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行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研究

2019-08-21张剑李发芹张记栋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7期
关键词:脑外伤

张剑 李发芹 张记栋

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64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采取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预后良好率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治疗后对照组颅内压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额大骨瓣减压术应用于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有可靠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颅内压,值得推广。

关键词 双额大骨瓣减压术;脑外伤;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

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主要是指受到脑外伤后引起的颅内脑肿胀,在临床上是一种严重的综合征,此种疾病会有严重的颅内压力升高的现象。有临床研究表明,传统的保守治疗的疗效不佳。本研究收治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64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64例,平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经CT诊断确诊为双侧弥漫性脑肿胀,经临床降压治疗后无明显效果,甚至病情更加严重,且排除脑疝疾病患者。研究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1~62岁;平均(41.3±3.22)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2例,打击伤9例,坠落伤7例,其他4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32~60岁,平均(42.9±4.21)岁;受伤原因:车祸伤9例,打击伤7例,坠落伤8例,其他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全部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给予对症治疗,主要包括监测颅内压、生命体征,给予营养支持、水电解质平衡、药物脱水、镇静处理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保守治疗,若患者颅内压还无降低趋势,则给予亚低温、苯巴比妥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取患者平卧仰头体位,垫高患者头部15°,在患者头部两侧翼点到颧弓线1em处做1个切口,并且双侧颞部减压,达到眉弓上缘,骨窗下缘,面积18cmx12cm,确定患者额部正中线部位,避开额窦,保留骨岛,在确定颅内血肿部位之后,剪开硬膜,先膨出血肿,在降低颅内压之后,切开患者硬脑膜和骨膜,调整硬脑膜位置之后,充分暴露额叶底部和前中部,随后结扎矢状窦,充分打开侧裂蛛网膜,持续性吸引脑脊液,达到一定的减压效果,医师仔细检查患者颅内情况,在判断患者情况之后在颅内止血,彻底清除患者血肿和坏死组织,设置相关的引流袋叫。

观察指标:①颅内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颅内压情况。②预后:应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对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分为1~5分,其中5分为预后良好,仅伴随轻微残疾,患者能够正常生活,1分则为死亡。患者得分越低,则表明预后情况越差。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数据,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预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24.99%,研究组62.50%,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9.1429,P=0.0024,P<0.05),见表1。

颅内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颅内压均低于治疗前,两组相比,研究组颅内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2。

讨论

脑外伤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是一种较难治疗的重症疾病,在诊疗过程中需要经过CT确诊,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保守治疗,但是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差,因此应该选择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在人体脑部受到损伤之后,会造成严重的脑组织循环缺血、缺氧,脑部细胞发生代谢障碍,进而扩张了脑内血管,由此发生了脑出血、脑水肿等症状甲。双额大骨瓣减压术不仅仅避免了因保守治疗后产生的较多不良反应,还很快地降低了患者的颅内压,在向上膨出患者双侧脑部组织,防止因脑部侧移而损伤到脑部,这样能够有效降低脑疝发生率。临床医师在行双额大骨瓣减压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因祛除整块的骨瓣,充分减小压力,在修补、减张缝合硬脑膜时,尽可能地使用自体筋膜、人工硬脑膜,同时要保证严密的缝合。临床医师还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手术适应证,不要仅仅局限于单侧脑肿胀和局限性脑肿胀,在结扎上矢状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先将大脑镰剪开,充分减小压力,防止两侧脑组织出现压力差值。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预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研究组治疗方法可信度高,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可靠安全,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颅内压,有确切的效果,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相恒新.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9):42-43.

[2]何洪雨,刘华新,于帅,等.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35-38.

[3]滕景情.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60例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9):3632-3633.

猜你喜欢

脑外伤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针灸治疗轻型脑外伤康复期失眠46例
怀旧疗法对老年脑外伤患者抑郁情绪的疗效
脑外伤诊断中磁敏感加权成像和颅脑CT的应用效果对比
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