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尝试

2019-08-20张丽丽

祖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理性思维培养途径高中生物

关键词:高中生物   理性思维   培养途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中生物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学生和教师,不能够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教师也不能全面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整个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对高中生物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及时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高中生物理性思维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识,并借助这种理性思维,逐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理性思维的内涵分析

理性是一个个体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在一个个体受到外界多种困难因素和挫折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不断突破,使学生更好的解决今后学习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这一心理过程就属于理性思维。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从容的面对在以往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相似问题,避免给自身造成伤害。学生进入高中之后,重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对提升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个个体的理性思维具有针对性和专一性,它能够将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基础条件有效总结,对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构建一种全新的证据和逻辑结构体系。高中生物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发散思维,不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学生高中生物知识的掌握水平,而且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知识的拓展情况进行有效的研究。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理性认知

理性思维要求一个个体能够从一个现象和事物看到问题的本质,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生物课程生物知识的逻辑性,科学性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在教学过程中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哪种教学语言,都应该围绕着最终的教学目的开展。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有依有据,通过应用科学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识,分析生物问题。例如在进行基因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具体可感的印象,很容易影响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认知水平。面对这种情况,都需要生物教师对基因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梳理,引导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区别,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错误及时作出纠正,通过适当的行为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思考知识,让学生对同一个教学模块中的不同概念进行辩证分析,然后采用多种实验探究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引导学生开展动手实践活动

教師在开展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将课本上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效联系,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问题提出、验证问题、获取信息、实践探究等多种途径,总结我们日常生活经验和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生物知识,生物现象实验结果实验结论进行很好的总结归纳,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样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有很大帮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动手活动还能够更好的实践新课程标准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主体作用的要求,,保证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在开展理论教学时应该注重和实践教学活动有效结合,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善于动脑,善于动手。在动脑动手解决生活中生物问题时,善于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其中。

(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努力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摆脱过去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实现和学生平等交流,依据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良好的教学情景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为此就需要高中生物教师结合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提出的新要求,以及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细胞呼吸》这节课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如下的情景“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的水果蔬菜如果储存太久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甚至会腐败变质。萝卜放久之后会空心,过了冬天的大蒜会变轻。如果将种子堆放在潮湿有限的空间内,一段时间之后,将手伸入到种子内部,感觉到烫手,上述这种现象都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为学生营造上述情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对问题做出一定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顺利的引导出本节教学内容。通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接下来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奠定坚实基础。

(四)强化对学生系统化思维的培养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概率统计方法,概率统计是生物教学中应用最为常见的一种计算方式。而系统化的思维具有复杂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高中生物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中提出,当植物在缺水情况下,整体的光合速率会大大下降,会让学生针对这一个生物问题生物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在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认为是因为植物缺水,导致中间反应媒介缺失,从而影响到整体的光合作用速率。但这种分析是片面的,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学生未能够充分认识到整个反应过程,没有将问题的主次考虑清楚,在思考和分析过程中仅仅考虑了部分原因。因为一种植物能够在一个区域良好的生长繁殖,本身就具有很好的生长能力和适应能力。虽然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会影响到整个光合作用反应过程。但干旱条件下,主要通过调节叶片的气孔减少呼吸,控制自身水分的蒸发,从而很大程度的降低水分流失,避免水分流失造成自身死亡。而植物叶片在缩小关闭的情况下,对外界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也呈现下降趋势,相应的光合速率也会大大下降。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在解决生物问题时,以思维原点出发,分清楚问题的主次因素,从主要因素入手,确保问题分析的全面合理。

(五)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物实验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当中,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思维理念。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有所掌控之后,让学生自主操作试验。通过学生自主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植物细胞壁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查找出最理想的蔗糖浓度,然后结合实际实验结果和课本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在實验过程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观察,分析不同蔗糖浓度下,植物细胞缺水和复原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变化,通过对整个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分析,你得到和生物课本中相同的结论。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主动解决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操作习惯,从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教师应该逐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在保证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文奇.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尝试[J].中学生物学,2018,(05).

[2]赵安尔.基于理性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9).

[3]郑琦长.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方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07).

[4]刘诚宽.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探讨[J].广西教育,2017,(30).

[5]苏伟琴.高中生物理性思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课程(下),2017,(04).

[6]何天权.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1).

[7]王希龙.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黑河教育,2019,(02).

[8]谢蓓.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

(作者简介:张丽丽,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伊春市伊春区第二中学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理性思维培养途径高中生物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产物验证探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