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康复中应用效果分析

2019-08-21王倩江玥李雨芳朱红龙海滢李蓓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7期
关键词:失语症脑卒中康复

王倩 江玥 李雨芳  朱红 龙海滢 李蓓

摘要目的:研究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康复情况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脑卒中失语症患者8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观察组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千预措施,采用据蒙特利尔认知评定表(MoCA)及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认知功能差异性予以分析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MoCA、MMSE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失语症悲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及意义。

关键词 认知功能训练;脑卒中;失语症;康复;效果;分析

目前在我国临床中,脑卒中为老年阶段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其主要是因脑血管病致使脑供血不足。脑卒中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最容易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行为、语言和精神异常更常见于脑外伤,若早期不能及时治疗会发展成不同程度的行为、语言和精神异常等症状。因此,脑血管病是引发其认知障碍、获得性智能受损的一类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有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语言认知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情绪心理功能障碍。其主要特征表现分为认知功能缺陷及记忆力缺损,行为能力受限,也可伴有视觉、语言或情感方面的障碍。易受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易反复发作,其病程长且迁延难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临床诊疗经验的不断积累,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具有明显疗效1I一21。本文通过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采用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观察其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8年2-12月收治脑卒中失语症患者80例,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51~75岁,平均(55.2+6.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1)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如护理人员通过打手势语指导其慢慢恢复,定时增加活动锻炼。(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功能训练干预措施,指导患者进行知识培训,包括过程、目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以图片或手法演示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并积极开展活动。①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运动需患者进行配合,为增强患者依从性,在康复训练师督促下行康复运动训练,针对个人制定运动方案。为最大限度减轻操作中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操作时动作轻柔;患者在治疗的早期要平躺卧床休息,患侧肢体不要妄动并避免用力,待病情好转时可适当进行轻微运动。告知运动锻炼益处,选择坐位并及时下床以简单的活动方式运动。不需选择医疗器械,初始需要有他人帮助然后至自己单独锻炼,尽可能通过主动运动以充分利用健侧肢体促进患侧肢体部位的运动,每次运动量主要以患者耐受为度。在康复中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程度,训练时注意忌硬拖拉,切勿使关节部位损伤、受压;坐位训练时动作要慢。通过运动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体能;采用康复疗法,有助于患者进行肢体关节等运动,运动10min/次,进行3次/周,运动时间可依患者自身情况予以调整B一4。②心理:患者难以避免产生不良情绪(惶恐、焦躁等),加上因治疗承受的心理压力巨大,较差的状态持续下去会对治疗产生反面影响。经与患者进行亲切言语交流及指导其稳定情绪,增强患者信任度,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进一步促进康复。为积极了解患者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需进行多次定期的随访。随访时有效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相關疑难问题并进行详细的健康指导15-6。

评价指标: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认知方面进行比较。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经过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身体活动自如。②有效:症状部分消失,可进行简单动作。③无效:患者干预后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对两组纳入者进行评估神经心理学,其指标包括MMSE、MoCA,其积分值为0~30分,分值越高,症状改善越明显。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为95.0%。观察组干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认知状态评分比较: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干预后,其认知状态包括患者的MMSE评量表、MoCA评量表评分,观察组康复训练后分数明显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讨论

脑卒中在临床上又常称为脑中风,近几年其发病率呈大幅增长趋势,发病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脑卒中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精神刺激、不良生活习惯、气候偏寒、环境恶劣、过度劳累、活动度较剧烈等。患者在发生脑出血后病情发展较迅速,临床主要表现包括意识消失、异常的肢体语言甚至失语、头痛剧烈、恶心、呕吐等。目前我国针对脑卒中后失语症传统治疗上最常使用常规治疗方案,虽对脑卒中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后治愈性较差,复发率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缺陷。有报道称根据病因、病机,采用适当认知功能训练措施有较佳效果,可提高预防水平及治疗措施。

本文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提高了15.0%且认知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也说明了认知功能训练干预临床疗效确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应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同时需采取相关的知识教育活动,是有效治疗患者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有益于改善患者诊治效果,对并发症控制有一定的帮助,使患者最大程度的获益或减少危害的发生,达到降低患者不良发生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小华,曾小利,曾媛媛.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恩必普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869-1870.

[2]张茹,赵亚军,袁海花.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9(12):552-554.

[3]刘晓丽.早期语言康复训练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6):141-142.

[4]郑京润,王英,权玉姬.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早期康复疗效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2,6(5):682-683.

[5]况雪娟,孙凤香,张淑霞心理康复结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7):2783.

猜你喜欢

失语症脑卒中康复
失语症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医文化失语症”现象及应对策略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