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价值

2019-08-20甄妙张学艳

祖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中国化习近平马克思主义

甄妙 张学艳

关键词: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价值体系   理论逻辑   探析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新时代回答新课题,并由此生成新的理论和思想,以指导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我国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开展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经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从严治党、治军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论、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方法。在党的十九大上,对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上的成果进行总结凝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我国发展方位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预示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学懂其科学内涵、弄通其理论价值、做实其实践运用,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科学内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那么,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层科学内涵:

首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孕育出新的理论指南。

其次,突出了党和人民的实践主体作用。习近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理论家,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理论创新力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这一理论创立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同时,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也为这一理論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使这一理论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更能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实践引领。

最后,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社会主义矛盾的正确判断,是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表达,是中国“强起来”的展现。可见,这一思想是发展中的思想,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构成。

二、科学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从实践出发,围绕历史的刻度、现实的维度和未来的向度,注重回答时代重大历史课题,深刻思考时代发展的重点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凸显理论与时俱进、实践创新发展的品格,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是科学回答了“如何对待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立国之本,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旗帜决定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之本。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此,在任何时代,实现什么样的理论创新,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不断为马克思主义添砖加瓦。

二是科学回答了“如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党的十八以后,我们面临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时间越来越紧,如何完成这些历史重托,习近平同志先后提出“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坚持”等新理论,进一步回答了“如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可见作为一个富于逻辑性、整体性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体思考和宏大叙事,并为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动力。

三是科学回答了“如何建设党”的问题。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就要改善党的领导,就是要拿出刮骨疗伤的魄力和勇气,敢于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判断、新举措,包括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推动党建制度创新、理论创新,不断完善了党的领导,使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成为了敢于自我革命、永葆青春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

三、理论价值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性飞跃。当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强起来”阶段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一阶段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理论价值。

第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飞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史。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髓,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思想,这些思想的形成,是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执政环境、不同重大时刻课题的理论思考和智慧结晶。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言,回答了“究竟举什么旗”、“到底走什么路”、“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服务好人民”等一系列时代课题,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飞跃。

第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围绕治国理政存在的新特点、新形势、新课题,探索得出了“四个伟大”的治国理政总体框架,这是在实践创新的重要体现,其中 “伟大斗争”回答“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根本问题;“伟大工程”回答“提供什么样的领导力量”的根本问题;“伟大事业”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 “伟大梦想”回答“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根本问题。通过从“三个伟大”向“四个伟大”的飞跃,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识,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推向新高度。

第三、凝练了马克思主义世界性治理的新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治理方案,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至今已有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体。在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即是说,中国共产党是为世界谋和平、谋发展的政党,不仅实现了国内发展,同时为世界发展、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3]近年来,我国在世界和平与所做的突出奉献,恰好说明的这一点,而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可宝贵的地方,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借鉴,提供了中国方案。

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以新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其科学内涵、科学体系和理论价值,并自觉增强理论自信,学懂弄通做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各项工作当中来,以才能把事情干好,把事情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颜晓峰.重大时代课题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2018,(08):4-10.

[2]杨峥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指导意义和理论体系[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7,(04):11-15.

[3]孙旭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维度[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34-41.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中共文县委党校;作者简介:甄妙,研究生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

猜你喜欢

中国化习近平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