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2019-08-20杨少梅

祖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教学培养创新意识新形势

杨少梅

关键词:新形势   小学语文   教学培养   创新意识

在新的课程教育改革中,语文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面知识的培养和学习。其对人文知识的教育以及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也同样赋予了新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新的背景形式下,如何能够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拥有更好的创新意识是当前语文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新课程的在教学理念上是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其更为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如何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培养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传统单一

在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还处于基础层次。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难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使得“照本宣科”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同时,应试教育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常态。虽然部分教师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开始尝试多方位的素质教育以及人文教育,但应试教育在大多数学校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指标。从而造成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虽感书面知识学习枯燥无味,但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词语诗句已经成为大多数语文教学的基本常态。因此,传统单一的教学体系与新形势下小学的语文教学形成了教学体系的冲突。

(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思维上还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教学内容上,大多数教师注重让学生学习和记忆更多的诗词。同时,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种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一定性的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良好的展现,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性思维难以得到有效地锻炼。久而久之,当学生离开老师的时候,其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更好的发挥。

教学创新上,在整体的教学创新上,教师难以将学生的活性思维全面的发挥出来。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熟记更多的诗词,教师往往更愿意让学生去诗词朗诵或者是熟背词句。而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大多数语文教师不支持,更不会理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枯燥乏味

在新形势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也尝试改革。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其整体的学习过程还处于一个走马观花的状态。学生对于课件的理解能力会全面性的下降。同时,语文课程的教学如果不积极的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使得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思维的活性十分关键。

二、新形势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一)完善教学体系

在进行教学体系的创新上,应当逐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以应试教育作为学生学习考核的唯一标准。而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也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加以引导,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自觉养成思考、创新的意识。例如: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品德、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活泼好动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或者表扬。这样,学生在整体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被认可,从而渐渐地养成良好的思维导向意识和思维创新意识。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进行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其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而不是让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

设定特定的学习环节,教师更应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学生思维的引导。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更应该用心去挖掘其教学内容本身存在的趣味点,并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认识规律来对整体的教学素材进行全面性的引导。从而不断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来体验课程的未知性和创新性。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设定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让学生达到情感共鸣。小学语文课文有的文质兼美,情深意长,同时具备较强的感染力。很多时候,教师只需设定特定的学习环节。让学生沉入课文的情感氛围中,并通过一些特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让学生自主的去领略课文的思想内容,从而达到一个更好的共鸣效果。

(三)加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活跃课堂气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其课堂氛围相对而言较为沉闷。很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课程的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更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上,使得课堂的整体学习氛围得到一定程度的活跃。

例如:“在语文课堂的40分钟中,教师可以用10分钟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简单的演示。然后提出课程的中心问题,让学生分小组用20分钟進行讨论。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学习中,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讨学习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课程指导。从而更好的融入到学生的自我创新氛围的学习与教学中;最后10分钟,教师可以对课程进行总结,并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扬长避短,更好的去领略课程的精髓”。

三、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案例分析

某小学为适应新形势下新课标课程的改革,更加注重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会对每周的语文课程进行统筹规划。从理论课到作文课到创新课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打破了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弊端。理论课上教师会应用新媒体课件,制作一些学生喜欢的动画进行词语的渗透。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寓教于乐。作文课上教师更注重让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兴趣进行点评和循循善诱。创新课程中,教师也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不同课程的想法和新意进行小组对比讨论,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全面的增长。

如在《广玉兰》这篇课文中,通过广玉兰的美,描绘了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能够对课文进行基础的熟悉。同时,利用多媒体PPT漫画课件,让学生对《广玉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广玉兰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浓了。

之后,提出《广玉兰》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讨论。在讨论中,学生的活性思维在整体上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发挥。从而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使学生乐于思、乐于想、乐于学,从而使学生产生了积极参与、主动探求的心理。

四、结语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其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活性得到全面性的激发。同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最终寓教于乐,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周立.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J].学周刊,2019,(10):87-88.

[2]高菲菲.基于现代媒体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管理概念的教学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5.

[3]肖为君.新形势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9):77-78.

[4]王爱宁.新形势下整合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7,(13):190-191.

[5]滕娟.探究新形势下小学语文优质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188.

(作者单位:阜南县第七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培养创新意识新形势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