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土地盛开民族团结和谐之花

2019-08-20刘明

奋斗 2019年14期
关键词:赫哲族民族团结黑龙江省

刘明

70年春华秋实,70年团结奋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黑龙江省各族人民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和睦相处,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生态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辉煌成就。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边疆省份。现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户籍人口205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5.4%。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柯尔克孜10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9%,其中赫哲族是我省的特有民族。建有1个自治县、1个城市民族区、63个民族乡(镇)、730个少数民族村。

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是巩固黑龙江省民族团结和谐的“压舱石”

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获得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权利。1952年至1953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和东北人民政府《民族区域自治实施方案》精神,黑龙江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相继建立了8个县辖民族自治区,奠定了我省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基石,引导各族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黑龙江省民族工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落实民族政策、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生动实践。从1978年探索恢复落实民族政策,全省恢复和建立了38个民族乡镇,确认了400多个民族村,到1984年全省民族经济发展纳入全省民族工作的重要日程,为加快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1988年推进改变生产方式,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再到1994年落实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资源税、油气田税返还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化生产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全省民族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转折点。进入新世纪,扶贫工作、“兴边富民行动”、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成为推动民族经济加快发展的重点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全省民族团结工作取得了卓越佳绩。

进入新时代,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经济、文化、社会基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进一步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为新时代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民族工作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黑龙江省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命线”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6年以来,我省被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2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6个。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5个、模范个人20名。省政府召开了第七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120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19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在全省范围内先后评审命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230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6个。涌现出以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秦桂芝老师和新疆籍维吾尔族学生热依汉古丽·帕尔哈同学为代表的典型群体和“秦桂芝工作室”“古丽民族团结基金”等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品牌,受到了《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族报》、人民网、光明网等全国性媒体的持续关注。

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同时,我们积极鼓励创作优秀少数民族文艺作品,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宣传文化教育入脑入心。我省创作的《达斡尔人》《乌苏里传歌》相继荣获了第四、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多项大奖,并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进行了报道;以秦桂芝老师为原型创作的微文学音频作品《让我叫您一声秦妈妈》,被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发展是巩固黑龙江省民族团结和谐的“总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这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70年来,黑龙江省始终保持着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稳固的物质基础。进入新时代,全省63个民族乡(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92.2亿元,比1999年增长240%;全省少数民族人均收入15012元,比1999年增長近7倍;少数民族农村人均收入己连续9年高于全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

赫哲族是黑龙江省独有的民族,以渔猎为主,历史悠久、文化丰富。2000年由国家民委倡议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正式启动,这给赫哲族带来了更大发展机遇,他们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发展精品旅游,同时大力发展种植、养殖、餐饮和鱼皮手工艺加工等产业。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黑龙江时,来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对乡亲们说,《乌苏里船歌》唱的“船儿满江鱼满舱”的美好画面早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赫哲族虽然人口较少,但看到你们生活欣欣向荣,后代健康成长,文化代代传承,为你们感到高兴。我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团结一致,共同发展进步。2017年赫哲族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是1979年的134倍,赫哲族实现整族脱贫奔小康。

鄂伦春族从1953年走出白桦林下山定居以来,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积极响应“兴边富民行动”,依托边境旅游大通道以及山青水秀的原始生态资源,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开发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黑龙江中俄民族风情园,成功打造“北方游猎第一乡”,沾河漂流列入全省旅游精选路线,鄂伦春民族旅游业步入了新的经济增长轨道,成为了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典范。

截至2018年底,我省“兴边富民行动”沿边境线扩大到18个县(市、区)、157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涉及少数民族成份30个、人口30万,累计投入发展资金突破25亿元,18个边境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30.8亿元,比2010年增长70.5%。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巩固黑龙江省民族团结和谐的“黏合剂”

黑龙江省是北方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从清朝末期开始,伴随着“闯关东”等历史进程,黑龙江省逐步成为各民族共有家园。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建设“北大荒”、开发大庆油田、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各民族互相帮助、生死相依、休戚与共,为黑龙江省民族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养和使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党政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均高于其人口比例,“四大班子”中都有蒙古族、达斡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已成为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动民族地区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积极推进民族工作进社区,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了社区公共服务范畴,建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台账,不断完善城市民族工作网格化管理,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业情况、居住情况、子女就读等信息更系统、更完备。

全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积极推进城市民族方面地方立法,先后出台和修改《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黑龙江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等6部条例法规。实施《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培养新疆籍预科生的做法,为全国提供了典型经验,真正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进各族群众心中。

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15年以来,共有36408名少数民族高考考生享受高考加分政策。

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黑龙江省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前进。

(本文图片由黑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提供)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猜你喜欢

赫哲族民族团结黑龙江省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佳木斯市赫哲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调查探究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赫哲族舞蹈的研究综述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赫哲族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