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08-21周新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妇科应用价值风险管理

周新

【摘要】目的:探究在妇产科护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价值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144名患者形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根据风险管理理念开展护理工作,对比统计指标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护理差错事件率、安全意外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根据统计结果加强风险管理在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科室的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

【关键词】风险管理;妇科;应用价值

妇科临床护理工作强度大,受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护理不良反应等风险因素影响,易出现医院感染、护理差错事件与安全意外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与医院形象。风险管理针对于风险因素施以前瞻性、全程性、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对转变护理人员职责理念,主动规避护理风险因素,以及提高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14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18-55岁之间,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2例,其中实验组平均年龄为(35.5±2.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5.2±1.3)岁,两组患者在病情、年龄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具备统计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指导、病情观察与健康教育等三级责任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施以风险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工作,如下所示:

1.2.1制定风险管理目标

强化风险意识,降低护理差错率、医院管染率。加强患者意外安全管理,与护理操作风险管理,降低意外事件、护理差错事件出现。加强护理不良反应管理,密切观察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变化,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加强隐私保护,规避护理纠纷。

1.2.2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约束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要求护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范围、护理风险。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护理技能,从而积极应对护理风险。

1.2.3制定操作规范

包括以下几方面:

(1)安全意外风险管理:识别安全意外风险因素,如头晕乏力引起的坠床、摔倒潜在并发症伤害;行动不便引起的摔倒;输液瓶坠落砸伤等因素。针对于意外事件应当加强管理,制定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如增设床档、加强监护、家属陪同、设立安全警示标识、规范输液流程等,以规避意外事件出现。

(2)医院感染管理: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发现感染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做好病区消毒、手卫生消毒、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检查品管理等工作,严格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3)护理操作技能风险管理:加强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严格落实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细化各操作步骤,设立操作流程图,重点标注易产生护理差错的环节,起到警示作用。加强其风险意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转变职责理念、工作态度,从而不断提高岗位职责意识。

(4)隐私侵权风险管理:护理隐私部位时注意遮挡,做好护理操作解释工作,尊重患者隐私并加强保护。

(5)护理不良反应风险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对护理干预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明确掌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用药期间生命体征观察,防止不良反应出现。

(6)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护理过程全面管理,对不良事件详细记录,并提出干预意见,评估干预结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方法,总结护理新问题,制定应对方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两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O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例数用(n)表示,计量资料概率用(%)表示,用方差进行检验。

2结果

2.1研究组不良事件

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护理差错事件率、安全意外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护理质量评分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2.3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83%(51/7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06%(67/72),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12.016,P=0.001)。

3讨论

妇科临床护理操作处理中,贯穿着各种护理风险,出现风险事件后,将对医院形象、患者病情转归等造成严重影响。风险管理是指对护理人员、病人、家属可能形成伤害潜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施以安全有效措施,缓解风险的管理过程。提高妇科护理风险管理成效,除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外,還需根据常见疾病、常见公共突发事件,加强设立护理风险处置预案。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风险意识,以及识别、处理风险事件的能力。

重点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操作技能的培训,如下所示;一是组织展开护理条例学习。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展开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学习,同时展开操作技能、风险理论培训,以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从而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维护权益。二是提高工作能力。定期组织展开业务学习,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明确掌握,并能够制度化、规范化落实护理程序。除此之外,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沟通技巧,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患者管理,避免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情况。三是规范文化记录。护理文书是解决护患纠纷的有效依据,要求护理人员规范记录护理文书,同时改善工作态度、护理观念,不断提高满意度。针对于新入科护士,应当加强综合素养培训,施以带教制度,帮助新护士快速成长。加强法律与专业理论知识考核,使其明确掌握日常操作程序,从而轻松应对岗位工作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优势,都是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所不能比拟的,对风险因素实现了前瞻性与预防性控制,同时在不违背医院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满足了患者对护理、心理、治疗等方面的需求,护理配合度与治疗显著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基础保障。作为护理人员,应当主动识别、归纳与规避风险因素,以不断完善风险预防体系,促使医院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妇科应用价值风险管理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