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隔附子饼灸治疗肾虚腰痛的临床观察

2019-08-22张齐娟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附子肾虚腰痛

何 青 张齐娟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武汉 430000

腰痛是指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临床发病率较高,尤其好发于中老年人。中医学认为,腰痛多由感受外邪,或因劳伤,或因肾虚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脉络失和,腰府失养所致。其中肾虚是中老年人发生腰痛的根本原因,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导致肾精亏虚,无以滋养腰府筋脉而发生腰痛。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联合隔附子饼灸治疗中老年肾虚腰痛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肾虚型腰痛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其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62.7±4.8)岁,年龄范围为42~75岁;病程(1.7±0.4)年,病程范围为4个月~20年。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59.3±2.1)岁,年龄范围为39~80岁;病程(1.8±0.2)年,病程范围为6个月~15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内科学》[1]中肾虚腰痛的诊断标准,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过劳加重,躺卧减轻,反复发作;②起病隐匿,病程缠绵,腰痛超过3个月;③符合西医学中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等诊断;④近2个月内未接受其他治疗。

排除标准:①经腰部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结核或肿瘤等;②合并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③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对艾灸烟雾过敏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⑤瘢痕体质或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针刺治疗,取穴命门及双侧肾俞、志室、腰夹脊、委中、太溪、复溜。常规消毒,毫针针刺得气后行捻转补法1 min,留针30 min,留针期间再行捻转补法1 min,针刺治疗1次/d。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隔附子饼灸治疗。附子饼由本科室自制,将熟附子研细成末,附子粉与面粉按2:1比例混合后用新鲜姜汁调配,搅拌成泥,由模具制成直径约4 cm、厚度约1 cm的附子饼。患者取俯卧位,用蘸有姜汁的棉球将腰部涂搽一遍,取5个附子饼,隔着单层纱布分别置于命门及双侧肾俞、志室穴。用针灸针将附子饼中央点刺成孔,取适量蕲春陈年清艾绒捏成柱状置于附子饼上,点燃艾柱进行艾灸,燃尽为1壮,每次每穴3壮,隔附子饼灸治疗1次/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2组患者腰痛程度。具体做法是,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得分越高,代表腰痛程度越严重。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痊愈 腰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好转 腰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无效 症状未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n=48,分,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48,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腰痛一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记载:“腰者,肾之府也,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证治准绳·腰痛》载有:“肾虚是根本,余者皆为标也。”《景岳全书·腰痛》有云:“腰为肾之府,肾与膀胱为表里,故在经则属太阳,在脏则属肾气,而又为冲任督带之要会。所以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阴不足,最宜以培补肾气为主。其有实邪而为腰痛者,亦不过十中之二三耳,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中医学认为,肾和腰部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关系,无论是虚证引起的腰痛,还是寒湿外感引发腰痛,其病位皆在肾。腰痛以肾虚为本,风寒湿热、气滞血瘀为标。肾虚是腰痛发病的关键,肾精亏损,则腰府失养,外邪、劳累与外伤极易诱发腰痛,致腰部酸软无力,其痛绵绵,治疗以补气益肾、温经通络为原则。

针灸是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通过刺激腧穴激发经络传导功能而发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治疗作用。本研究针刺取穴命门及双侧肾俞、志室、腰夹脊、委中、太溪、复溜,其中命门位于督脉,是人体阳气之门;肾俞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肾之背俞穴,可温肾固阳,是治疗肾虚腰痛的要穴;志室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可益气壮阳、益肾固精,主治遗精、阳痿等肾虚病证,及小便不利、腰脊强痛等;委中为足膀胱经要穴,善治腰背疼痛,有舒经活血、散瘀通络之效;太溪是肾经原穴,可强健腰膝、滋阴补肾;复溜为足少阴肾经经穴,可补肾益气。诸穴配伍,共奏补气益肾之功。

隔附子饼灸是传统艾灸疗法隔物灸的一种,临床广泛用于痛症与虚症、寒证。附子辛温大热,归心、脾、肾经,是中药“回阳救逆第一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艾叶辛苦温,归肝、脾、肾经,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隔附子饼灸具有温中补虚、温肾助阳的功效,崔秀敏等[3]运用针刺加隔附子饼灸治疗老年女性尿失禁,谢冬群[4]以隔附子饼灸联合温针灸治疗胃脘痛,陈丹姗等[5]采用隔附子饼灸配合雷火灸十七椎治疗肾气亏损型痛经,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利用隔附子饼灸刺激特定腧穴,使艾叶及附子的药性借助火力直达病所,达到温经祛痛、强腰益肾的目的,且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容易被接受等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结果表明,对于肾虚腰痛患者,运用针刺联合隔附子饼灸治疗可显著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隔附子饼灸治疗中老年肾虚腰痛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附子肾虚腰痛
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经方中“附子一枚”的古今考证研究*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透视“肾虚综合征”
有毒的附子产值高
自测是否肾虚你中招了吗?
补肾八大误区
自测肾虚10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