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西澳洲伊尔高矿区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2019-08-20江睿
江 睿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伊尔高矿区位于西澳首府珀斯北北东方向约500km,本地区为西澳洲重要的铁矿成矿区,2009~2011年西澳洲维纳斯公司对本区进行了勘查工作,矿床由7个矿带组成,矿体赋存于太古宙变质岩系中,通过本次勘查工作提交了铁矿资源量超过10亿t。
1 成矿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澳大利亚西澳州伊尔岗(Yilgarn)克拉通莫奇逊(Murchison)成矿省中西部中心,伊尔高(Yalgoo)-申莱顿(Singleton)绿岩带的北段。
(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代变质岩系、中生代砂岩及新生代风化沉积冲积物。与成矿密切相关地层为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地层微型褶皱发育,总体产状为走向275°~335°,倾向NNE~NE或SSW~SW,倾角45~75°。
(2)构造。矿区构造主要为沿条带状含铁建造地层走向展布的褶皱构造和横切地层与矿层的断裂构造。断裂构造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条带状含铁建造带的北侧,走向大致呈NW向,可能形成于地层褶皱过程中,对矿层影响不大。
图1 矿区磁异常特征
(3)岩浆岩。矿区岩浆岩主要为太古代侵入岩及晚期石英脉体。太古代侵入岩岩性主要为斑状二长岩(Agpf)、中粒奥长花岗岩(Age)、斑状石英二长花岗岩(Agp)。
(4)地球物理特征。本区主要的地层单元为伊尔高(YALGOO)绿岩带的铁矿建造,铁矿建造的地球物理特征为高的磁性异常及与其一致的重力高异常反应,沉积磁铁建造的磁力异常(图1)的形式显示了紧密的褶皱和沿北西——南东方向的地层的重复,这些特征是与区域地质特征一致的。本区主要构造线为北西-南东向,在各种不同的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带内可靠的断层横切褶皱的紧缩部位,在矿区中部地区地区紧凑的褶皱显示在褶皱紧缩的褶皱轴部位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地层的重复出现,可能是由于在该地区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带变厚造成的。
2 矿床地质特征
本地区按地表矿体露头圈定了7个铁矿带,可靠度较高。地质草测及地表取样分析结果亦十分清楚地表明了7个铁矿带的存在。单矿带长4700~25800m,累计度72800m;矿带厚50~250m以上,一般100~200m,总体产状43°∠45°~75°。各矿体特征见表1。
2.1 主要矿体特征
(1)Ⅴ矿带特征。Ⅴ矿带为本矿床的主矿带,位于矿区的中部,2号背斜的两翼,由15条勘探线共52个钻孔控制。平面上,矿带呈条带状。(见图2)。
图2 Ⅴ矿带第5勘探线剖面图
(2)Ⅳ矿带特征。本矿带位于Ⅴ矿带的东侧,2号向斜的两翼,由21条勘探线共62个钻孔控制。(见图3)。
图3 Ⅳ矿带第6勘探线剖面图
2.2 矿石特征
矿石的结构主要为粒状变晶结构,次为柱粒状变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条纹条带状构造及块状构造等(图4)。矿石中的铁主要以磁性铁的形式存在。仅在地表存在少量的氧化后的赤铁矿。主要有益成分为Co、Cu、Ni、Pb、Zn等,品位变化区间分述如下:Co:0.012~0.108 %,平均0.014 %;Cu:0.005~0.085%,平 均0.012 %;Ni:0.002~0.537 %,平 均0.015 %;Pb:0.001~0.061 %,平均0.003 %;Zn:0.005~0.182 %,平均0.012%。矿石中的主要有害成分为P和S,含量均较低,分别为:S:0.013~4.566 %,平均0.081 %;P:0.028~0.399 %,平均0.050 %。
表1 伊尔高矿区铁矿带特征一览表
图4 条带状构造
2.3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①矿床成因。本矿床属沉积变质铁矿床类型中的变质铁硅建造铁矿,即相当于我国的鞍山式铁矿。②找矿标志。太古宇条带状含铁变质建造的存在是寻找本类矿床的直接标志。矿区附近大面积分布富铁红土。
条带状磁异常特别是条带状重、磁异常叠合,是寻找本类矿床的重要间接标志。
3 找矿远景
①目前仅部分控制了Ⅳ、Ⅴ矿带的浅部,深部矿体未完全控制,总体控制程度较低,并且在矿体走向上Ⅳ、Ⅴ矿带也为完全控制,还有进一步增加资源量的潜力。②本矿床共发现有7个矿带,目前仍有有5个矿带未控制,未控制的5个矿带异常特征与规模仍然比较大。③在矿区的东南及东北的边部地段物探测量工作程度较低,仍有发现新矿体的可能性。条带状磁异常特别是条带状重、磁异常叠合,是寻找本类矿床的重要间接标志。
4 结语
本次工作共发现及评价矿体2个,矿体一般呈透镜状、似层状分布,断裂蚀变带由陡变缓或由缓变陡的转折部位一般矿体厚度较大,矿体在倾向上及走向上局部地段未封闭,有增加资源量的可能性。