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分析

2019-08-21王晓娥马燕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王晓娥 马燕杰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慢性咳嗽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比较两组咳嗽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咳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可显著减轻咳嗽症状,促进机体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小儿慢性咳嗽;临床疗效

慢性咳嗽是一种儿科常见病,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2种,其中以非特异性最为显著。慢性咳嗽指咳嗽症状持续时间>4周,临床症状不典型,肺部以及胸部临床特征不明显,病程往往较长,对患者生活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传统西医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长期使用极易产生耐药性,且一旦停药,复发率极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临床有大量研究显示,中医学在治疗咳嗽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对于中西医结合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是当前高度关注的热点。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慢性咳嗽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慢性咳嗽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研究组女42例,男58例,年龄3~12岁,平均(7.52+2.14)岁;病程1.2~5.1个月,平均(3.06±1.04)个月。对照组女40例,男60例,年龄4~11岁,平均(7.59±2.05)岁;病程2.5~4.1个月,平均(3.01±1.14)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满足《中医儿科学》中对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凹。②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②研究前曾接受相关镇咳治疗。③肾、肝功能不健全。④存在药物过敏禁忌证。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12~18mg/kg,混合用于0.9%氯化钠溶液1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地塞米松0.2~0.5mg/(kg.d),混合于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7d。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方(药物剂量随症加减)治疗。方药组成:麦冬5g,前胡5g,白术5g,川贝母1.5g,半夏5g,甘草3g,桔梗5g,紫苏子5g,苦杏仁5g,款冬花6g,麻黄3g。体虚汗多者加黄芪、桂枝;干咳少痰者加白果、五味子;痰多者旋覆花、瓜蒌、枇杷叶;咳嗽长久者加乌梅、柯子、百部;1剂/d,水煎服,分3次服用,连续用药2周。

观察指标:(1)咳嗽评分:①无咳嗽为0分;②偶尔咳嗽,无其他不适为1分;③偶尔咳嗽,伴其他症状为2分;④咳嗽频繁。X线显示异常为3分,分值越低,咳嗽症状越轻川。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X线显示无异常,咳嗽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X线显示基本恢复正常,咳嗽症状显著好转。③无效:X线显示无异常,咳嗽症状无变化,甚至有恶化迹象。(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总有效率(。

統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1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咳嗽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咳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咳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评分均显著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引发小儿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例如胃食管反流、鼻咽喉相关疾病等,小儿患者年龄较小,脏器、组织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免疫功能较差,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均极易引发慢性咳嗽。小儿慢性咳嗽属于中医“久咳”等范畴,在中医理论中,肺是咳嗽的主要病变部位,与肾、脾联系密切,脾为生化之源,脾虚致痰生,肾不纳气,则导致肺气上逆,引发咳嗽,故中医治疗该病主要以止咳化痰、宣肺降气为主,辅助平喘、补肾、健脾、润肺。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后咳嗽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黄秀君研究一致。说明中西医结合在小儿慢性咳嗽治疗中有效性较高。本研究自拟中药方中麻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苦杏仁止咳化痰,桔梗具有祛痰、利咽、宣肺作用,紫苏子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川贝母化痰止咳、清热润肺,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白术燥湿利水、健脾益气,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作用,前胡具有降气祛痰作用,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可发挥显著止咳平喘、利气化痰、健脾润肺功效,显著提高了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可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小儿慢性咳嗽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且中药性味温和,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良好,与传统西医治疗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雷颖,陈庆海.止嗽散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3):128-129.

[2]韩新民.中医儿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68-71.

[3]秦长宏.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4):55-56.

[4]白雪梅,徐影,宋华利,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4):79-80.

[5]黄秀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23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6,12(1):40-43.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