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2019-08-20潘华

祖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

潘华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德育工作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其担负的教育责任较大,不仅仅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需要重视德育工作,促进学生道德思想水平的提高。然而,很多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都只是关心他们的成绩,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也不够了解学生,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班主任不能在此阶段开展德育工作,那么学生未来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提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在小学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较为重要,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小学班主任都忽视了德育工作的性质。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来说,其是小学教育积极性的集中体现,需要小学班主任进行重视,同时帮助学生自主对“品德”“价值观”等进行理解,进而促进其自我人格的完善,提升道德水平。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包含着很多德育因素,通过具体方法能够达到教育目的,如果不在教育过程中开展德育工作,那么学生未来的发展势必会有所缺失。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為其日后的全方位发展打下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多与学生交流,以理服人

在对德育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需要多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如此就可以保证德育工作的合理开展。具体的说,对于学生而言,其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在学校中,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只有增加其对学生的影响力,才能够更好的完善德育工作。在学校里,除了上课之外,小学班主任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即便是对学生进行批评,也不能够疾言厉色,而是应该以理服人,在这其中班主任必须要注意一点,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代表不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学生出现错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其进行指导是无可厚非地,然而,即便是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也可以开展交流的方式,在保证双方平等性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教育。

此外,小学班主任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关注,同时对学生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目前的一些缺陷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丰富德育工作。一旦学生改正了错误,小学班主任就应该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长此以往,班主任德育工作就能够具备有效性[1]。

(二)在德育工作中掌握惩罚的尺度

目前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很多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开展都存在着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就是,部分班主任对德育中的“惩罚”存在着误解。当班主任发现自己的学生存在行为失范的情况,或者学生有不好的思想时,他们往往会认为惩罚就是对学生进行打骂,殊不知体罚行为并不等同于惩罚,对学生进行体罚不仅仅会导致德育工作适得其反,甚至还有触犯我国法律的嫌疑。

对于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而言,其较为复杂,需要班主任掌握的细节有很多,所以,班主任只有对惩罚尺度进行掌握,才能够更好的达到德育的目的。具体的说,班主任首先需要确保的基础条件是德育工作秩序的合理,其次需要坚守不对学生的人格、尊严进行伤害的原则,当然,这一尺度的拿捏具备较大的难度,在德育工作中涉及到对学生的惩罚时,如果惩罚教育力度过轻,那么可能无法达到德育的效果,如果过重,则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所以班主任想要合理开展德育工作,必须要仔细的下一番功夫[2]。

班主任必须要对惩罚教育进行正确的认识,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教育惩罚制度进行运用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在学生面前树立班主任的威严,也不是在个人情绪的影响下对学生进行惩罚,发泄自己的情绪。在对教育惩罚制度进行运用时,班主任必须要保证客观性,同时完善自己的心态,客观全面地看待学生的错误,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

(三)在德育工作中适当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之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需要合理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小学班主任需要立足于现有的教育环境,精心对教育活动的过程进行设计,通过适合学生的教育内容设计,丰富德育工作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构成,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其综合素质。

此外,想要在德育工作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入,班主任就必须要对其基本的意义进行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水平,无形中调动他们的思维神经,促进道德水平的提升,培养其思想境界。除此之外,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就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最后,在德育工作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次要地,最主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这都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适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现实情况中保证理论教育效果,其中,班主任还可以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进行讲述,通过情境塑造引起学生的兴趣,巩固德育工作的效果。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来说,在开展具体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想要保证其有效性,可以在其中适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学班主任需要对多种教育模式进行利用,对德育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对教育设计进行优化,启动实践体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的融入创设良好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很多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都只是关心他们的成绩,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也不够了解学生,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班主任不能在此阶段开展德育工作,那么学生未来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小学班主任应帮助学生自主对“品德”“价值观”等进行理解,进而促进其自我人格的完善,提升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大伟.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51-52.

[2]杜等弟.德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05):48.

[3]倪悦.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及实践路径探索[J].才智,2019,(07):52.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堽城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