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行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法研究

2019-08-20陈杰孙奇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排查隐患分级

陈杰,孙奇

(1. 大悦城控股西南区域公司,成都 610000)

1 建筑施工行业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的背景

建筑施工行业有着产品单一性、周期长、工作环境恶劣、人工操作多、露天高处作业多、人员流动大等特性,使其成为安全生产重点行业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建筑物由低层向高层发展,超高层项目增多,施工现场由较为广阔的场地向狭窄的场地变化。超高层项目的施工,在超深基坑、垂直运输、施工消防、临边防护、外脚手架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

根据2019年1月9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数据[1],2018年,全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9万起,死亡3.46万人,同比下降6.5%和8.6%。大部分行业领域安全状况好转。12个重点统计的行业领域中,煤矿、非煤矿山、化工、烟花爆竹、道路运输、铁路运输、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8个行业领域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但根据住建部发布的房屋市政工程行业数据,2018年共发生安全事故734起、死亡840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增加42起、上升6.1%,死亡人数增加33人、上升4.1%[2],房屋市政工程2018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不降反升。

特别是进入2019年以来,建筑施工行业接连发生多起较大、重大安全事故,影响极大。2019年3月21日13时46分左右,中航宝胜海底电缆项目主塔外墙喷涂粉刷作业脚手架发生坠落,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2019年4月25日7时20分许,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翡翠华庭工程发生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造成11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

图1 2018年各月房屋市政工程事故起数情况

图2 2018年各月房屋市政工程事故死亡人数情况

为了遏制建筑施工行业事故高发的形势,除了常规的风险辨识、安全培训、隐患排查、违约追偿等做法外,亟需建立一套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树立风险意识,真正理清现场风险点,在建筑施工行业大力推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

2 建筑施工行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等在2016年已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提出了要求,目的是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3]。

虽然大部分施工单位都有风险辨识清单,并且开展了隐患排查和危险源管控工作,但问题也比较突出,距离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风险管控意识薄弱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没有认识到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4],对于施工进展的变化,不能敏锐的意识到风险点的相应变化。安全管理主要依靠安全管理人员的经验,工作推动主要靠政府和上级单位、建设单位的要求,现场安全提升主要靠上级来检查时的突击,最终导致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缺乏主动性。

2.2 风险辨识评估不充分、不全面

部分建筑施工单位的风险辨识清单过于简单,辨识范围过于狭窄,没有覆盖全施工过程、全区域。尤其是对于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脚手架、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的危险源辨识不具体,不清晰,导致现场重大风险辨识不充分,更谈不上后续全面的隐患排查,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伏笔”。

图3 双重预防机制建立流程

2.3 风险管控措施不具体

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等的最终目的都是为风险管控提供支撑。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只是简单的摘抄标准规范的条文,其管控措施不明确、不具体,也没有落实责任部门、实施人员。使得风险管控与风险评估分离开来,高风险和低风险采取类似的措施,最终使得管控措施流于形式。

2.4 隐患排查标准清单缺失,未与风险评估结果相结合

一些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时,往往以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依据,根据排查人员的经验进行,排查完后并不知道是否排查全面,排查出来的问题数量与排查人员的责任心、专业能力等有很大关系。导致企业的实际风险点与隐患排查的重点存在偏差,甚至出现排查盲点。另外,隐患排查未结合风险高低进行,导致固有风险高的风险点未得到重点排查管控,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3 建筑施工行业双重预防机制建立方法

危险化学品、机械制造业等,由于其工艺和流程比较固定,安全管理重点和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工作的要点也相对固定。建筑施工行业由于现场随施工进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风险点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因此在风险识别方面,要考虑其动态变化的特点,基本建立流程如图3所示。

3.1 风险分级管控建立

3.1.1 风险识别

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是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等标准,对生产系统、装置设施、作业环境、作业活动等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风险辨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按事故发生原因,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人,物,环境,管理4大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按事故发后果类型分为20类,房屋市政工程主要涉及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坍塌,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中毒和窒息、火灾和爆炸及其他类型事故等[5]。

与运营项目不同,建筑施工行业的风险是随施工进度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因此在风险识别时候,可考虑分施工阶段进行,参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进行辨识。同时,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条件下风险的变化。

3.1.2 风险评估和分级

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如LEC法、风险矩阵法)确定安全风险大小和固有风险等级。将安全风险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建立安全风险清单,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此项工作完成后,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即清晰起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施工阶段,风险分布图会相应发生变化。

3.1.3 风险管控

风险的管控是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的管理措施。建筑施工现场风险点多,且随施工变化不断发生变化,管控重点应放在高风险点,尤其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从方案编制、审批,现场风险管控等方面入手。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着重解决消防安全、电气安全、施工机械安全等。

3.2 隐患排查治理建立

3.2.1 隐患排查标准清单建立

隐患排查标准清单,是在前期风险辨识的基础上,针对建筑施工特点,编制隐患排查清单,以便检查人员规范、全面进行检查,保证排查质量。

3.2.2 隐患排查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根据隐患排查标准清单,进行每天、每周、每月等不同级别、不同内容的检查。笔者所在单位,开发了在线监管系统,将隐患排查工作放到线上进行。排查人员现场拍完照片后,上传到系统中,并且在线上分配,下发整改任务,大大提高了隐患排查的效率。

隐患列表、统计图表可通过电脑后台导出,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减轻了基层员工的工作量。

图5 隐患排查后台数据生成

3.2.3 隐患分级

从隐患性质、治理时间和资金等方面对隐患进行分级。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3.2.4 隐患治理

制订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事故隐患整治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甚至停工,及时撤出相关作业人员。

4 结语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建筑施工行业提升风险防范能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1)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存在风险管控意识薄弱、风险辨识评估不充分、风险管控措施不具体、隐患排查标准清单缺失,未与风险评估结果相结合的问题。

2)风险分级管控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分级、风险管控。建筑施工行业的风险是随施工进度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辨识中要结合其行业特点。

3)隐患排查治理包括隐患排查标准清单建立、隐患排查、隐患分级、隐患治理。隐患排查可结合在线系统进行,以提升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排查隐患分级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如何排查并改错
TD-LTE网络F频段干扰排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