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2019-08-21王子玉谢朋飞庞华乔峰
王子玉 谢朋飞 庞华 乔峰
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征。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AIDS合并PCP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提高PCP诊治水平。结果:AIDS合并PCP发病与WHO分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轻、中、重度三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白蛋白(ALB)无明显差异,肺部CT早期表现为磨玻璃样病变显著。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可指导临床分期,早期合理应用复方甲基异嚦唑(SMZCO)联合泼尼松治疗,痊愈9例。结论:AIDS合并PCP发病与年龄、WHO分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相关性,肺部CT检查可协助诊断。综合治疗(包括抗逆转录病毒、吸氧、抗肺孢子菌),疗效确切。
关键词 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特点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肺孢子菌肺炎(PCP)是由耶氏肺孢子菌感染引起的,分类为真菌,多发生于器官移植、放化疗、AIDS等免疫低下患者。目前PCP是AIDS患者常见的肺部机会性感染之一。选取12例AIDS合并PCP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AIDS合并PCP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9~72岁,平均(56.79±5.14)岁。WHO临床分期:II期2例,IV期10例。传播途径:异性传播10例,同性传播1例,传播途径不详I例。PCP合并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3例,合并肺结核1例。呼吸衰竭2例,死亡1例。
诊断标准:AIDS诊断符合2011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修订的标准"。PCP诊断符合下列1项或②~⑦项中的任何4项4:①痰检、支气管镜活检或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肺孢子菌阳性;②符合AIDS诊断标准;③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④有干咳、呼吸困难、发热、胸痛或体重下降等症状,而胸部体征不明显;⑤有典型的胸部影像学表现;⑥经验性抗PCP治疗有效;⑦连续3次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增高。
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转归情况。依据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SPO)将患者分为轻度组(SPO2>80%)、中度组(70% 统计学处理:数据使用SPSS19.2軟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引)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症状、体征及发生率,见表1。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查:轻度组2例(16.6%),中度组4例(33.3%),重度组6例(50%)。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ALB)、血沉(ESR)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2。 临床诊断及肺部CT检查:12例患者肺部CT出现磨玻璃型改变5例(41.6%),实变型改变4例(33.3%),间质型改变2例(16.6%),混合型改变1例(8.3%)。 治疗与转归:轻度组单用复方甲基异嗯唑(SMZCO),3片/次,3次/d,口服21d后改为2片/d,预防复发。中、重度组在应用SMZCO的基础上加服泼尼松片40mg,2次/d,持续5d;40mg,1次/d,持续5d;20mg,1次/d,11d后停用。合并口腔白色念珠菌3例,用1.4%SB液含漱,静脉滴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合并肺结核1例,给予四联抗痨治疗。治疗期间出现口唇黏膜糜烂4例,给予碘甘油外敷后治愈。出现I型呼吸衰竭2例。1个疗程(21d)治愈9例(75%),好转2例(16.6%),死亡1例(8.3%)。 讨论 PCP是AIDS常见的机会性感染,肺部影像学无明显改变,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中晚期有高热、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表现,肺部CT见磨玻璃样病变或间质性改变,易误诊为间质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研究结果提示,患者发病年龄偏大,性别无差异,PCP发病与WHO临床疾病分期(II、IV期)相关,目前性传播是我国AIDS传播的主要途径。 HIV作用于CD4*T淋巴细胞,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常并发PCP,是AIDS患者的主要致死疾病。本研究提示PCP发病与CD4水平有相关性,各组间无明显差异;ESR增快占91.6%,三组间无明显差异;AIDS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ALB是评价营养不良的重要指标,低白蛋白血症提示预后不良。本文研究提示,中、重度组ALB明显低于正常值,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14,P>0.05)。 谢正平等将PCP肺部CT表现分为6种类型":透明膜玻璃型、浑浊膜玻璃型、实变型、囊变形、间质型、混合型。对102例PCP患者的CT资料分析表明,PCP特征性CT表现即肺部磨玻璃影占89.2%,在实变型、间质型、混合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膜玻璃影。本文12例患者中仅有4种类型,磨玻璃型占41.6%,可能与观察病例数少有关。 目前治疗PCP,SMZCO为首选,其机理是作用于双氢叶酸合成酶,通过干扰叶酸代谢,对肺孢子菌起杀灭作用,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对于中、重度PCP早期联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肺间质渗出,改善肺换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用药期间预防消化道溃疡。 总之,AIDS合并PCP临床、实验室检查、肺部影像学有特异性,需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4):321-330. [2]郭艳.艾滋病合并卡式肺囊虫的临床及影像学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98-1299. [3]陈龙华,史东立艾滋病合并卡式肺孢子菌肺炎的CT特点与预后的关系J.放射学实践,2016,31(7):634-637. [4]谢正平,朱斌.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CT表现分型与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5(6):44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