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2017年北京劲松地区两癌筛查结果初步分析

2019-08-21欧阳朝晖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7期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乳腺癌

欧阳朝晖

摘要目的:分析劲松地区2012-2017年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结果。方法:回顾2012-2017年乳腺筛查总人数3049例和宫颈筛查28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49例乳腺筛查者中发现癌前病变1例,导管上皮癌1例,乳腺浸润癌1例。2015年和2017年乳腺增生及乳腺纤维腺瘤发病率明显低于2012年和2013年。2842例宫颈筛查者中发现CINI3例,CINII4例,CINI2例。2015和及2017年生殖系统炎性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2012年和2013年。结论:两癌筛查不仅能够在早期发现疾病,而且可以发现并将病情控制在癌前病变,极大地保护了妇女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两癌筛查的推进向广大妇女普及了宫颈癌与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女性对于自身的护理及清洁意识,促进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大降低了生殖系统炎性疾病发病率及除乳腺癌外的乳腺疾病发病率。

关键词 劲松地区;妇女两癌;筛查;乳腺癌;宫颈癌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家癌症中心统计女性发病前十位恶性肿瘤构成,乳腺癌位于第1位(17.07%),严重威胁着妇女的生命和健康。乳腺癌发生机制并不明确,但是肥胖、生育、遗传是引发乳腺癌的重要因素。临床治疗乳腺癌,以多学科联合治疗为主要模式"。乳腺癌筛查是公认的最有效群防措施,可早期发现,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子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3位,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估计,2015年我国子宫颈癌新发病例98900例,死亡病例约30500例,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子宫颈癌防治形势。子宫颈癌是发生在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与宫颈管内被覆柱状上皮交界的惡性肿瘤。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哈拉尔德.楚尔.豪森证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特别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至少间隔半年连续2次检测出同一高危型HPV)密切相关。HPV平均感染期限为8个月,80%的感染在1年之内被清除,而呈持续感染达2年以上病例仅9%,平均8~24个月可发生CINI~I,平均8~12年可发生子宫颈浸润癌5。宫颈癌筛查目的是发现宫颈癌前病变阻止其发展成宫颈癌。

两癌筛查在原卫生部和全国妇联“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和北京市2008-2009年度“为户籍适龄妇女提供子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工作基础上,于2011年4月下发“北京市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实施方案[京卫妇精字(2011)14号],自2011年开始在全市开展户籍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工作,逐步形成两癌筛查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提高北京市妇女两癌的早诊早治率,可有效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川。

本文总结分析劲松地区2012-2017年妇女两癌筛查结果,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癌。两癌筛查的推进向广大妇女普及了宫颈癌与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女性对生殖器官的防病意识,2015年和2017年女性生殖系统感染及除乳腺癌外的乳腺疾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妇女保健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总结分析劲松地区2012-2017年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结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回顾2012-2017年3049例乳腺筛查者和2842例宫颈筛查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5~64岁,平均(49.72±2.39)岁。

两癌筛查:①乳腺癌筛查:实施触诊,B超检查,X射线钼靶检查,最终获得异常者。②宫颈癌筛查:妇科内诊,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实施TBS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行阴道镜诊断,阳性者进行组织活检,最终确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观察指标:①宫颈细胞学诊断标准:没有发现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是恶性细胞。②上皮细胞异常:没有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部病变、低度鳞状上皮内部病变。鳞状细胞癌,腺细胞异常,非典型腺上皮细胞,非典型宫颈管腺细胞倾向瘤变,腺癌,其他恶性肿瘤。③B超BI一RADS分级标准:0级:超声未能完成评价,建议乳腺X射线摄影或MRI进行检查。1级:超声未见异常。2级:符合良性声像图改变。3级:良性可能性大,建议6个月后复查。4级:有恶性可能,建议穿刺活检。5级:符合恶性声像图改变。6级:已行活检证实为癌。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乳腺癌筛查流程:劲松地区符合户籍在35~64岁女性的人数在15400人左右。其中2012-2017年中自愿参与乳腺筛查的共计3049人。实施触诊、B超检查,选取阳性者与可疑病变者实施钼靶检查,获得异常者。见图1。

乳腺癌筛查不同年份的区别:将乳腺筛查的3049人再根据年份区分。乳腺癌从X射线钼靶检查异常者中分析,2012和2013年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为0,2015年导管上皮癌1例、2017年癌前病变1例,乳腺浸润癌1例。不同年份筛查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初筛的触诊及B超阳性的比例不断增加,初诊阳性概率的提升并增加钼靶检查阳性的比例,随着医生的经验的丰富,筛查系统对于可疑病例的发觉能力越来越强,更有利于筛查出乳腺癌与癌前病变。由于劲松地区样本量相对较少,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人数过少,年份之间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确实筛查出乳腺癌2例及癌前病变1例。不同年份中乳腺癌筛查指标异常人数,见表1。

乳腺癌筛查中年龄因素的影响:大量流行病学与病因学调查研究表明,年龄是乳腺癌发病的因素之一。乳腺癌一般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为了确认劲松地区乳腺癌发病与年龄之间关联,将3049人再根据年龄分组。经过统计发现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病例35~44岁1例,45~54岁0例,55~64岁2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在35~64岁年龄均可发生。可见,劲松地区乳腺癌发病与年龄之间的关联不是很明显。可能因为劲松地区样本量相对较少,统计学处理没有显示出年龄的区别。但是也暗示了随着北京近几年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女性的工作压力相对提高,进而导致不正常代谢,激素水平紊乱,所以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建议乳腺癌筛查的适龄范围扩大,从35~64岁扩大到25~64岁。不同年龄段中乳腺癌筛查不同指标异常人数,见表2。

乳腺相关疾病:乳腺癌筛查还发现乳腺相关疾病。对乳腺增生及乳腺纤维瘤的发病情况也进行了汇总,再根据年份区分。4次筛查发现乳腺增生1116例,乳腺纤维腺瘤72例,这两类疾病的发病概率在筛查数据中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健康意识均在不断提高。观察显示,2012-2017年随着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普及,乳腺癌筛查的不断推广,这类乳腺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不同年份中乳腺增生及乳腺纤维瘤的发病概率统计结果,见表3。

宫颈癌筛查流程:劲松地区同时开展宫颈癌筛查,符合户籍在35~64岁女性人数在15400左右。其中2012-2017年中自愿参与宫颈癌筛查的共计2842人。实施TBS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诊断,阳性者进一步进行组织活检,并最终确诊为宫颈癌或是癌前病变患者。具体流程,见图2。

宫颈筛查情况汇总:同乳腺癌筛查结果类似,将参与宫颈癌筛查2842人根据不同方式进行分组。

组织活检阳性及分期:发现2012年3例,2013年3例,2015年1例,2017年宫颈癌前病变2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年份之间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确实筛选出了病变患者。见表4。

不同年龄组中宫颈癌筛查不同指标异常人数,经过统计发现35~44岁2例,45~54岁5例,55~64岁癌前病变2例,不同年龄段的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宫颈癌筛查还发现生殖道炎性疾病:4次筛查共发现陰道炎327例,宫颈炎性疾病183例,盆腔炎性疾病17例,子宫肌瘤73例。2015年和2017年生殖器炎性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2012年和2013年。见表6。

讨论

近年来,女性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乳腺癌的发病与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晚、不孕、乳腺癌家族史等有关,另外营养过剩、肥胖、高脂肪饮食、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与乳腺癌的发病也有一定关系,乳腺囊性增生及乳腺纤维腺瘤都与内分泌失调导致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女性内分泌失调也有一定社会原因,现在社会压力大,女性的精神负担也不断增加,再加上缺乏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及自我调节疏解能力,也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造成紊乱,因而发病。而乳腺癌的起病隐匿,早期乳腺癌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不利于临床发现和确诊。正因如此,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筛查能较早发现乳腺癌。从数据看出筛查出乳腺癌及癌前病变3例,并且筛查出大量乳腺增生及乳腺纤维腺瘤,提高了筛查者对疾病的认知。随着两癌筛查的深入,社会的广泛宣传,妇女加强了对乳腺癌及乳腺疾病的认知,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本文数据也证实,2015年和2017年的乳腺筛查乳腺增生及乳腺纤维腺瘤发病率明显低于2012年和2013年。

关于宫颈癌,研究已证实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根本原因。阴道微生态失衡、pH值升高、乳酸杆菌缺乏、炎性反应等可能是促进HPV感染乃至诱发子宫颈癌的关键"。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渐变过程,HPV持续感染发展到宫颈癌需要8~12年,控制以及预防是减少宫颈癌发生的关键。通过宫颈细胞学的筛查能够及时发现宫颈不典型增生,及时给予诊断治疗。从本文数据看出宫颈癌前病变9例,积极的治疗干预可避免发展为癌症。现在宫颈癌疫苗的接种,一定会大大降低HPV病毒感染。北京2019年两癌筛查开始加入HPV这一筛查项,能更早做出诊断,便于随访治疗。另外本地区患有生殖器官感染疾病较多,虽然2015年和2017年患病率较2012年和2013年低,但也应大力宣传女性生殖健康,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改善阴道微生态失衡,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两癌筛查不仅能够在早期发现疾病,而且可以发现并将病情控制在癌前病变,极大地保护了妇女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两癌筛查的推进向广大妇女普及了宫颈癌与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女性对于自身的护理及清洁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大大降低了生殖系统感染及除乳腺癌外的乳腺疾病。

政府免费筛查的两癌项目已形成长效化、制度化。本研究中4次筛查人群数很低,劲松地区户籍常住人口35~64岁女性在15400人左右,平均每年筛查人数760人左右,筛查率仅为4.9%,这样一项惠及广大妇女的健康工程,应加大宣传力度,不仅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宣传,各居委会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组织工作,让每一名女性知晓这项惠民政策,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吴浩,吴永浩,屠志涛.全科临床诊疗常规[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2]魏丽惠,沈丹华,赵方辉,等.中国子宫颈癌

筛查及异常管理相关问题专家共识(一)[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7(2):190-192.

[3] Khan MJ,Castle PE,Lorincz AT,et al.The elevated 10 -year risk of cervical precancerand cancer in women with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type 16 or 18 and the possibleutility of type-specifie HPV tes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J].J Natl Cancer Inst,2005(97):1072- 1079.

[4]北京卫生局,北京妇幼保健院北京市乳腺癌筛查技术手册,2012.

[5] De Castro-SobrinhoJ M,Rabelo- .SantosS H,Derchain S,et al.Bacterial Vaginosi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 showed associat tio onwith severity of cervical neoplasia inHPV-positir women[J].Diagnostie Cytopath-ologr,2016.44(2):80- 86.

猜你喜欢

宫颈癌筛查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