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写经书法艺术风格浅析
2019-08-20刘思伶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刘思伶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数量庞大的敦煌写本因其时代连续、书体丰富而具有极大的书法价值。本文从唐代写经书法的产生背景、发展形式、参与群体、职能特点、对后世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唐代写经书法的艺术风格与历史价值。
一、唐代写经书法
(一)唐代写经书法的政治文化背景
写经的出现源于佛教,自东汉明帝时翻译传入中国。古代战乱频繁,给平民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动荡,在百般无奈中,人们开始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寻求心灵安逸。佛经中多数描写佛陀的形象,充满了神灵的超现实境界,尤其能安慰受创的心灵。在继承隋代书法教育的基础上,唐代掀开了汉代以后写经书法教育的新篇章。
(二)书法艺术在唐代的发展
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评价,唐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都是极为重要的。唐代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而文化的广泛传播,教育制度及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打下坚实深厚的社会基础,成为书法艺术发展的沃土。唐代的书法艺术在继承了六朝的书法传统后,经历了初唐、盛唐、晚唐的三个阶段,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而且在具体实践中将其进一步推进发展,他们将书法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为后世的书法艺术,不论是在创作方面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个局面一直影响到今天。
二、唐代写经书法的形式与风格
(一)正楷写经
楷书在唐初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法则逐步确立,大师级的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起到很重要的楷模作用。公元九世纪的《瑜伽师地论》(见图1)字体瘦劲,此卷书法与唐代薛樱的《信行禅师碑》(见图2)极为相似,单个笔画与颜字的丰肥正好相反,有瘦劲挺拔的特点,结体上则有内之势。譬如“一”字中间行笔的地方特别细,扁担的形状很明显。字体的笔画虽然偏细,却不乏力度,“是”“便”的捺画相当舒展,“离”“乐”等字的结构不松不紧,张弛自如。
图1 《瑜伽师地论》
图2 《信行禅师碑》
(二)行草写经
敦煌在古代就有书法传统,曾出现过许多大书法家。以张芝为代表的草书书法家,执着地专攻草书。敦煌,书法人才辈出,特别是一些知名海内的书法家对敦煌这个地区的书法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即便在佛教兴起后,这个地区也较长时间保持着一种书法优势。
三、唐代写经书法的艺术美
(一)“圆融”之相通
“圆融”之意出自天台宗,在天台宗出现之前,“圆”还并未在佛教艺术的审美范畴中有所体现。佛教认为世间皆苦,要想摆脱这诸多束缚,就要修行至佛教的最高境界,即“涅槃心境”,也称为圆寂或圆融之境,之所以称为“圆”,是因为佛教将“圆”看作是一种最高的精神理想和审美理想,是一种相融相契的最高境界。
唐代在写经书法中融入了佛教“圆融”的思想,以此来达到宽润、厚重、丰肤的效果。“圆融”与“点画”间的关系在唐代楷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唐代的楷书之法已几近完备,起收笔皆需藏锋,笔笔皆有法度,所以有“尚法”之称,点、横、撇、捺间皆是逆起藏收,突出的正是一种“圆融”之势。
(二)“参悟”之创新
禅宗以往所讲求的是一种自在清净、参禅悟道的“禅定”,而在中晚唐时期,佛教僧徒在以南宗慧能为代表的“见性成佛”“机锋棒喝”的创领下,不再拘泥于以往的“禅定”之法,拓展了对“禅”的诸多诠释,使“禅悟”的范围衍生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僧人也开始将书法艺术作为“禅悟”的途径。狂草这一独特的书法表现形式,体现出书写者的本性,在保证其用笔和可识读的前提下,这些书作追求着一气呵成的连贯性,这不仅是对“禅”的追求,同样也是佛教书法艺术对自性的解放。自此,唐代中晚期逐渐流行起一股“禅入书、书参禅”的狂禅之风。
佛门僧人书法家从唐初受“二王”书风的影响,并恪守这一法则,在时代的变迁下,在禅宗的影响下,逐步有了审美的自觉、创新和自我风格,使唐代这一时期的写经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为我们认识当时的书法变迁、佛教禅宗以及佛教僧人写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实,也为后世写经书法的学习提供了珍贵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