A-H2B dimer dissociation has also been observed during transcription,replication and remodeling12,13.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passage of RNA polymerase II through the nucleosome opens the nucleosome and generates the hexasome,which allows the nucleosome to remain partially assembled during transcription13,14.[Bio0402: 1]

例(4)中,写作者将名词化短语或it置于句首,凸显研究成就,强调了被引人对相关领域作的具体贡献(Charles 2006b)。接着,写作者运用observed和shown这两类“事实型”汇报动词(Hyland 1999:350),表明自己对此结果持认可态度,也保持了学术客观性,容易被学术社团所接受。这种将自身立场融入描述的方式,使读者在解读和讨论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写作者的观点。

6.结语

基于四个学科引言部分的引述特征分析,我们发现学科间共性和差异并存。学科共性主要体现在:在引述形式上,四个学科均以非融入型为主,较为关注信息和研究发现而非研究者,体现学术文章的客观性,呈现成熟学术写作特征(徐昉 2016);在引述内容上,四个学科均引述较多“结果”来铺垫研究背景;在引述功能上,四个学科均结合“溯本求源”和“关联/归纳”等多种功能以达到寻求支持和增强说服力的目的,在重现知识的同时,对其进行关联、分析,使引述上升到知识转化层面;最后,四个学科均强调在引言部分通过引述内容和功能的合理搭配来开辟多声对话空间,促成学术讨论,而非只述不论。

学科差异主要体现在:在引述形式上,应用语言学由于具有更强的论辩性,且读者群体更不确定,所以比其他三个学科融入式引述使用更多,强调被引人的作用;在引述内容上,生物学对前人“话题/内容”引述量显著少于其他三个学科,说明默认读者为对本领域较为熟悉的群体,理解专业话题;此外,生物学和物理学“概念/定义”引述较多,说明一些概念并非常识;同时,在引述功能上,生物学和物理学较多使用“关联/归纳”功能,保证了文本经济性,节省了篇幅。

本研究中的量化分析结果不仅突出了学科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还对引述什么、如何引述的匹配方式进行了总结,有助于指导现有学术写作教学及指导手册的改进。首先,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非融入式引述在各学科中的主体地位,可以改善学生写作中非融入式引述不足的现象(Thompson & Tribble 2001)。其次,可在引述内容方面对学习者加以引导,突出引述重点。四个学科在引言部分主要引述已有文献的“结果”来构建研究背景,因此可指导学习者更加关注研究发现而不是研究话题本身。此外,在功能上,除“溯本求源”之外,成熟的写作者充分运用“关联/归纳”“参考/例证”“比较”等进行分析和讨论,构建多声对话,体现自身研究价值,因此可引导学习者加强“关联/归纳”和“参考/例证”功能的使用。最后,写作不是单声的,而是多种声音相互对话以促进论证发展的过程,更是说明研究价值的所在。因此,引言部分应在扩大对话空间的同时表明自身立场。学习者应选择引述内容与功能高频匹配形式,既从中寻找支撑,又对所引述内容加以评析,而非简单描述,从而达到加入多声对话的目的。只有对引述特征有较系统、深入的了解后,学习者才能用正确的方式和功能进行引述和创作,从而被学术社团接受,加入学术对话,进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写作者学术学习者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写作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