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坝州玉米丝黑穗病加重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2019-08-21汪东宁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防治方法

汪东宁

摘 要 根据我州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损失、影响情况,从品种、气候条件、菌原积累方式、种植户防治意识等因素进行分析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偏重发生的原因,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行之有效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防治方法

玉米是我州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0万亩左右,占整个粮食播面的29%,占粮食总产量的42%,在我州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发生与为害逐年加重,成为危害玉米的主要病害,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发展。据调查,该病在海拔2000m以上的半山和高半山区发生较重,发病面积达5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25%,一般田块发病率4%~11%,严重田块达42%以上,产量损失一般为4%~11%,重者达42%~70%。还因丝黑穗病发生引发种子纠纷事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偏重发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

1 病害加重的原因

1.1 品种抗病性较差

目前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品种都不太抗病,遇到带菌土壤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就发病较重。据调查,感病品种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率为17%~67%,且同一个感病品种,露地种植重于地膜覆盖种植,旱坡地重于水浇地。

1.2 气候条件适宜

玉米丝黑穗病是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播种时土壤的温湿度条件与发病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土壤含水量对发病的影响较大,土壤墒情良好,发病显著减轻。我州春季易干旱或倒春寒,玉米播种后前期土壤墒情差或地温低,幼苗出土慢,导致病菌侵染机会增大。如2003年春季干旱持续时间长,玉米丝黑穗病在部分地区大发生,严重的地块发病率高达67%,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1.3 菌源积累多

玉米丝黑穗病是土传病害,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左右。调查表明,玉米连作时间愈长,发病愈重。而我州玉米种植区大多是连年连作,即使轮作也只是1年轮作,致使土壤中病原菌积累越来越多,发病加重。

1.4 农田病残体未及时清除

大多数农民轻视对病株残体的清理工作,不及时拔除病株,有些农民即使把病株拔除了,也不进行深埋或烧毁处理,就放在田边地角,病残体干了以后病菌又随风吹回田中;还有些农民将病株喂养牲畜,又使病原物随牲畜粪肥进入田间,是田间菌源量逐年积累增多,致使发病急增。

1.5 农民拌种防病意识淡薄,防治技术落后

播种前大部分地方不进行拌种或使用种子包衣,而玉米丝黑穗病苗期不表现症状,等成株期表现出症状时已无法防治。目前生产上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方法主要是农药拌种,但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一是种子表面的药粉易脱落,常因药量不足,防病效果下降;二是种子表面着药量有一定限度,加大药量拌种困难,达不到预期效果;三是主要药剂粉锈宁已使用多年,黑穗病菌已产生抗药性。

2 防治对策

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土传系统性病害,苗期侵染期长,必须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药剂拌种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为害。我州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必须因地制宜,灵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1 选用抗病品种

玉米品种之间对丝黑穗病的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丝黑穗病菌不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因地制宜地选择抗病品种是控制丝黑穗病的有效措施。同时,科研育种部门在选育玉米新品种时要注重品种的抗病性,采用抗病丰产的自交系,尽快选育出抗病品种投入生产。

2.2 加强栽培管理

一是合理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不带病残组织的粪肥,减少土壤中的侵染来源;二是雨后抢墒播种,或坐水浅薄,播前灌溉,保证土壤水分良好,促进玉米尽快出苗;三是调节播期,提高播种质量,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可减少病害侵染的机会,减轻发病。这些栽培措施对当前缺乏高抗品种,又没有药剂拌种的边远山区尤为重要。

2.3 坚持轮作倒茬

有条件的地区,尽量与其他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这样种植可减少菌源积累,减轻病害的发生。

2.4 清洁田园

发病田在间苗定苗时选留大苗壮苗,剔除病弱苗和畸形苗;出穗后割除病雄穗和病果穗装入塑料袋中,带出田间深埋或烧毁,防止病菌孢子在土壤中扩散和积累;严禁病株饲养牲畜;秋季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翻土地。这些措施可有效地减少病菌在田间传播,控制丝黑穗病的重复侵染及蔓延,也可减少田间菌量,减轻来年发病。

2.5 搞好药剂拌种,提高防治技术

藥剂拌种是防治玉米是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效果较好的药剂有:2%戊唑醇(立克秀)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拌种;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以上两种药剂均采用湿拌,即将药剂加入按种子重量4%的水中,调配成药液拌种,也可用稀米汤代替水,调制药液以增加粘着性,充分拌匀后晾干播种。另外,也可使用20.75%福·克·腈菌悬浮种衣剂包衣玉米,可有效控制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和为害。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防治方法
浅谈玉米空秆病的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治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分析果树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及防治方法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