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进行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路径研究

2019-08-20孙晓杰

祖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高校大学生新形势

孙晓杰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大学生   创业指导工作   有效路径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我国高校的毕业人数也呈现几何倍次的增长,在新形势、新政策下,人们越来也重视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就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因此,基于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做好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已然成为高校教育办学中首要的工作任务,开辟有效工作路径,解决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不足之处,提高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才能满足新形势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促进高校教育建设良性发展。故此,本文主要基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背景,阐明开展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工作路径,以期为做好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贡献出一份力量。

一、新形势下开展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高校过于重视理论化教学,大多数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与社会阅历,在新形势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竞争能力较低,使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由此可见,开展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并不具备创业精神与创新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自我认知[1]。但是由于高校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对于社会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这也进一步说明,提高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在新形势背景下,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质量与效果较低,高校忽视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这也是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思想发展的一种禁锢,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加强重视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运用有效手段加以引导,才能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发挥高校大学生的社会推动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过于重视理论教育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过于重视理论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讲解,教育内容缺乏具体化、系统化,使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对于创业形式没有宏观与微观的认识。

(二)不健全的高校创业指导课程体系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只有45%的高校大学生有完整的职业规划课程,完整合理的职业规划能够帮助高校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特点、技能等方面,进而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让学生少走弯路[2]。但是就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现状来看,由于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综合能力较弱,缺乏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没有良好的工作能力,不能结合高校实际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对社会创业发展方向没有充足的把握,也进一步影响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的质量与效果,使大多数高校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

(三)高校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

在新形势下,大多数高校大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创业指导开展的重要性,因此缺乏参与创业指导学习的积极性,使高校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導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与创业观念

在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要让大学生面对实际的、严峻的就业现实,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与创业观念;指导大学生结合目前的新形势的社会背景与国家就业政策、就业发展,并加强了解我国国情、社会情况等,进而树立国家至上与事业优先的观念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劳动最光荣”的成才观念,放下学生的就业包袱;让学生学会直观的评价自我,正确认识与理解职业梦想与就业现实的关系;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的变化与需求,正确的理解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同时还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感,将“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工作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3],进而提高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二)培养大学生敬业爱岗意识与职业道德意识

在新形势下,愈发重视职业道德意识与敬业爱岗意识的人才培养。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接班人,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中,只有加强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与敬业爱岗意识的培养,才能让大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与奉献意识,进而发挥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作用,为社会发展贡献出大学生力量。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思维意识更加活跃,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注重个人努力的结果,急于获得他人的赞赏与肯定,进而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需求,对无限未来有着过多的期许[4]。但是学生过多的美丽愿景为会大学生带来事业上的迷茫与困惑。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应该针对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困惑、迷茫、进取等职业观念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与观察,进而积极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指导工作,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与敬业爱岗意识,端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心态。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应该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个人素养与个人能力,了解社会发展动态,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责任意识等[5]。

(四)提高创业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

首先为了转变高校创业指导教师的传统思想,高校应该定期组织创业指导教师参加创业指导思想座谈会,进而更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工作思想。其次为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开展工作创新思路培训会、研讨会等,为创业指导教师提供工作新思路,实现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最后高校应该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利用互联网学习先进的创业指导思想,把握社会创业的发展方向,进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将最为先进的创业思想与创业发展形势教授给学生,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创业意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五)丰富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形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过去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形势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新形势下,在线教育已然被广泛的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实现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当代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时,可以将在线教育融入其中,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丰富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的工作形式,更好的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的困惑与问题。

(六)加强科学化、具体化的创业指导

影响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学生的个人能力、就业观念、家庭因素等。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应该展现其科学化、具体化特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具体化的创业指导,进而有的放矢,扬长避短,摸准大学生的特点与职业最佳的契合点,进而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化的创业指导。与此同时,在开展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时,要秉着以学生为本的指导原则,尊重大学生的个人想法,进而了解大学生的实际述求,根据大学生的创业困惑、疑虑等问题进行耐心的解释说明,有利于培养大学的创业精神,促进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创业指导工作中,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核心,发挥教育的引导性作用;以学生创业发展为指导工作的重点,增强创业辅导性作用;将学生创业指导管理作为工作的基础,进而落实创业指导的服务理念,提高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一直作为社会所关注的重点,不仅关乎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还对社会的发展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快高校教育深化改革,加强重视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环节,积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与创新精神,进而开辟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增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将创业指导工作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清宇.新时期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检视与路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6,(06):7-9.

[2]朱坤,徐进.高校大学生创业价值觀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3):84-86.

[3]谭福成.大学生创业成功影响要素及有效规避风险的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6,(05).

[4]朱丽.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16,(06).

[5]段辉琴,陆俊.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7,(02):16-18.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高校大学生新形势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