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手工课程设计,培育师范学生核心素养

2019-08-20何慧春

祖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手工核心素养

关键词:手工   核心素养   课程设计

课程是专家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对知识进行的组织和预设。“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当前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教育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其专业素养的发展关乎广大学龄儿童“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手工课作为师范教育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因缺乏对于师范手工课程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较为欠缺,导致目前适合师范教育的手工课程资源非常有限,内容不全面,不成体系,教材质量良莠不齐。而图书市场虽然有很多开展幼儿园和中小学手工教学的辅助资料,但纵观这些教材,内容编排程序都以材料制作为脉络,内容低龄化,没有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也不符合师范教育学生的心智特征,无法作为师范教育手工课程教学的辅助资料。因此,我们本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基本原则,结合师范教育手工课程的教学实施,充分挖掘一切有利于实现师范教育手工课程目标的课程资源,在课程设计的源头下功夫,通过广泛收集、立体开发,对手工的课程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丰富与完善,促进了师范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课程目标的细化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六个层次。排在最低一、二阶层的是“记忆、理解”层次,属于较低层次的认知水平,逐渐往上是“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层次,最高阶的是“创造”。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基础也有各种显著的差异。而我们的手工课程设计却是按照一种“应然”状态进行的设计,是一种既要求技术性又要求创造性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因为课时的限制,往往无法兼顾到不同学生学习阶层差异。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理清教材设计的逻辑关系,明确课程对本学段学习的基本要求,将每一类手工课程资源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在同一课题下形成适应不同学生学力水平的手工课程资源整合,细化课程标准,明晰学习要求,着力于构建更具体、更适合学校自己的课程目标系统,为如何备课、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编制作业、学习评价打下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提供适合于每个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因此,我们将手工课程设计与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选择如橡皮泥、粘贴画、剪纸、折纸、编织、游戏设计等的内容作为师范教育手工课程的重点。因为这些内容材料简单易得,便于操作,形式丰富,拓展空间大,可以结合学生的基础开展课程实施,提高手工课程的针对性。而且,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可以使教学实施进一步结合儿童手工教学的实际情况,师范专业学生在学习时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担当情境中,知道应该掌握什么和能做什么,系统学习手工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还要学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等多种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手工课程的趣味性,结合微课等形式,有效整合手工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方便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课程广度的拓展

手工制作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文化艺术品,也是日常用品,手工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门类,加之我校地处湘西地区,这里的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有着独特而引以为傲的民族传统手工艺术,彰显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是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为了充分发挥湘西民族地区师范生的生活、自然、社会环境等优势,我校在师范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对手工课程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将一些优秀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统整进了师范手工课堂教学,就地取材,充分发掘与提炼湘西民间工艺的民族性、艺术性、本土性、原生性等元素,开展湘西民间工艺元素与师范生手工设计的互动研究,通过基于项目的主题式手工教学,注重民间艺术传承和手工艺术的创新,实现传统工艺的课程转化与再生,并引导学生创作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手工艺品。通过手工教学,提高师范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才,增强民族自豪感。

例如我们将湘西少数民族“侗锦”传统工艺纳入手工社团的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参观侗锦艺术作品和制作过程,激发了学生传承优秀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使命感和积极性;我们邀请侗锦民间手工艺人走进课堂,开展手工教学,使传统工艺的纹样设计、制作要求和材质特色得以有效传承和发扬;我们组织学生结合现代生活、现代技术开展研讨与实验创新,结合侗锦特色与现代生活建立连接点,开发侗锦特色创意产品,实现传统侗锦工艺在当代的活化与再生。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手工课程的拓展教学中,学生的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各方面的核心素养课能力得到了很好地提升和发展。

三、课程情境的生发

学习科学理论指出: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思维需要道德、情感的引领,二者的结合是学习的核心。情境教学是以“情”造“境”,以“情”启“智”,“用无意识导引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两者交织进行,旨在让学生在自主的操作过程中愉快地学习。情境教育的优越性,在于以情感驱动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认知活动转变为一种体验,思维随之积极展开,学习效能不断提高,对于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手工课程的课程设计中,将情境创设作为重要内容,结合着纸手工制作的环保时装秀、印染制作的环境营造、泥木工艺的文化传承等,发挥学生的表演天分,营造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还可结合广播、电视、电影、视频、报纸、杂志等媒体的时事、赛事、时尚和娱乐等方面的新闻和信息创造手工学习的特定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激情;也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和兴趣,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手工制作的探究和创新。正如“中国情境教育”倡导者李吉林老师所写的那样,“意境广远的情境,是启迪孩子潜在智慧,发展创造性的最佳境界。那是最适宜儿童想天说地的、宽阔的思维空间,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思维、想象,神而往之。他们在臆想中揣摩,在幻境中塑造,迸发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欣喜的、智慧的火花,并燃烧、升腾……”

综上所述,在当前“核心素养培育”成为教育教学的目标参照系的前提下,在当前广大学生迫切要求,家长们日益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师范教育对于手工课程设计进一步优化,将有利于師范教育专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够适应时代教育需求的教育人才,成为促进广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与发展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1]李吉林.创造性地运用民族文化经典:构建中国情境教育儿童学习范式[J].未来教育家,2018,(06).

[2]林崇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黄光熊,蔡清田.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本文系2017年度怀化市重点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HHS17JK012。作者简介:何慧春,女,美术高级讲师,就职于湖湘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手工核心素养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